适龄化心身护理在矮小症患者中的应用

2021-12-29 01:54师伟佳商然闫丁
河北医药 2021年24期
关键词:心身适龄依从性

师伟佳 商然 闫丁

矮小症指于相似环境下生活的患儿与其同龄同族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差距>2个标准差,每年身高增长量<5 cm[1]。3~16岁系儿童群体身高增涨黄金时期,亦是矮小症患者最佳增高时期[2],矮小症发病机制多为内分泌疾病与遗传因素[3],大量矮小症患儿受家长老师、社会工作人员对该病认知度低下的影响而出现延迟就医问题,疗效极不理想[4]。情感状态与身体活动性、社会独立性与睡眠质量显著低于正常儿童是矮小症患儿生活质量显著下滑的重要成因所在[5,6],探讨适用于矮小症患儿心身健康发展的护理模式至关重要,我们尝试采用适龄化心身护理对矮小症患者施加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2月于我院门诊就治的矮小症病例80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8.67±2.22)岁;平均骨龄(9.17±1.44)岁;平均身高(107.17±9.33)cm。试验组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8.72±2.14)岁;平均骨龄(9.23±1.32)岁;平均身高(107.25±9.20)cm。2组矮小症门诊就诊者年龄、性别比、骨龄、身高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骨龄与生长激素兴奋试验结果示矮小症诊断成立;出生身高与体质量正常;首次行激素替代治疗。(2)排除标准:因骨骼疾病、慢性病种、染色体病、内分泌病种、宫内生长迟缓等致身材矮小者,家长认知及精神障碍。

1.3 实施方法 对照组按矮小症门诊护理常规施护,给予疾病知识指导、检查指导,配合医师做好用药护理与宣教,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适龄化心身护理干预。

1.3.1 适龄化心理护理:①适龄化治疗环境构建:布置色彩鲜明、温馨可爱治疗主题房一间,购置与治疗主题相关的玩具玩偶等摆放于室内,医护工作者均着暖色调彩色工作服入内,护患沟通时不直呼其名而改为亲切昵称,使患儿尽快完成就诊治疗环境与人员适应过程,降低紧张烦躁不良情绪。②适龄化语言沟通:沟通中以表扬、鼓励、夸赞语为主体语境,增强矮小症患儿治疗意愿,提升其应对困难的积极性意识,维持其健康行为效能,同时亦通过治疗效果的喜悦分享过程拉近护患关系,构建正向积极治疗体系。③适龄化宣教:将矮小症治疗相关知识定制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发放给患儿,并以趣味化互动问答方式评估患儿知识掌握度,以同伴教育法增进患儿治疗信心、克服疾病所致负性退缩情绪。④适龄化心理支持:4~8岁年龄层护理人员协助构建患儿中心式伙伴关系,以引导式、安慰式言语进行沟通教育,避免选用批评性言语模式;9~13岁儿童已具备鲜明自我意识,护理人员高度关注该年龄层小儿非语言与语言行为模式,对其观点表达充分尊重态度,以该年龄层感兴趣的话题及交流模式进行护患关系构建,对其心理潜能进行深度挖掘与利用。

1.3.2 适龄化生理护理:为矮小症患儿设计适用的运动锻炼方案。①跑步:护士对跑步的动作要领进行示范解说,先进行热身活动,然后开展慢跑运动,最后逐渐加速跑步并行双臂挥动完成20~50 m距离的快速跑跳式运动。②拉伸:示范指导矮小症患儿踮起脚尖,双臂自胸前水平向上及其他方向行反复6~8次的弧状拉伸运动,运动过程中可行为时30 s的中途休息。③跳跃:示范指导矮小症患儿屈曲双膝和跳跃活动,每一次均比上一次跳得更高,从高处跳向海绵垫时注意落地时双腿维持于屈曲状态,尔后以双脚尖行用力蹬踢动作实现向上跳起,运动时维持心率于150~170次/min。

1.4 评价方法 (1)心理健康状况:以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为工具对2组矮小症患儿行心理健康维度的测评,焦虑自评量表主要用于对受评者身体症状与心理感受的测评,合计测评项目20项,赋分范畴均为1~4分,总分值20~80分,再与1.25相乘获得标准分,>50分则该患儿焦虑阳性,抑郁自评量表所纳入测评项目内容与焦虑不同,测评赋分法、标准分计算法、测评项目数均与焦虑自评量表相同,>53分则该患儿抑郁阳性。(2)自行设计矮小症患儿治疗依从性测评量表:完全遵从要求按时足量规律用药计为该患儿治疗依从性好,反之计为该患儿治疗依从性差,统计比较2组矮小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3)生活质量:以《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7](inventory of subjective life quality,ISLQ)为工具对2组矮小症患儿行相应测评,含测评维度6个,分别为7条目的家庭生活,6条目的同伴交往,8条目的学校生活,6条目的自我认知,5条目的生活环境,5条目的躯体情感,各条目从无、有时有、经常有、一直有分别赋为1~4分,各维度测评分值愈高提示该矮小症患儿生活主观满意度愈高,生活质量愈佳。

2 结果

2.1 2组矮小症患儿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自评分值比较 试验组矮小症患儿干预后焦虑抑郁自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自评分值比较 n=40,分,

2.2 2组矮小症患儿干预后治疗依从率比较 试验组矮小症患儿干预后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矮小症患儿干预后治疗依从率比较 n=40,例(%)

2.3 2组矮小症患儿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六维度评分的比较 试验组矮小症患儿干预后生活质量六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适龄化心身护理有助于改善矮小症患儿心理健康状况。矮小症以骨骼发育迟缓为临床主症[8],患儿随年龄增长,会因心理身高值与生理身高值间的差距而处于失望沮丧、自卑消极、焦虑内向等不良心理状态之下[9],又反作用于其治疗效果与生理健康状况,使矮小问题更趋于解决困难[10]。适龄化心身护理依据儿童心身特点、学习兴趣点与信息接收能力等设计了适用型护理方案,心理护理方面,以适龄化治疗环境构

表3 2组矮小症患儿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六维度评分比较 n=40,分,

建使矮小症患儿处于温馨愉悦治疗环境之中,促成患儿治疗环境人员的快速适应[11],以适龄化语言沟通进行正性情感引领[12],赋予患儿治疗信心,增进患儿治疗认知度,协助患儿摆脱不良情绪,发挥心理潜能优势,而有益于儿童生理发展的适龄化运动方案的设计与实践,则可通过合理的生理运动触发与增进患儿心理愉悦感,故而适龄化心身护理起到了显著改善矮小症患儿焦虑抑郁情绪的良好效果,试验组矮小症患儿干预后焦虑抑郁自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3.2 适龄化心身护理有助于提升矮小症患儿治疗依从性。适龄化心身护理的实施,对每个患儿进行年龄基础之上的心理生理特征分析,秉持鼓励奖励式积极语境原则进行认知构建与疾控知识传播,患儿易于接纳疾控知识,构建正向治疗期待,进而外化为较好的治疗依从行为。适量运动做为矮小症患儿重要保护性因素而存在[13],本研究所设计的跑步、拉伸、跳跃等运动方案,与儿童群体生理发展内在外在需求均高度相符,与日常运动模式结合度较好,简单易行,患儿在上述活动实施过程中可于一定程度上摆脱自身矮小问题的困扰,感受运动的美好与成就感,亦对其治疗信心与治疗依从性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故而适龄化心身护理可显著提升矮小症患儿的治疗依从率,试验组矮小症患儿干预后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3.3 适龄化心身护理有助于矮小症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与同龄人差距明显的身材外貌、对同学嘲弄的担忧、人际交往的抗拒退缩、同伴亲密关系的缺失等,使矮小症患儿普遍处于情绪不稳、社会退缩、内向封闭状态[14],焦虑抑郁情绪滋长蔓延而控制不易,对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形成抑制[15],生理成长迟缓问题更趋显著,心身间形成恶性互促循环,生活质量整体受损度较高。适龄化心理护理的应用,以与矮小症患儿年龄特征相符的沟通模式、认知干预、心理支持方式开展护理活动,可较为顺利地绕过患儿内心防制机制,促成其内心愿望、情感、价值感的充分表达与压抑情绪的充分释放,助力于其以健康心理应对方式对待生活,适龄化生理护理的实施,促使矮小症患儿积极开展与其生理发展具备高度匹配性的运动活动,使其身体综合素质得以提升,肠胃、骨骼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增强[16],提高正常发育可能性。由此可见,适龄化心身护理在矮小症患儿中的推行实践,可显著降低该类患儿心身健康受损度并解决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生活质量下滑问题,实现较好的促生活质量提升效应,试验组矮小症患儿干预后生活质量六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猜你喜欢
心身适龄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给单身者“算命”
我受够了!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前言
——绿色心身治疗技术在老年心身疾病中的运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浅谈对心身医学的几点认识
普通学生家长对适龄听障儿童入学态度的调查
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