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忠 刘志红 戴珍珍 汪昌发 吴吉光
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骨外科,江西九江 332000
脊柱结核属于肺外结核的常见类型,患者多以疼痛、食欲不振及低热等症状为主。利福平为抗结核治疗的常用药物,能够对细菌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转录进行抑制,杀灭结核分支杆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单纯采取药物治疗的整体效果不佳[1-2]。前后路手术为目前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术式,能够将病变部位冷脓肿清除,促使脊柱稳定性得以增强。但针对脊柱结核病变存在严重感染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可能会加重感染程度[3-4]。近年来,在脊柱结核治疗中,考虑到单纯药物或手术治疗的局限性,有研究指出将手术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可能会增强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5]。鉴于此,本研究将观察前后路手术联合利福平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以优化脊柱结核治疗方案。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n=32)、手术组(n=10)及单纯用药组(n=18)。联合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 23~67 岁,平均(43.19±5.07)岁;腰椎结核 22 例,胸椎结核10例。手术组中,男7例,女3例;年龄23~65岁,平均(43.21±5.14)岁;腰椎结核 8例,胸椎结核 2例。单纯用药组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0~69岁,平均(43.15±5.12)岁;腰椎结核 13例,胸椎结核 5例。三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较为完整;②脊柱结核诊断标准符合《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临床路径》[6]。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严重肝、肾功能损伤;③存在由于其他疾病所致的脊髓神经损伤。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且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单纯用药组采用利福平治疗,静脉滴注150 mg利福平(一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725,生产批号:20171106)+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4 h内滴完,连续治疗30 d。
手术组采用前后路手术治疗,患者首先取俯卧位,采用全身麻醉,于患者腰背后缘正中取切口,依据患者病情程度决定切口长度,暴露病变部位椎板、小关节及横突,并将1~2个椎弓根螺钉分别置入病变节段上下部位,透视满意后于肌层下放置引流管;调整患者体位为斜卧位,对患者背部切口进行保护,手术侧呈倒八字切口,依据结核发生的不同脊柱段,实施相应手术操作,随后浸泡、冲洗,关闭切口。
联合组采用前后路手术联合利福平治疗,分别于前后路手术术前1个月、术后1个月采用利福平治疗,前后路手术、利福平治疗方法同上。
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脊髓神经功能及Cobb角。①临床疗效[7]:术后随访10个月,其中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后凸畸形,患侧肌力恢复正常,结核病灶痊愈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后凸畸形减轻,患侧肌力恢复,结核病灶好转为有效;未达到有效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脊髓神经功能[8]:术前、术后10个月时通过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估,其中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全部消失为A级;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全部消失,但骶区存在一定感觉为B级;损伤平面以下运动能力较弱为C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部分运动功能,能够扶拐行走为D级;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及感觉能力完整正常为E级。③Cobb角:术前、术后10个月时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MAGNETOMC 0.35T磁共振检查测量三组的Cobb角。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组率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校正检验水准α=0.008;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联合组、手术组、单纯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手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联合组与单纯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手术组与单纯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表 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三组患者术前的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的Frankel分级优于手术组、单纯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三组患者Frankel分级的比较[n(%)]
三组患者术前的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的Cobb角小于手术组、单纯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3)。
表3 三组患者Cobb角的比较(°,±s)
表3 三组患者Cobb角的比较(°,±s)
与同组术前比较,cP<0.05;与联合组比较,aP<0.05;与手术组比较,bP>0.05
组别 术前 术后联合组(n=32)手术组(n=10)单纯用药组(n=18)F值P值27.85±7.19 27.91±7.23 27.64±7.08 0.042 0.968 10.85±2.16c 13.97±2.64ca 15.12±1.89cab 5.127 0.000
脊柱结核发病率占骨关节结核的50%~75%,其中以胸椎及腰椎结核较为多见。脊柱结核患者病情的进展会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塌陷,损伤脊髓、马尾神经,更为严重者会导致腰椎后凸畸形、截瘫等,除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外,还会增加其家庭经济负担[9]。有研究指出,结核杆菌感染为诱发脊柱结核的重要原因,会对患者椎体造成损伤,特别是前柱及中柱,压迫脊髓,故采取何种方法治疗以减轻脊髓神经的损伤、增强脊柱结核治疗效果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所在[10-11]。
抗结核药物为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方法,利福平作为常用的抗结核药物,软组织穿透力强,能够在组织中弥散,易于突破结核空洞,进入细胞膜,促使局部抗痨药物浓度得以提高,对结核菌发挥杀灭作用,但往往采取单纯药物治疗无法根除病灶[12-14]。陈宏亮等[15]的研究中探讨了一期外科手术联合局部应用利福平粉剂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其研究结果指出,一期外科手术联合局部应用利福平粉剂治疗胸腰椎结核安全可行,能够改善脊髓损伤Frankel评分及脊柱后凸Cobb角,降低复发风险。手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够有效清除病灶,是目前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手段,其中主要以前后路手术为主,采用前路手术能够将结核病灶充分暴露,于直视下将病灶彻底清除,而经后方入路置入椎弓根行内固定处理能够对脊柱发挥支撑作用,有利于促使脊柱稳定性的恢复[16-17]。但前后路手术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同时针对脊柱结核病变存在严重感染者,手术治疗会增加感染风险,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8]。故本研究探讨前后路手术联合利福平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前后路手术联合利福平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手术组、单纯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术后Frankel分级优于手术组、单纯用药组,联合组的术后Cobb角小于手术组、单纯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前后路手术联合利福平治疗脊柱结核能够促进患者结核病灶的愈合,消除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保持脊柱局部稳定和重建。分析原因可能为前后路手术前长时间、规律使用利福平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或减轻患者的感染程度,以便于为手术的实施创造条件,而术后实施利福平治疗能够将残余结核杆菌杀灭,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19-20]。但本研究中入组病例数较少,仍需经后续大样本量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前后路手术联合利福平治疗脊柱结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前后路手术联合利福平治疗脊柱结核行之有效,能够促进结核病灶愈合,恢复腰椎正常的生理曲度,提升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临床应用效果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