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妍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能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经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宿迁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经管专业目前有互联网金融、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会计等。宿迁学院作为宿迁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旨在立足宿迁、服务江苏、辐射淮海经济带,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支撑,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宿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人才。通过以应用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宽口径教育,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现代财务、会计管理知识,从事财务核算、投融资决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相关工作;培养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企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会计、财务管理、税收管理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财会人才;培养学生掌握经济金融法规政策,运用经济金融知识将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行的基本原理在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灵活运用;适应宿迁现代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打造网络营销、市场调研推广、营销策划管理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为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能够在物流、交通及相关领域从事智能物流研发、供应链设计优化、物流企业管理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具有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能力的人才,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提升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类比等综合能力,积极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努力工作。
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线,要注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专业素养培训。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培养出具有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宿迁学院经管专业目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未能与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需要高度对接,难以向社会输送具有广泛应用能力的人才。宿迁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实现共赢。目前,宿迁经济发展的特色之一是生态经济,近年来以“生态+”的理念谋划发展,以“生态+”的思路发展产业,但宿迁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缺失环境保护类,包括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生态保护技术、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环境管理与评价、绿色低碳技术等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导致经管人才培养目标不能与生态经济建设有机结合。据调查目前宿迁本土需要的污染物防治技术人才、环境工程监理技能人才、环境检测分析、数据处理、环境信息系统运营维护能力的人才大多通过高科技特殊高层次人才引进满足宿迁市生态经济发展需求。目前宿迁经济发展的特色之二是电子商务产业,宿迁学院虽然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但比较稚嫩,2017年第一届招生,2021年输出第一批电商专业人才,从京东产业园等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宿迁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人才存在专业知识、技能运用与工作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度低,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体系设置比重较大,实践能力较强的人力资源在培养中受到时空限制,是导致与企事业聘用人才的要求之间产生人才供需错位现象的主要原因。
应用型高校为地方输出创新型、应用型、社会服务型人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立足之本。目前宿迁学院经管专业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偏理论,校-企-产-学-研不够循环畅通,认知实践、基础实践、综合实践等内容不够深入。比如认知实践中的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报告等,部分学生只是盖个章、写个空洞的报告。从单位公章来源看,宿迁地方承接的暑期实践及毕业生实习也非常少。再比如财务与会计、金融与投资、物流管理仿真模块等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虽然是经管类人才培训媒介,但在培养人才对接宿迁本地企业人才需求上缺乏循序渐进性,这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经管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的融合度低的客观问题。宿迁学院经管类专业招生少数来源于外省及江苏苏北,大多来源于江苏苏南、苏中。以2020届毕业生就业数据①为例,2020届宿迁学院经管类毕业生共746人,有65人选择在宿迁市工作,占比8.7%,其中746名学生中宿迁籍学生共37人,但选择在宿迁市就业的只有21人,占宿迁生源的56.8%。就业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到发达城市就业,除了极少部分考上宿迁市公务员、事业编,连宿迁本土的很多学生都把留在宿迁工作看成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调研过程中据宿迁地方企业招聘的人事部门介绍,留在宿迁的毕业生中有一些仅在企事业单位学习经验过渡一下,最后依然流动到发达城市。可见,宿迁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毕业生中大多奉献精神低,不愿意选择留在苏北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城市工作和生活,这是宿迁地方应用型高校经管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的融合度较低的现实问题。
宿迁产业发展在信息交流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等方面存在短板且缺乏一流的管理水平。同时关系型、从属性、一体化型产业链的建立需要培育主导企业且发挥主导企业作用;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从属性产业链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宿迁目前主导产业的规模效应及优势不突出且缺乏专业化、精准化、特色化中小企业,缺乏信息交流的技术型人才以及高水平的管理型人才。近年来,宿迁地方经济的发展虽然对第一、第二产业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但仍以第二产业为主。2019年②宿迁的第一产业增加值324.60亿元,大约是2012年226.78亿元的1.43倍,2019年的第二产业增加值1 324.35亿元,大约是2012年716.88亿元的1.85倍,相比较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幅较高,由2012年的578.3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 450.28亿元,接近2.51倍,这说明宿迁近8年产业结构逐渐优化,服务业规模逐渐扩大。对此,宿迁学院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与地方经济结构不对称等现象,且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黏合性不强,没能及时按照宿迁市一、二、三产业需求的人力资源调整专业及招生人数,对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专业获取的信息不对称、现有的培养方式等缺乏专业优势和特色,“能力-岗位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不够清晰。
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智能化。人才培养目标是能生产出人的劳动能力的生产性投资、培养出具有经济竞争和综合竞争力的新型人才。宿迁近年来生态环境位居全省第一,结合宿迁聚焦“强富美高”宏伟蓝图,立足“江苏大公园”发展定位,宿迁学院作为地方唯一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设置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等专业,为构建“绿水青山”培养具备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能力、治理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环境检测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能够系统掌握规划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发挥经管人才与环保人才的合力作用,紧扣宿迁20条重点产业链,承接高科技、低消耗、低排放的项目,按照“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思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眼于“十四五”发展需要,宿迁出台《关于推动电商人才联网强市的实施方案》,将培养集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电商人才,打造电商人才联网强市。为支持人才培养,宿迁学院根据学科的前言与发展动态,对电子商务专业加强接受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技术与运营的基本训练,提高电子商务运作实践能力,全力营造服务宿迁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生态环境。
宿迁学院是江苏宿迁唯一的应用型公办本科高校,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其首要任务之一,而经管类人才是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纵观江苏13个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宿迁地区生产总值不仅落后于苏南、苏中地区,而且在苏北地区也处于最低端,直到2019年宿迁的地区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 000亿元的水平,达到3 099.23亿元,脱掉初级阶段发展的帽子。面对宿迁薄弱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目前新冠疫情这一不可抗力因素,需要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存量的教育资源,加强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在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同时,基于理论和实践的交叉融合,把学校坚持“创新驱动、校地联动、优势互补、共促发展”的理念传递给企业,以寻求在学生实践、毕业生就业、员工培训、课题研究等方面合作的机会。保证公办改制后宿迁学院生源质量,加强校企对前沿创新的经济金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对接,坚定作为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决心,发挥高校名师效应、高校科研团队的优势,借助教师楷模的传导机制,将知识、技能、创新思维传播出去,通过优秀人才的社会影响辐射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乘数效应。 发扬学生的奉献精神,培养靠得住、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实用型人才,培养以应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既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又实现应用型高校经管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
预计到2023年③,宿迁市20条重要产业链实现产值突破4 500亿元,打造3条超500亿元产业链,13条超百亿元产业链,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 000户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5%。对此,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应主动对接地方核心产业群,以行业课程构建为突破点,聚力建设学科专业群,建设贯穿课程体系的行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对接,实施教育供给侧改革,构建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机制、联合成立技术创新与研发平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定向人才。继“京东商学院”“阿尔法学院”后,宿迁学院积极深化与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进学校产教融合特色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办学、育人、发展、就业的协同,实现高校教育资源与企业生产资源相融通,开通服务宿迁产业发展的人才新通道;实施“引企入教”的改革方案,设立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造课程链-专业链-能力链-技术链-产业链的相互融通,为应用型高校服务宿迁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平台。
针对宿迁地方经济发展对经管人才的需要,地方性高校要从宏观上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紧密校企合作,升级人才培养规格;微观上要加大对管理层及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契合度,以行业为导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育教学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升级和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孕育新的发展潜能,为社会提供奉献度高、应用能力强的人才资源。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宿迁学院商学院2016级毕业生就业统计表。
②数据来源于2020宿迁统计年鉴。
③数据来源于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