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丽娟
(吕梁学院 化学化工系,山西 离石 033001)
党的十九大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弘扬劳模精神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中国劳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中央苏区和各革命根据地为突破日军军事包围和国民党经济封锁,解决内部财政困难和政治军事压力,提出了“发展生产,自给自足”的政策,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各项建设,涌现出一批努力生产同时积极执行共产党各项政策的优秀劳动者,由一线生产领域的农民和工人,逐步扩展到政治干部和其他行业和领域。边区政府将他们树立为典型和模范,加以表彰、奖励和宣传,最终形成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劳模运动。
近年来,习总书记多次论述弘扬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明确要求在高校中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肯定劳动价值,注重培育青年大学生的劳动情怀。这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
20世纪40年代初,由于日军“大扫荡”、国民党经济封锁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中国抗日战争陷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中。为摆脱困境,毛泽东等领导人发起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以激发民众劳动热情为目的的“劳动英雄”奖励政策便应运而生,逐步发展为一场大规模的劳模运动。
探究劳模运动历史渊源,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劳动竞赛运动的影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苏区的财政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中央临时政府为解决困境,在农业生产方面,鼓励大量开垦荒田荒山,扩大耕地面积,制定开荒奖励条件,开展劳动竞赛运动。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就是在继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竞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一场全面的劳模群众运动,随后又被其它革命根据地纷纷效仿与实施,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劳模运动。
第二,是受苏联斯达汉诺夫运动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已经开始对国内在提高社会生产效益,加强国民经济、科学和文化建设中表现出劳动英雄主义和做出富有创造性贡献的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的鼓励与表彰,并在政治上给予一定的地位,1938年12月又设立了“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最高荣誉奖励。而自十月革命后,苏联几乎是中国共产党向外界学习的唯一对象,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都受其深刻影响。可见,各革命根据地发起的劳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斯达汉诺夫运动的效仿。
第三,是受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在中国农村,受封建儒家思想和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田园诗式文明的追求成为先民向往的生活目标,长此以往,民众便形成了强调精神满足,即知足常乐、重视名誉、看重面子,而轻视物质追求的社会价值观,这样就给在中国发起劳模运动奠定了深厚的道德接受基础。而且,中国民众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往往树立起一个模范,便会涌现出更多的模范。
1938年1月1日,陕甘宁边区召开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拉开了劳模运动的序幕。记者深入农村访问,树立了边区第一个劳动英雄——吴满有,随后各级报纸开始了对吴满有进行频繁的报道。很快在工厂中又树立起赵占魁这一模范人物。《解放日报》发表《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的社论,号召工人学习赵占魁积极负责和脚踏实地的劳动态度以及无私奉献和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在工业界迅速掀起了学习赵占魁的运动。1942年底的西北局高干会议确定了“生产是一切工作的物质基础”的总方针,直接推动边区劳模运动进入了高潮阶段。农业上的学习吴满有运动和工业上的学习赵占魁运动全面展开,并在劳模、村庄、军队和军民之间开启了生产大竞赛运动,并逐步扩展到非生产一线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上,发展为一场群众性的劳模运动[2]。
194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布的《关于减租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要求,“党部、政府及军队,必须于今年秋冬准备有关明年全根据地实行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大规模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及商业,而以农业为主体。实行按家计划,劳动互助,吴满有运动,赵占魁运动,黄立德运动,奖励劳动英雄,举行生产竞赛,发展为群众服务的合作社……不把吴满有生产方法推行各地,而说吴满有方法不应推行的观点是错误的。[3]”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使劳模运动进一步扩大,很快其他革命根据地也陆续开展了劳模运动。
晋绥边区积极效仿陕甘宁边区,明确指出“吴满有这种响应政府号召努力生产周密计划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他的方向就是今年边区全体农民的方向”[4]。抗战期间晋绥边区的劳模运动是以四届群英大会的召开为主线,尤其是1944年12月的“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把劳模运动推向高潮,并逐步演变为一场全民参与的群众运动。
运动中边区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塑造了劳武结合的标兵温象拴、张初元,举起边区第一面合作社旗帜的贾宝执,军队爸爸任万生和军队妈妈王补梅,劳模家庭刘文锦和赵成成,民兵特等战斗英雄郭炳旺等劳模,并采用报纸、文艺表演、群英大会等利于群众接受的形式宣传劳模“服务军事,支援战争,保家卫国”的思想和“革命加拼命、为革命献身、传统加创新、苦干加巧干”的奉献精神。同时注重教育和包装劳模,提升劳模思想认识和发展生产能力。如通过各级劳模大会、群英会以及劳模当选参议员等职务,政府帮助劳模更加清楚地知晓边区和全国形势,明白当前需要做的工作,同时由于劳模和其他人相互交流的机会增多,视野变得开阔,提高了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水平,从而使劳模的数量、质量和标准逐渐在提高和进步。这样,干部和群众对劳模运动的理解和认识也从盲目转变为自觉,“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思想深入到了群众脑海中,“一心努力生产,争取当英雄,去见毛主席”的想法,成为众多民众的心理;而且干部也发现“哪里有劳动英雄,哪里的工作就好做”的现象,认识到从群众中发现劳模、塑造劳模、推广劳模的工作路线的正确性。
抗战胜利后,边区虽然没有召开过县级以上的劳模大会,但表彰典型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被延续至今。尽管抗战时期的劳模运动是边区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的结果,但其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的成功实践,也是一种典型示范的道德教育实践。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相关文件,对高校劳动教育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要求。2020年3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规定,劳动教育需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专业课程,本科生需完成不少于 32 学时的理论和实践课[5]。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提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经历必要的实践体验”[6]。
针对高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笔者通过发放问卷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做了调查,发现目前许多高校在进行劳动教育时仍然是侧重于理论层面,使劳动教育的实践意义被忽视。
多数大学生片面地将劳动与金钱密切联系,把一定量的劳动与报酬密切挂钩,使本来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价值的劳动教育变成单纯的劳动付出并赚取劳动报酬,出现不给钱不干活,付出就要回报的局面,劳动丧失了本该具有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加之当代大学生对金钱价值认识的扭曲,形成以物质至上、一切向钱看的观念,拜金主义比较严重;个人利益至上的功利主义,唯利是图;贪图享受,缺乏脚踏实地实干事的品质,梦想一夜暴富成名等错误认知。劳动教育的价值功利化直接降低了学生参与劳动的自觉性和热情度,影响劳动教育实践的现实意义。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只有把学生生产劳动实践与理论教育充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目前高校在“德智体美劳”五维度中,劳动教育是最为薄弱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传统观念的制约。“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封建传统思想观念使人们对劳动的认识存在误区和偏见,甚至影响到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和对职业的选择。从前文所阐述的抗战时期的劳模运动中不难看出,先辈们为国家和自身的发展流汗流泪流血,吃尽苦头,战场上的英雄付出了身体甚至生命,农田里的农民模范不畏风雨,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工厂的工人不计报酬的加班换取产量的增加,政府部门的干部舍己为民,这样无计其数的劳模事迹被代代相传,致使人们把劳动与苦累、牺牲和奉献划上了等号,使大学生对劳动实践的内涵认识不清。
二是在劳动实践方面,多数家长和老师把劳动作为一种惩戒手段,常出现用“不好好学习,找不到工作,就下矿挖煤、扫大街”等蔑视体力劳动的语言刺激学生,直接把体力劳动推向了学校教育的对立面,“体力劳动低贱”的思想从小被灌输到学生头脑中。
三是家庭、学校、社会没有形成协同培育机制。目前0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本身在家庭方面就缺少劳动实践的机会,加之家长认为劳动思想的培育是学校的责任,而高校以大学生已成年,大学是专业教学、科研创新和“传道受业解惑”之地,将劳动教育的责任推向中小学和家庭,使劳动教育出现“无处可容”的尴尬局面。社会不但把学生劳动教育的责任推向家长与老师,更是针对当前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发出了最多最直接的负面评价,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所以,虽然许多高校依据国家政策设置了相关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但没有将劳动教育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家长一味地要求大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就业岗位也是以追求地域条件、工资待遇为主,而忽视职业岗位能否给孩子提供劳动实践的机会。如此,学校、家庭和社会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和衔接机制,而是互推责任,从而影响大学生劳动情怀的培育。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思想。但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在顶层设计、践行和评价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首先,高校劳动教育缺乏顶层设计,教育地位淡化。劳动教育在教学理念上不够重视,多是依托思政课堂,没有与专业实践、职业活动、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等相结合,且以说教式、灌输式的理论讲授为主,难引起学生的认同,甚至会因反感呆板的教育形式而产生排斥心理。虽也有部分院校将劳动教育融入“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中,但缺乏实效性和长效性,随意性较大,浅尝辄止,将“劳动”与“教育”割裂开来,最终出现“喊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现象。
再者,高校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高校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过于死板,缺少灵活性和人文关怀。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在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弘扬先辈艰苦奋斗和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显然这是对人思想意识的教育,难以做出精确的量化考核,且有时行为并非思想的真实体现,单纯的量化评价很难体现劳动教育成效,所以高校缺乏对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品质和劳动思维等隐形指标多元化、人性化、可操作性的评价体制。
抗战时期边区劳模运动已成为历史,但其影响是深远的。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勇于创新、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成为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00后大学生缺乏的品质,因此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学生崇高的劳动情怀是必要的。
抗战时期边区劳模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发动群众的一种群众路线的实践应用。中国共产党以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和群英大会,树立表彰劳动模范,以报纸和文艺表演的形式宣传劳模事迹,用实际成效说明劳动的好处,渲染劳动氛围,最终目的是要教育和动员更多群众生产和抗战,使边区工农业产量提高。民兵参与生产,使尊重劳动、劳动光荣成为边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整个社会风尚发生了扭转。可见,抗战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开展的劳模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的作用,印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正确性。而当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目的同样是培育大学生热爱劳动的价值观,未尝不可借鉴抗战时期劳模运动的成功经验,在学生群体中塑造劳动教育的先进典型,对其培育宣传,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目的是带动更多学生群体参与到劳动教育中,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劳动教育的主角是学生,先进典型必然要从学生中产生。刘少奇说“真正巩固的群众运动,一定要有群众领袖。党和军队的领袖可以委派,而群众领袖是不能委派的。因此,要注意培养群众中的积极分子,使他们成为有威信的群众领袖。”[7]272所以,高校劳动教育可以直接从学生中选树一批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劳动先进典型,树立劳动榜样。“学生—学生”的榜样示范更利于学生接受与传承,这种朋辈示范效应会对更多学生群体行为产生积极的感召力。而且,先进典型是生活在学生中,直接与学生联系和接触,可将学校劳动教育相关政策方便、快捷地传达到广大分散学生群体中,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先进典型本身就是学生的一份子,也能反映和代表学生的要求和利益。
学校在选树劳动教育先进典型的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实际上,许多高校已经把劳动教育纳入了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学生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其间学生劳动典范也一直存在,只是没有得到广泛的宣传,没有被广大师生周知。而这个选树先进典型的任务应由高校辅导员完成。《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可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5]”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和劳动教育的目的决定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际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角色。高校不但要教授学生劳动方法,提升劳动技能,更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劳动习惯,培育热爱劳动的价值观;而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模式使其在开展学生劳动教育时更有针对性、可持续性,同时对劳动教育成效的评价更具有发言权。辅导员可以直接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结合与劳动教育相关联的思政课程、就业指导和劳动教育通识课中学生成绩和实习实训完成评价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推选出劳动知识和技能水平高的学生;再结合学生“第二课堂”中志愿服务、勤工助学、“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课外劳动实践的成效,推选出有较强实际劳动能力和创新创造劳动能力的学生,最后依据学校劳动考评体制选树劳动教育的先进典型。
高校要注重劳动教育中先进典型示范作用的发挥,以先进典型感召人、激励人、凝聚人的宗旨,将先进典型培育为劳动教育的主要抓手,通过真实生动的事迹,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创新劳动教育内容。
学校首先要从课程、活动、实践、文化、管理等方面对先进典型进行全方位培育。增加劳动教育培训相关课程和讲座,针对性提升先进典型的劳动素养;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平台,创建多种形式的社会劳动实践机会等都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深入校外的企业单位进行劳动实践是学生最迫切的需要,既能锻炼学生劳动技能,将课堂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又能深化价值认同,了解企业单位的劳动价值观;既能使理论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又能激发学生劳动热情,所以学校应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打造企业、专业与就业的联动,与企业联手开展学生专业职能类竞赛交流活动,把选树的先进典型推送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实训,使其深刻领会劳动精神中蕴含的勤劳、奉献、团结的品质,同时扩大先进典型在学校师生和校企合作单位中的影响力度,创设学生就业机会,也能使学校劳动教育政策在校内外得到宣传。
其次,学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后勤管理处要充分利用学生“第二课堂”的抓手,把先进典型推向志愿服务、食堂和公寓管理等学生日常活动区域,鼓励和引导他们组建相关团体,创建学生公寓文化、餐厅文化,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基础劳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这也是国家倡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体现,更是培育学生创新劳动能力的一种方式。而且学生在实际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深层次地体会到学校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增强学生爱校的情感,进一步刺激学生愿意为校劳动和贡献情绪的产生,增强学生的劳动热情。
此外,学校还应对先进典型的身份给予肯定和赞扬,制定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的奖励政策。毛泽东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8]467。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当代大学生已经对笔记本和钢笔等传统奖品不屑一顾了,所以学校对先进典型的奖励要有所创新,要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采用免修同类课程的奖励,即如果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劳动实践可以免修同性质同学分的其他劳动教育课程,这种奖励措施应该是学生更期望的。同时,学校应该从基层党建的角度出发,将先进典型列为学生发展党员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将他们吸收为中共党员或者团结在党的周围,通过提升政治身份进一步提高劳动热情和能力,甚至可以鼓励和推选先进典型成为各种学生劳动实践团体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使其既是高校劳动教育的参与者也是管理者,以双重身份推进高校劳动教育机制的完善,进而创新劳动教育内容。
高校要注重宣传劳动教育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增加先进事迹的生命力,增强先进典型与广大学生群体的情感黏合,保障先进典型示范作用的长效性。高校通过宣传推广劳动教育先进事迹,可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起到一种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对劳动先进典型本人来说,可提高其声誉和影响力,满足其被师生群体认可的精神层面需求。
校园劳动氛围的营造,是学校环境育人的途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校要利用校园新媒体的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BBS、短视频等新型载体,宣扬劳动教育的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具体真实的劳动实践过程,但不能拘泥于宣传一般化的勤劳、早起晚睡的基本劳动态度,而要侧重宣传先进典型的劳动创新技能,组织管理劳动教育与实践的能力,以及取得的成效,尤其是受到校外企业单位或者社会嘉奖的先进典型。只有把这些与大学生实际需求密切相关的现实成绩活生生地展示出来,才能让更多的学生群体把劳动先进典型作为模板加以对照和效仿,同时影响学生群体劳动价值的判断,使高校劳动教育的隐形作用更加明确,进而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全面展开。其次,学校可以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教学楼、食堂、图书馆、学生宿舍或楼宇之间以图片实物、影像播放、文化展板等形式全景展现先进典型事迹,弘扬“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唯物史观,增强学生的情境认同感,将劳动教育的话语体系最大范围的传播到学校的各个角落。
抗战时期边区劳模运动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群众工作的一种较新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当前高校劳动教育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正是缺乏组织和动员广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和实践的方法和能力。所以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可以充分借鉴抗战时期边区发动群众参与劳动生产的成功经验,即选树、表彰、培育和宣传劳动先进典型,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利用他们和学校的互动作用,发动和组织更多学生群体参与劳动实践教育,培育学生崇尚和尊重劳动的意识,增强劳动教育的认同感,形成校园全员劳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