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社会化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1-12-29 19:02
林区教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化心理健康心理

杨 蕊

(太原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太原 030024)

一、人的社会化之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下,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的社会性[1]。从社会学研究的界定出发,“人的社会化”指的是个人适应社会、获得自身发展的状态和程度[2]。具体而言,从人的本性上说,人不是硬邦邦的、冷冰冰的,而是有思想的、有温度的。因此,在贯穿人一生的不同社会实践领域,出于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目的,人需要接受社会既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按照社会的普遍要求和框架行事,这是被动的自发的一面。与此同时,人还在吸收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创造形成个体独特的气质和特性,这是主动的自觉的一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向性表现

大学生所处的心理阶段决定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成长发展中的困惑与冲突,这些困惑与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环境而引发的。从外向性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1)自我判断失调。即同一性矛盾,在他们身上往往出现较为矛盾的自我评价,有时觉得自己能力很强,可以完成很多事情;有时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2)情绪控制障碍。情绪不稳定,波动起伏较大,处事情绪化,容易陷入大喜大悲的情绪中难以平静。(3)人际交往压力。交友圈子封闭,逃避社交,不能融入别人的话题圈,在热闹场合感到孤独;在人际交往中缺乏技巧,遇事易冲动,引发冲突。(4)适应能力差。环境的变化会引发压迫感,不能顺利地融入周遭环境。(5)恋爱心理困惑。不能理性看待两性关系,恋爱中的一点小问题都会产生蝴蝶效应,引起情绪的激烈变化。(6)就业择业困扰。对前途过度担忧以至于不能做好当下的事情,自信心不足,过分否定自我,遇到挫折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3]。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向性原因

心理冲突问题是现实困境的投影,而现实困境很大程度源于社会化不足,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认知社会化不足

认知社会化不足即个体对自我和外界环境的认知不清晰,没能随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及时更新。其一,走出了以往中学阶段那种评价标准单一且明确的应试教育体系,学生初入大学这个小社会,不可避免地形成一种茫然感,这种茫然首先是源于对自我认识不清,目标模糊,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通过哪些努力可以达到目标,甚至出现同一性矛盾,或是眼高手低、盲目自信,或是“自卑到尘埃里”,这两种极端的自我认知很容易诱发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其二,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环境相对宽松,评价标准多元化,从而引发学生产生无所适从、飘忽不定的感觉。有的学生规则意识淡薄、行为无边界,在大学虚度光阴;有的学生则继续小心翼翼,承担了很多无谓的压力。不管是内究过程中的自我期望模糊,还是外探过程中的适应压力,都会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2.行为社会化不足

行为社会化不足主要是认知社会化不足在具体行为上的反映,而个体的具体行为主要是由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决定的。对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进行一个简单的界定和区分,首先是朋辈之间的关系。不少大学生沟通能力欠缺,在与同学、朋友交往时遇到冲突和矛盾倾向于采取冷战或者暴力这种极端的方式,导致问题愈演愈烈,轻者会愤怒感积累、失眠加重,重者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安全。其次是恋人之间的关系。恋爱关系本身是现实的,但有的同学看待恋爱关系过于感性化和理想化,比如有的同学渴求恋爱但“爱而不得”,从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有的同学在恋爱关系中把握不好尺度,过多的控制欲或者卑微感会使恋爱关系失衡甚至破碎;有的同学在恋爱关系中一旦出现冲突就采取冷暴力的态度,从而使矛盾激化。再次是家庭关系。父母的过度干涉、过分忽略、孩子的不被理解或是将家长间的冲突转嫁到孩子身上,都极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危机。最后是与外界社会关系。这层关系在毕业生面临就业时表现得异常突出,有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会有社交恐惧障碍,不知如何和对方沟通,从而产生焦虑心理,而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职业准备不足及社会化意识的不充分。

二、人的社会化之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意义

(一)人的社会化之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

研究表明,大学生成为心理危机、心理失衡的高发群体之一,由此引发的恶劣事件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不容忽视。如轰动一时的“北大学子弑母案”就是一起典型的心理危机扩大化造成的悲剧。而类似的悲剧并不鲜见,如2004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林森浩投毒致同学死亡事件。虽然是个例,但此类事件危害性深重,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应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适应严峻的现实状况。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

大学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阶段和重要场所。各学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进行了专门的工作安排和部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简单粗暴地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用惯用大道理的说教来应对学生的负面情绪等;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仅流于形式,且课程内容老套陈旧;学校在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呈现一定的滞后性,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且方式方法单一,往往只进行谈话劝导,后再进行跟踪监测,实效性不够[4]。

(二)人的社会化之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其社会化的不足密切相关,因此从问题导向出发,社会化无疑是突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困境的一种有益探索。从实践经验上看,人的社会化有利于创新思路引领,探索内容研究,形成多样化方式体系,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精细化和系统化;探索特色教育,打造教育品牌,以点带面,推广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遍地开花。

2.避——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升级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是从量的积累开始一步步发生质的变化。在质的变化发生之前,如何把握其中关键性的“度”对于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及时介入和干预,则能够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如果错过最佳时机,则有可能发生不可预估的严重后果。依靠传统的事后干预性方式无异于一场赌博,赌赢万事大吉,否则就是满盘皆输。而利用人的社会化思路重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提前性、日常性的教育,提前应对和主动介入大学生日常出现的心理危机,将其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则可以避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升级。

3.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从人的社会化角度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传授健康的心理认知,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自我调适和环境适应能力,从而预防和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有助于处理和应对大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心理困惑,而且还可以通过实践类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强化大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确定适当的目标,减轻人际交往压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身潜力的开发,增强自身的信心感和信念感,从而在增强自身能力和满足社会期望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三、人的社会化之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意义

一般认为,人的社会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受思想文化的教育,另一个是受组织群体的推动。前者是一种传统且常见的教育方式,类似于日常场景下的前辈教诲及专业场景下的教师教导。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化途径偏向于一种灌输式的“训导”,有距离感,体验感不足,共情弱,只能被动接受,因而见效慢,容易有排斥感,产生逆反心理[5]。但是操作简单,容易实施,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较低。人从一出生就依附于群体而存在,在其中扮演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明确了社会对个体的角色期待,形成了一套合乎要求的行为体系。因而后者是一种主动践行的方式,比较有共情,通过潜移默化的改变使得社会化更加深刻。但是落实到学校教育上,如何构建群体、如何明确角色、如何发挥正向作用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巧思。因此,综合以上两种途径和方式,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导向,可以从内容和形式出发,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一)横向拓展内容:推进融合教育

1.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重在探索生命意义能力的培养和加强。生命教育的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肉体层面,要教会学生保护自己身体的安全和无恙。由于校园暴力、学业压力导致自杀他杀的不良行为明显增多,学生对于生死的认识亟待提上教育议程。个体对于自身肉体的保护不仅是权利,更是社会义务。要教育学生保持对生命的尊重,不可轻易伤害自己或他人的生命。二是心灵层面,要教会学生探索并践行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不仅是肉体的生存、繁衍,更是个体品质、信念的找寻和付诸实现的过程。要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探索生命存在的价值,如:“一生最大的目标是什么”“我取得的成就是什么”“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是什么”“我死后希望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并能够通过自律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将意义现实化。

2.抗挫教育

抗挫教育重在承受失败能力的培养和加强。挫折是具有两面性的:弊端是会使人感到痛苦和疲惫,心灰意冷,不思进取;益处在于会强壮心志、激发斗志、汲取教训,从而用更强的姿态来面对接下来的困难。面对挫折,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一是适度目标的确立。目标的确立不仅取决于个人的主观能力,还受制于现实的客观条件:过高的目标不能实现,从而会导致盲目否定自己,产生一定的挫折感;过低的目标会让人沉溺现状,止步不前。二是过程的积累。好的量变才会引起好的质变。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要摒弃杂念,专心做好一件事情。三是情绪的调节。事物的发展具有曲折性,人生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要教育学生一旦遇到问题要保持理智和冷静,避免过激的情绪反应。要审时度势,审慎思考,进行适当的变通和调整。

3.适应教育

适应教育重在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加强。之所以要强调适应能力,是因为大学生从中学到大学会面临一系列的适应性问题,包括社会角色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社会期望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变化等。如果不能适应这些变化,则会导致自身心态的失衡,进而引发行为的错乱。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其即使面对复杂的环境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利用环境进行自我内心的调适,使自我意识与外界环境保持动态平衡。首先要帮助大学生学会接受自我,认识到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其次要帮助大学生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中遵循真诚友善的原则,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但是,是否能成为朋友,需要缘分、际遇、脾气秉性、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因此不能用朋友多少来衡量人际关系的好坏。

(二)纵向贯深层次:扩宽教育渠道

1.拓展社会实践

从深层次上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现实状况的无力感,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需要为学生设置一种社会现实的模拟环境,让学生对社会有提前的感知、认知,做好心理和能力的双重准备,而这种模拟环境就是社会实践。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明晰社会期待,学习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社会实践发挥更充分的作用,就应该将过程管理的理念融入其中。第一步,在社会实践的选题上,应该密切联系大学生的社会使命和社会期待,集中于自我、自我与社会、自我与国家乃至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探究上;第二步,在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上,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应该尽可能真实,不加任何渲染;第三步,在社会实践的指导上,教师应该充分且恰当地引导,同时给予学生自主权,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思想碰撞和行为试错;第四步,在社会实践的结题上,应该不流于形式,认真研讨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为社会实践命题提供有益思路[6]。

2.重视校园文化

如果说社会实践是向外探求,那么校园文化则是向内扎根。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厚土,因此校园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对外认知和心理状况。如果校园文化呈现出公平公正、健康向上的氛围,那么学生的内心和行为也会阳光和积极。首先,学校的各项工作尤其是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应该做到令行禁止、功过分明,应该做到事事有回应、管理有温度。其次,校园文化应该主动挑起育人的责任,通过讲座、教学、海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学会自我调适情绪,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最后,校园文化应该沉下去,主动公开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学术讲座、团体咨询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耐挫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占领网络阵地

网络社会化成为人的社会化的一种特定实践形态。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充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物理空间的特殊活动空间和社会化场所。而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却出现了网络空白:大学生在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引发了网络依赖、网恋、厌学逃课、人际关系混乱等心理障碍,而学校教育往往疏于引导和重视。网络既是虚拟的,更是现实的。在这一问题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宜疏不宜堵,应利用网络而不是阻止网络,要引导学生遵守网络规范,适应网络生活。要帮助学生学会遵纪守法,预防网络失范行为,明确网络社会角色期待,扮演好网络社会角色,培育网络理性,严守言论底线[7]。

猜你喜欢
社会化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