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睿,孙雨芹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坚持和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各类学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快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水平,坚定不移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明确阐述了当前高校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而促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则是当前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任务[1]。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教学的核心就是知识与价值观的输出,让学生学会思辨、自主地学习。
1.课程内容与特点
“旅游消费者行为”(Tourist Psychology)课程,是各类高校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共分为八个章节: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基本问题,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理论,动机与旅游消费者行为,感知与旅游消费者行为,学习、态度与旅游消费者行为,文化因素与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决策,旅游体验。
此课程具有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课程通过结合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营销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使学生加深对旅游消费者心理、行为以及体验(如动机、感知、认知、情绪、态度、决策、体验、满意度、忠诚度)等方面的理解,为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培养市场营销、管理、服务人才。
2.实施课程思政的现状及必要性
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更加多元化、复杂化。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变化原因以及由于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研究等专业知识越来越受到旅游企业的重视,“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在高校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因此,高校作为当前培养具有相关知识的“人才种子”的基地,如何设计一门适应新时代社会要求的“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显得十分重要。
将德育因素、时代精神、党的教育纳入课程内容,不仅对于学生资源整合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的关键,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将思政教育内涵融入该课程教学中,可以促进消费者行为管理的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达到获取知识与德育培养的双重目标。所以,实施“旅游消费者行为”思政课程教学十分必要。
1.课程的体系与内容——课程思政的基础因素
知识的逻辑体系是否严谨、合理对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具有直接影响。课程体系与内容设计的逻辑性、专业性、导向性、时代性、综合性既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进行知识的转移与整合,也是课程思政的基础。
学生直接获得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书本、教辅资料等文字材料,一类是教师的展示与讲解。第一类来源是基础和辅助,是学生最初、最直接可接触到的。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上需要确保正确性并不断更新教材的内容和理念。高校在选取教材时,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选择综合的、权威的教材。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依据教材设计的逻辑进行教学。例如“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选用的主要教材:李志飞教授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7(第一版)《旅游消费者行为》和孙九霞、陈钢华教授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消费者行为学》(2015)。根据教材的内容体系安排将教学逻辑顺序设计为“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论——具体理论”,根据教材设计的逻辑教学。所以,课程的体系与内容是课程思政的基础因素。
2.教师的思想与习惯——课程思政辅助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时表达对全体教师的期望: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在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主体,对学生的教育有着潜在的和长期的影响,并承担引导、监控、激励、惩罚等作用。在实际的高校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的思政习得包括四个阶段:思政认识、思政情感、思政意志、思政行为,并且这四个阶段是逐渐递进的顺序。课程思政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做到让学生逐步达到思政习得。教师的思想和习惯,如教师的政治是非观、教师的价值辨析、教师的行为表现等都会对这四个阶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教师个人思想积极上进、热爱生活,“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的教学中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从更多角度思考“旅游消费者行为”相关问题,而不是仅仅站在经济效益的角度单一考虑问题。因此,教师的思想与习惯在课程思政融合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3.教师的教学水平——课程思政主导因素
一般认为,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如何使学生内化基础的学科知识和正确的思想意识则是教学的关键。“旅游消费者行为”作为旅游基础学科课程之一,包含了旅游营销、旅游文化、消费者心理行为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内容,年龄处于18—20岁阶段的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乐于获得直观知识的特点,所以这些理论内容对他们而言相对枯燥。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管理方式不同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选择照本宣科讲解书本还是结合学生实际案例分析,教师主导还是学生主导课堂,宽松管理还是紧密监控的教学方式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接受度、课程内容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控。在教师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同时需要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合。据此,教师的教学水平,如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表达与课堂掌控、课后总结与反思等在课程思政融合教学中是主导因素。
4.学生的态度与能力——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
著名的人本主义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促使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而在于学生的特定心理因素。高校的教育相较于高中阶段的教育具有涉及面广、知识丰富等特点。学生对于授课教师、所学课程、学习氛围的态度决定了其是否自愿并且乐意去接受固有知识的学习,以及是否有兴趣深入地进行潜在知识的探究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高校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增加课程的通俗性、共情性、趣味性,以此吸引学生,使之对学习、学科、教师的态度转换为正向积极的态度。
学生的学习能力决定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并影响着学习态度。“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既涉及基础的专业理论,还隐含着旅游文化、民族历史发展、政治教育因素等许多潜在的知识。所以,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思政融合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日常教学时,需要多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基础好、旅游知识功底扎实的学生,可多布置具有深度的开放性思考题,引导其自学。对于旅游专业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多教授基础理论知识,多鼓励。
1.旅游伦理因素与教学内容融合
目前高校旅游专业的教育重点在教育学生如何服务旅游市场,但对学生将来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清醒地认识。因此,在加强旅游伦理教育方面,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旅游伦理观念,提高自身素质[3]。在“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教学中将伦理因素讲解、学生阅读反思、案例讨论等融入旅游伦理因素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辩证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第二章旅游消费行为的基本理论介绍了旅游者的购买行为理论、消费行为模式、有限理性理论、环城游憩行为理论。本章的基本要求为:研究如何利用心理学工具(如正强化、负强化、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促进消费行为,增加收益。在这一章的教学中,结合导入提问“从常居地到旅游地,你的行为会发生变化吗?”和案例讨论“苏珊的旅游消费行为过程”“信任危机下的消费者对策”,开展对旅游消费伦理、旅游经济伦理、旅游生态伦理因素的讲解,然后由学生集体讨论并发表看法形成正确观念,让学生明白知识理论的使用不仅需要考虑经济利益,更要考虑社会效益、文化效益,要有仁爱之心、家国情怀,更多考虑“人”“环境”等因素。课后布置阅读相关文献进行思考总结,进一步促进学生“五位一体”观念的形成。
2.多感官参与教学方法
“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教学采取“听、观、说、读、写”五感观并用与“学生、教师”双主体互动模式。这种模式有两层含义,一是发挥教师的引导监管作用,运用多感官对课堂进行管理调节,另一层含义是发掘课程亮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多感官对课本内外知识连贯的学习。
在“听”方面,学生认真听讲课堂知识;教师考核学生课堂出勤情况,课堂的听讲情况。
在“观”方面,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注意选取适合“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教法,注意以身作则,展现旅游教师的气质,吸引学生注意,促进其观察、模仿。
在“说”方面,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案例讨论,从旅游消费者、旅游业管理者等多重身份视角发表看法。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进一步引导其对经济与文化、旅游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
在“读”方面,学生主动阅读教材、教师推荐的材料和自身感兴趣的相关材料;教师经常阅读相关文献、关注旅游热点、新闻等,并注意观察学生在阅读后是否形成并强化了旅游价值思维、旅游管理者思维以及社会责任思维。
在“写”方面,学生按时书写作业、课程总结小论文、测试试卷;教师积极撰写课程反思。
3.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旅游消费者行为”教学过程中,采取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网教平台类的线上途径,结合疫情对于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影响的相关热点、数据文献等分析。例如“疫情防控期间海南岛政府推出的离岛免税政策”“各地方政府推出的阶段性城市消费券”“五星级餐厅开启外卖业务”等,向学生讲授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旅游管理者的选择和旅游者行为的选择的相互影响,并与学生讨论课程包含的价值思辨因素,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和政府行为对于旅游发展的贡献。
线下,主要是指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地讲授、讨论相关问题。线下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采取结合旅游伦理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讲授课程,以“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所涉及的文化滋养大学生的心灵,培养人文素养、个人品德,使其在此过程中树立并坚定个人的理想信念。线上和线下相互补充的教学方法拓展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内容并理解“四个自信”和“中国精神”。
4.明确要求与动态考评模式
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处于成长期, 关注青年思想状况,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规划正确的人生方向显得尤为重要[4]。“明确要求”是指在“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开始之初,向学生明确地表达教学任务和目的——引导学生学习“旅游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知识,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政治观、价值观。大学生处于心理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表明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明确“学习‘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知识,形成旅游价值思辨思维,促进社会繁荣”的目的和任务,从而增加其获得知识的速度。
动态考评,其应用包括三个阶段,即在课程开始前、课程进行中、课程结课后,分别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特点进行动态微调整。这个模式在教学过程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得以增强,表现出了明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体现在对于学习知识的讨论、思考,以及考试结果上,鼓励学生主动地寻找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式方法。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任务和责任。“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教学中,学科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教师个人的行为习惯、教学水平、学生的态度与能力是影响课程思政融合的四个主要因素,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采用了旅游伦理因素融入教学、多感官参与、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明确要求动态考评的制度,促进“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思政的融合教学,初见成效,但仍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研究。
第一,“旅游消费者行为”思政课程融合的教学效果如何衡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考试,但仅凭考试来评价达成度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考试强调的是对陈述性知识的评价, 测评的结果表达的是怎么想而不是怎么做[5]。“怎么做”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行为,因而,如何制定衡量“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方式、指标,值得探索讨论。
第二,在“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思政融合教学过程中进行案例引入教学、集体讨论法,可以形成集体观念以及认同感,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认知水平不足、社会阅历缺乏,在分析旅游案例时,存在讨论不出重点、部分同学不愿意发言表达看法、集体趋同等现象。对于“旅游消费者行为”这类课程的教学,其选取的教学方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以及如何平衡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