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蕾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常德 415000)
“小班化”和“包班制”教学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其中教师能否从事多学科教学是其实施的关键因素。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学龄儿童锐减,入学人数聚降,班级规模也不断缩小,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既肩负起了农村基础教育的重任,同时又有别于城镇小学,普遍采用“小班化”“复式班”的教学形式,需要大量能胜任小学两门及以上课程教学任务的全科教师。据本课题组的调查,湘西北某市农村小学60%的教师需要承担两门课程的教学,25%的教师需要承担三门课程的教学,10%的教师则承担四门以上课程。不少农村教师难以胜任小学多科教学的现实需求,更没有掌握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最重要的特质——多学科融合能力。近年来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提出要求,如:2012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就要求“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等特殊招生方式,扩大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规模”;2016年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结合乡村教育实际,定向培养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门提出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进一步强调要为乡村学校培养补充全科教师。这些“意见”及“计划”都对各地政府落实相关政策以及健全培养制度提出了要求,促使更多的地方院校参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职前培养。
1.了解儿童,认同教师职业
教师能全方位了解儿童,了解儿童生命发展规律和特性,了解儿童学习特点,能理解和分析儿童的言语和行为表达;能关注儿童的身体成长、经历感受和内在需要;认识小学教师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价值和意义,从内心认可接受小学教师职业,热爱自己的专业和以后从事的工作。这样的小学教师才能真正认识儿童,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为儿童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能融汇贯通各学科知识
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到关于人自身的知识都有广泛的涉及,同时能打破知识体系内部学科间的壁垒,使自己的知识成为“金字塔”结构,既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即具备将儿童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双向整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1]在面对思想活跃、信息来源广泛、知识丰富的小学生时能应对自如,能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各学科知识,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拥护,带给学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3.能胜任小学两门及以上学科和综合课程的教学
教师要能胜任两门及以上学科或综合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熟练掌握小学阶段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知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具有学科融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坚持儿童本位的专业意识,科学地评价儿童,具备终身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成为“百事通”型的教师。
4.能围绕儿童的需要,开发、整合、实施课程资源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教师要树立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善于开发、整合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把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实际、知识基础和思想状况)、教师(包括教师的个人特点、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教学环境(包括教学设施设备和文化氛围)、教学手段(包括信息技术、网络、电脑等)等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使课程教学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
5.能根据儿童差异,因材施教
“全科教师的职责是凭借‘全科背景’来捕捉孩子的潜能。”[2]教师要能积极了解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方式以及认知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提供不同内容的教学和指导,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内在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发展。
6.能胜任各项综合性工作
全科教师要能适应多种角色的转换,不仅能担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能在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心理健康、校本开发、教育研究、校际联系等方面承担相应工作。在工作中不仅要积极主动,有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工作能力,如适应当地教育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活动指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
1.培养目标的局限性
一些师范院校把小学乡村全科教师的培养作为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现实即时性需求的无奈应对,缺乏从教育改革的视角,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小学乡村教师走向卓越的发展路径,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目标上往往强调教师是否具备进行多学科教学的行为能力,关注师范生学习过多少门学科知识或教学法、掌握多少音体美学科技能。也就是只关注教师对现实教学问题的解决,对于师范生是否具有儿童本位的专业知识、是否具有多门学科融合的教学理念和能力、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能力关注不够。调查显示,48.2%的师范生对该校小学教育专业是否有多学科融合能力培养的目标表示不清楚,31.5%的学生认为没有培养目标,只有20.3%的学生认为有此目标。
2.课程设置的“拼盘”化
儿童整体性认知世界的特点也要求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多学科融合能力,然而我国高师院校一直囿于分科教学的传统,课程往往未加整合就汇集在人才培养中,各个模块之间的课程、模块内部的课程交叉重复、门类繁多,造成教师超长的授课时量和学生较少的自主学习机会。而且,往往过于重视学科知识的纵深探索,忽视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教学法课程倾向于罗列多门学科,忽视各科教学法之间的共性和关联性,课程内容繁杂、结构松散、相互割裂,最终导致师范生知识的琐碎、拼接、肤浅,未来进入职场也难以有效指导小学生学习。
3.教育实施的机械化
不少师范院校教学方法改革滞后,教学方式陈旧死板,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多学科融合能力培养的阻碍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目的,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和实践任务的完成,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运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教材进行加工,或组织丰富多样、富有特色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去观察、尝试、感受、体悟、发现、总结和创造,以加深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最终造成教师教学低效、学生学习缺乏自信、课堂丧失活力。调查显示,41.3%的师范生认为教师教学方式比较灵活生动,但是27.2%的师范生认为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呆板、缺乏活力,另外31.5%的学生不确定,后两者加起来达到了58.7%。
4.教育实践的低效性
教育见习、实习作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多学科融合能力培养的直接方式,在现实中并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教育见习或实习中有些小学任课教师或指导能力不足,或缺乏敬业精神,没有很好地履行指导职责,只是把师范生当成教学助理,督促他们完成教学、批改作业和试卷、教育学生等工作,忽视班级管理和教育实习研究,很少就师范生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过程性关注、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些都会使师范生难以增强多学科融合的能力和丰富有效的实践经验。
5.拓展活动的形式化
专题调研活动、社团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志愿者活动、各类文体活动、竞赛活动等教育拓展活动能开阔学生视野,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促进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但由于有些师范院校管理不力、教师指导不到位、条件资源限制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使活动因缺乏有效的布置、组织、检查、考核而流于形式,学生多学科融合能力得不到提高,无法使其真正、全面成长。
1.知识、能力、情感: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
只有明晰培养目标,才能保障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偏离方向。师范院校要精准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究其本质就是培养多学科融合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的小学教师。具体来说,通过全科培养,使师范生不仅具备本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还具备多学科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具有批判性思维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还具有多学科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视野开阔、机智灵活,还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新形势下具有卓越小学教师品质的未来之星。
2.整合、实践、选择:构建适宜的课程体系
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多学科融合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的关键在于实现课程的合理布局,优化课程结构。首先,加强课程的整合性。在课程设置上要关注学科间的联系性、整合性、统一性,淡化学科界限,培养具有整体思维、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的全科教师。在通识教育课程上,尝试突破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各领域知识的相互独立、相互隔绝的状况,打破学科坚壁,进行“跨界”融合,使学生具备广博的通识知识与广阔的视野。在专业课程上,要加强横向联系,培养教师的设计、表达、实施、信息处理能力,使学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如开设综合化程度高的自然科学概论,融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常识性知识。在教师教育课程上,以儿童发展为目标,掌握教育教学的基础知识及技能,以小学教育情境问题解决为重点,学会依据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如开设家庭教育学这类课程,融合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其次,加强课程的实践性。理论和实践结合,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锻炼结合起来是多学科融合能力培养的关键。在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中加入情境性问题,分析具体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积极拓展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组织师范生深入小学,进行听课、评课、上课等教学活动,组织小学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将教学、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多学科融合能力。最后,加强课程的选择性。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学生,促进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内在价值。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必须增加课程选择性,扩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提高选修课程的要求,增加选修课程的学分,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比如增加儿童文学、儿童剪纸与手工、儿童音乐及舞蹈创编、儿童绘画及板报设计、儿童阅读与写作等课程的选修,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未来教学实践中应掌握的多方面能力要求与当前培养的多样化课程进行对接。
3.探究、案例、网络: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素养提升的关键,是师范生多学科融合能力提高的必要途径。首先,倡导探究式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如留守儿童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这类课程可进行专题研究,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广泛搜集资料,进行研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强理解的深度。其次,进行有效的案例教学。教师要进行精心策划和指导,运用典型案例,结合特定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进行缜密的问题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能力,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如借助“学习通”等学习平台进行辅助课堂教学,通过“中国大学 MOOC”“爱课程”等慕课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教学的时空结构延伸至课外。
4.体验、提升、养成:强化教育实践环节
加强对全科师范生多学科融合能力的培养,还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帮助学生自主完成某种行为和心理趋向的实践教学活动[3]。首先,在时间上教育实践应当贯穿小学全科型教师学习的全过程。从观摩到见习、实习再到顶岗实习,使小学全科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揣摩、反思、体悟,获得对教学实践的感知,获取承担全科教学的实践能力。其次,在内容上应丰富多样,不仅包括课堂教育教学的实践,还包括班级管理、家长交流、课外活动等,使师范生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最后,在指导上让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共同承担。实习生有高校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双重指导,教师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共同为师范生的发展服务。
5.展示、服务、调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可以使师范生明确自我定位、激发个人潜能,促进团队意识的形成,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掌握多种思维方式,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首先,鼓励师范生参加各项师范技能竞赛,进行多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呈现有创意有内涵的课堂教学场景,提高师范生多学科融合的教学能力。其次,通过文学、艺术、音乐、美术、体育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师范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借助多学科的不同视角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展示自我才能,全面提升师范生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最后,通过送教下乡、志愿者活动、公益服务、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学术研究等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知行结合、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将各学科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提高师范生知识应用能力。
6.互动、研究、共享: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多学科融合能力的培养需要强大的平台支撑。通过平台提供资源、人脉、条件和环境,为师范生铺设全方位的交流渠道,开展全面对话,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时代发展需要的小学教育人才。首先,搭建多学科融合的教学互动平台。如通过教学比武、公开课观摩、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学成果研讨会等形式,相互切磋、贡献智慧、共享经验,实现多学科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大融合。其次,创建多学科融合的教育研究平台。开展多学科融合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课题研究,摸索和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教育思想,和兄弟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并结合本校特色,不断创新发展。最后,建设教师交流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延伸教育教学工作的范围。鼓励优秀教师将多年教育成果上传至互联网,实现线上传播;鼓励青年教师利用互联网手段挑战自我,实现转型;引导师范生学会观摩、学会学习、快速成长。
总之,师范院校要改变观念,创新育人机制,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多学科融合能力培养成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持续的小学师资培养内容,提高育人质量,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小学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