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永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贵阳 550025)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的权利也得到相应的保护,幼儿园内偶尔出现虐童事件(如体罚幼儿等),这些身体虐待具有显现性,也得到相应的法律部门对其加以管制。心理虐待是儿童虐待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隐蔽性,对儿童的伤害更普遍,更有害,也很难引起家长、教师及社会的关注。所以,儿童遭受的心理虐待常常被大众忽视。研究表明,长期的心理虐待对幼儿的伤害比身体伤害更严重,其后果也难以控制。
何为心理虐待?虐待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62年的《受虐儿童综合症》一书,心理虐待是虐待的一种形式,早期称为“心理创伤”。美国儿童心理虐待专业协会(APSAC,1995)将心理虐待定义为:“心理虐待是看护员的一种反复的行为模式,该模式向儿童传递了负性信息,即他们没有价值、有缺点、不可爱、多于、有危险或者只在满足他人需要时才有价值”[1]。
本研究观察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幼儿在幼儿园内的心理虐待情况,幼儿在幼儿园内的心理虐待主要来源为教师与管理者。资料来源为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四本科生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15所幼儿园(其中公立幼儿园7所、私立幼儿园8所,分布在贵阳市花溪区、小河区、毕节市、大方县、荔波县、铜仁、六盘水等地区)观察记录的结果。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内心理虐待的形式主要体现在:①语言伤害。语言伤害是指教师对幼儿的语言使用不当,以至于对幼儿心灵带来的无形伤害,如伤其自尊,辱其人格等现象。俗话说:“不会烧火封灶心,不会说话伤人心”“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语言伤害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幼儿的认知不全面、人格不完善,语言伤害对幼儿的影响可能会更大。研究观察中发现幼儿教师的语言伤害是一种常见的、对幼儿心理发展有害的教育行为。语言伤害属于心理虐待方式之一,发生频率较高,较为普遍。如幼儿学得很慢,老师会说“你蠢得像头驴”、“学了这么久,你都还不会,你这个榆木脑袋”;“看到你,我就觉得恶心”;孩子无意做错了事情,老师会说“你没长眼睛吗”“怎么了?不说了,哑巴了”“我看你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等。总之,幼儿教师对儿童的行为不满意时,就会选择语言伤害儿童的自尊和人格。②过度施压。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是幼儿期的心理特点。可是有些幼儿老师意识不到,又缺乏耐心,经常用成人的口吻对孩子说:“你不听也得听”“你必须睡午觉”“你必须听老师的话”等,甚至以老师的威严对幼儿过度施压,忽视儿童是独立的个体。过度施压只会导致儿童盲目服从,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种心理虐待方式会抑制儿童心智的发展。③威胁恐吓。研究组在幼儿园观察到,部分老师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威胁恐吓,如“再不听话就掐死你”“你们谁不乖,就拉去喂狼”“你再不听话,就别参加下午的生日聚会”等。长期对幼儿威胁恐吓,容易导致幼儿出现各种神经性紧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④冷嘲热讽、疏远冷落。如有一位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用真实鸡蛋作为教具,一个小朋友将鸡蛋放在桌上,鸡蛋滚在地上,老师就说“看看你,就这么没出息,你看你做的“好事”,我看你就应该“滚蛋”了,一会儿再给你点颜色看看”。也有老师直接对调皮的幼儿不管不问,对其疏远冷落,甚至连幼儿的鞋子反着穿都不关心。不管是热嘲冷讽,还是疏远冷落都容易造成儿童性格上的缺陷。⑤过度否定。幼儿一直表现得不错,偶尔不听话或做错事,老师会说“你一点都不听话”“你又”,就像记录片《幼儿园》中有个调皮的小女孩,老师经常说“马玉兰,你又干坏事啦”、“马玉兰,你又打人了”[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肯定儿童、鼓励儿童、积极关注儿童能激发儿童更大的潜力与创造力,但如果常常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片面放大孩子的错误行为也容易导致儿童错误认知的产生,促使儿童更多地去关注事件消极方面,影响积极思维的正常发展,容易导致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中教师的学历参差不齐,有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其多数集中在大中专学历,本科次之,研究生学历最少。一些幼儿园存在部分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特别是稍微边远的农村,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因此造成教师综合素养不高,如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技能不强和教育方法不科学等,这些原因会让幼儿教师对幼教工作产生困难,则可能会表现在对幼儿的态度上。
1.专业知识缺乏
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迅速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教师的知识丰富与否,会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一般而言,幼儿教师知识经验丰富,懂得较多关于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及教育方法,容易有足够的耐心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较少对幼儿实施心理虐待行为。
2.专业技能不强
教师职业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富勒,Fuller)。第一个阶段往往是新老师进入教学的最初阶段,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是否能管理好班级,能够顺利进行教学,对教材熟悉及是否得到领导的好评价等。因此,容易处于焦虑担忧和紧张状态,有些教师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第二个阶段教师在生存的基础上,则开始关注与实际教学情境相关的事情,思考怎样上好一堂课等问题;第三个阶段教师关注的是根据学生的差异而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3]。所以教师应尽力提升专业技能,达到职业发展的较高阶段。
3.教育方法不科学
幼儿教师的教育方法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否则产生会事倍功半不良影响。部分教师教育方法不科学,很难根据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因此容易产生挫败感,这种负面的情绪极易影响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幼儿打碎鸡蛋的案例,职业素养高的老师不应该用“滚蛋”“给点颜色看看”等话语对幼儿进行讽刺,而是应该借此机会组织讨论或引导幼儿“如何才能将鸡蛋平稳地放在桌面上?”。课题小组实习老师组织了同样的教学活动,仍然有幼儿放鸡蛋时打碎了鸡蛋,课题组要求不能对幼儿进行讽刺伤害,而是积极引导。具体引导过程如下:老师蹲下身来,问“鸡蛋是你打碎的吗”“嗯,是的,我放在桌上它就滚了下来,然后就......”“你想一下为什么鸡蛋会打碎呢?”老师又拿来一个鸡蛋,给幼儿演示放鸡蛋的过程,然后引导幼儿正确放鸡蛋的方法。幼儿模仿老师,用一只手轻轻把鸡蛋放桌上,另一只手挡住桌边。幼儿成功地把鸡蛋放在桌面上,很兴奋地说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说:“看,我能鸡蛋放桌上啦”。此时老师引导他思考并分享“为什么第一次打碎了,第二次没有打碎?”,最后引导“打碎在地上的鸡蛋怎么处理呢”。小朋友们找来打扫工具,自己把地上的碎鸡蛋处理干净,并把打扫工具归位。此次教学活动中的这位幼儿不但没有受到伤害,还能借此机会学到了正确放鸡蛋、对比失败与成功、学会分享和交流和处理错误的结果,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所以,同样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职业素养不同,幼儿受到的教育效果也有所差异。
1.教师个体的心理健康欠缺
教师心理健康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系,心理健康的老师更容易去理解、包容幼儿的一些过错,有耐心、有能力给予他们健康成长的机会。教师个人情绪管理能力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情绪管理能力强的老师不易被孩子激怒,不易将不良情绪发泄在幼儿身上。观察发现,凡是性格孤僻、人际关系紧张的老师容易会对孩子实施心理虐待行为。
2.幼儿教师意识不到位,存在认知偏差
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中存在一部分教师因意识不到位,对幼儿进行心理虐待的现象,这些老师通常认为幼儿不能打,不能骂,对其凶一点也是为幼儿好,甚至一些诸如“孩子这么小就应该好好管管”的认知偏差,忽视幼儿自尊和人格独立性。
3.外在环境因素
外在环境因素也是幼儿教师实施心理虐待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的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大、待遇稍低、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因素会造成幼儿教师心理不平衡。此外,幼儿园教师派别之间的相互庇护,家长和社会等因素给幼儿教师提供了对幼儿进行心理虐待的外部条件。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保护幼儿健康成长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鉴于贵州民族地区园内幼儿存在心理虐待现象,因此应尽力想办法减少幼儿心理虐待的发生率,保护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教师职业心理素质是指教师职业所要求的、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出来的、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3],包括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师人格特点。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或进修等途径来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策略运用的能力),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富有事业心、责任感,情绪自控能力强的人格特点,树立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学习先进优秀的教学方法,体验工作成就感,减少儿童心理虐待行为。
要培养一个健康的幼儿与教师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应采取多种方式维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恢复平和心态。园方应适当考虑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合理安排上班与休息的时间,适当组织参观学习或出行旅游缓解压力,幼儿园领导要多与老师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当前的困惑并提供相应的帮助。教师自己也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学会自我充电,改善人际关系,丰富业余生活,消除对幼儿的错误认知。
不管是公办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都应该有合理的管理制度,该制度不仅要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也要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幼儿教育好比万丈高楼的基石,责任重大,需要真正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同志奉献牺牲,国家教育部门也得提供合理稳定的待遇保障。目前,贵州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给予关注,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水平。幼儿园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尽力给予教师补助,让幼儿教师把幼教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安心工作。这样,会减少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受心理虐待的发生率。另外还应加强社会群体监督作用,保障幼儿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园内存在心理虐待现象,表现在语言伤害、过度施压、威胁恐吓、冷嘲热讽、疏远冷落、过度否定等方面。学前儿童认知能力欠缺,身体弱小,表达能力等有限,若幼儿教师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教育方法和职业素养,容易对幼儿进行心理虐待,伤害幼儿幼小的心灵。为培养新时代合格的接班人,园方应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教师科学的儿童观,加强园内的管理制度,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