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理念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契合点探讨

2021-12-29 15:56
科学咨询 2021年24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核心

张 怡 孟 晴 刘 波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7)

新世纪以来,教育愈发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坚持立德树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立德树人”为导向,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将学生全面、充分、可持续发展置于改革的核心位置[1]。为了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回答 “立什么德、育什么人”的根本问题[2],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3],被认为是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4]。随着教育部对中小学研学旅行重视程度的提高,研学旅行的课程化嵌入也在不断完善,其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日渐强化,并逐步成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条新途径。研学旅行凭借体验式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的有机统一[5],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很好地契合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题要义。深入探讨研学旅行与学生核心素养契合点,对于更好地推进研学旅行的开展、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核心素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目前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总体还是较为笼统,就研学旅行究竟如何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新途径作用还不够具体。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在旅行中研究,在行动中探索,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的教育形式,从研学旅行的理念出发来挖掘其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间的相互关联,可以为解读核心素养要义,凸显研学旅行优势提供新视角。基于此,本文以研学旅行的三大理念为依据,探讨研学旅行理念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立足点与总体框架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明确解读研学旅行与核心素养契点,为制定更加符合中学生发展规律与需求的研学旅行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研学旅行相互合作建构学习共同体的理念丰富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的内涵有三点。首先,核心素养有别于过去所强调的知识、技能,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功能的概念,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要求的综合表现与超越。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高级性,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可见“核心素养”对学生提出了更加全面、更高层次的需求,“核心素养”也需要从多方面系统综合地进行培育。其次,核心素养具有共同性,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它既是少而精的,同时也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如果说素养是基本生活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再者,核心素养可教可学,具有发展性。核心素养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有意识的人为教育进行规划、设计与培养,并引导学生进行长期的学习积累获得,这是一个持续的、终身的学习过程,最初在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完善。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或技能叠加,也不是面面俱到的素养“大杂烩”,而应是反映“个体需求”,更要反映“社会需要”的“关键素养”的有机整合。这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还需要后天良好教育环境的加持。

针对传统教育中单纯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研学旅行通过相互合作建构学习共同体丰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为青少年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学习经验与成长经历。首先,研学旅行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研学旅行打破死板陈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性地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独特的、自由活泼、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舒展个性、表达自我,积极开放性地思考问题,在群体的活动中判断选择、探究思考、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表达态度。无论是在生生学习共同体还是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学生通过自由合作的关系,自行组织沟通,加深人际交往,体验团队协作的魅力以及相互交流、帮助、学习、合作的全过程,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在这样学习氛围下,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均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它的开展以及教师在研学旅行学习共同体中的角色定位,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以及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价值。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工作是引导和确保学生在进行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学习以及社会学习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需要自主形成认知经验并且建构知识与经验间的联系、意义和价值。除此之外,该种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的发展,尤其注重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共同素养”的培养。与此同时,每一位学生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份子,还需要增强集体意识、安全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更加客观辩证地思考个体与团队间的关系,遵守集体活动的规则,保持待人接物的良好品德与习惯,锻炼财务管理及时间安排能力、生存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等等。以上都是学生在一定的教育经历后必须拥有的、同时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所提及的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可见,研学旅行活动相互合作建构学习共同体的理念,丰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学旅行体验性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契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即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立足于两个基本要点,一是情境学习;二是实践探索。所谓“情境学习”,即“通过学徒制与导师制,基于真实的、现实世界的任务而学习。”借助情境学习,一方面将书本知识与现实情境有机相连;另一方面将学生与特定领域的专家 (如科学家、工程师等)结成共同体,以便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从事真实的学习,进而获取知识,发展素养,而一切实践探索均又根植于情境之中。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侧重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并且更多地依靠于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感悟,这是个体认知与元认知构建的过程,是在外界引导下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的过程。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在个体与情境的有效互动中生成的,情境体验是学生认知的关键,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依赖于情境。倘若脱离了真实情境,学生可能只有知识技能的熟练。

基于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学习生活和感知经验,根植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这些情境不仅限于学校,还包括家庭、职场、以及社区和公共领域等。研学旅行作为一种体验性的研究性学习,其中“体验性”表现在它依托旅行的形式,将学生剥离封闭的校园课堂,置于实际情境,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而“研究性”则表现在研学旅行活动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实践机会,该两大特性完美契合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在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身处真实情境,在教师或者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摸索,独立自主地完成问题生成、假设提出、操作实践、思维转化、问题解决、反思归纳的全过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强化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在问题解决的同时不断提升了实践创新能力。并且在整个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既有足够的自由去形成认知,又有专业的指导保证认知,这对学生充分发挥个体潜能,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学校课程与丰富多彩生活世界相联系的研学内容贴合健康生活和人文底蕴的素养需求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 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研学旅行以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带领学生走出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走进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灵活地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得大自然和社会都成为课堂;使得学校与自然、社会环境血脉相通,进而实现课堂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这种将学校课程与丰富多彩生活世界相联系的研学内容,为培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所要求的“人文底蕴”以及“健康生活”素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育应当是基于生活并且为人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的,学生也理应通过生活来获得教育。而当今的教育却普遍存在“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受限于课本,学习环境也受限于校园。研学旅行作为连接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一座重要桥梁,学生可以借助这座桥梁,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社会和大自然等课堂中学习。学生通过领略祖国大好河山风貌而增添审美情趣、培育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人文知识、体悟人文思想、增强文化自信;通过领悟红色教育资源激发人文情怀、增强价值自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参观综合实验基地增强制度自信和改革开放信心……。学生借助与自然社会的亲密接触和互动,在增长见识的同时,还能陶冶情操、提高对社会与文化的包容能力、丰厚自身的人文底蕴。

同样,“游”“学”一体化的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在锻炼学生体魄,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能使学生近距离地关注到生存环境问题,意识到全球变暖、环境污染、土地增减变化等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融会贯通地思考理解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积极探寻人与外界和谐发展的平衡点。与此同时,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对于缓和自身的情绪化生活,健全人格以及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和健康生活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研学之旅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