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波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贵阳 551400)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要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职业教育理论深入融合,深化思政课创新发展,着力培养大国工匠和时代新人。要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之“正”,“守”立德树人之“正”;“创”与时俱进之“新”,“创”课堂改革之“新”,“创”人才培养之“新”。扎实推进以教材为统领、以网络为平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精神、创新精神,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保障。
2020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中强调:“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教育思想和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等,都集中体现在课程教材之中”[3]。教师要用好思政课教材,厘清教材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科学进行教学设计,将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融合学生特点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1.教材理论逻辑性
教材作为思政课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根本遵循和指导纲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要读懂教材知识体系内涵,领会教材语言深远寓意,与时俱进运用教材指导思想,打造高质量思政课堂“金课”,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理论逻辑中,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融入理论教学过程中,不断将红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疫精神等融入对理论的解释过程中,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思维体系,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切实厘清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从理论、历史、现实方面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要自觉将人生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教学设计科学性
教学设计是将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的重要形式。要扎实提高教学设计的规范性、逻辑性、针对性,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达到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调查结果显示,‘多角度创新教学设计’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主要方式,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素质,扎实开展集体备课,讲好中国故事,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清楚,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进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教师要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厘清理论逻辑关系,通过对比、举例、陈述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讲深讲透,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运用多种形式实施教学,将视频、音频、动画等资源融入教学过程,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将翻转课堂、对分课堂融合运用,线上线下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适时采用小组讨论、分组演练、个性展示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增加课堂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觉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要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将专业知识、技术发展、人生规划等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将专业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从思想上、观念上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发挥思政课堂的引导作用,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3.教学过程实效性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5]思政课教师要设计好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注重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在不断改进中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注重思政课的“高度”“广度”“深度”“温度”,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水平。具体而言,可以采用问题法、讨论法、故事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身边的例子讲解思想政治的内在逻辑,对学生讲深、讲透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生活;通过学生身边的榜样例子,引导学生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此外,通过运用微课、慕课等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回应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困惑,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指导学生规划学业,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使其在努力奋斗中成就精彩人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平台,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更是如鱼得水,因此将思政课教学内容融入网络平台教育是学生发展规律变化的需求。要充分发挥微课、慕课的作用,丰富教学资源,优化组合好文字、声音、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网络学习自主性、多元性、开放性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上好思政课,扎实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
1.网络学习自主性
网络学习的优势在于不限于时间、空间、地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教师可以根据线下课堂的需要,将整理好的课程资源放到网络平台上,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教师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指导学生博览群书,教会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学习、生活和未来,在读书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面对社会现象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网络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收集信息、筛选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是网络学习的重要方式,思政课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纪录片、影视作品、图片等资源,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工匠精神,将技术技能学习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网络学习多元性
网络时代,关于思政课学习的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网络多元化学习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了解祖国大好山河,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教育活动,观察家乡的变化,体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生的变化;参观传统文化旅游胜地,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走访红色教育基地,体会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网络学习掌握的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深刻体会网络学习的多元化,从学习方式的多元、学习内容的多元等方面,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网络学习开放性
思政课学习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系统,融入时事政治,正面回应最新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网络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条件,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需求。在思政课学习中,应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通过国内外发展历史的比较、数据的分析、案例的讲解,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观、历史观、发展观,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更强,更擅长网络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平台可以更为便捷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渠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在思政课教学中,要融入大量的最新数据信息,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要发挥网络平台学习的开放性优势,培养学生开放性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开放性学习能力,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所需信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科学内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为梦想奋斗的时代青年。
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结构进入转型升级期,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而思政课堂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渠道,显得尤为重要。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是提升学生本领担当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重要保障。
1.人才培养新方向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培养技术型、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新方向,要根据生源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复合型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的主攻方向,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运用能力,不断适应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一方面,线上线下思政课的内容设计要根据培养目标的变化而变化,课堂教学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和引导性,将重点放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满足技术型、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另一方面,要做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2.学生成长新方向
2019年4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思政课教师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成长的规划中,融入梦想的奋斗中,自觉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从理论上、学习上、生活上讲清楚学生实现个人梦想的重要性,并且指出正确的实践途径。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与社会担当、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自觉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思政课要与对学生的人生引导、培养目标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个性特点相结合,突出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扎实推进思政课的“守正”与“创新”相结合。一方面,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实践性,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推进价值观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相结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融入专业发展元素,引领学生专业学习,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厚德、求实、进取、创新,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3.学生发展新方向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思政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新时代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和知识接受能力比较强,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比较多。思政课教师要培养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为其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用生活中的例子将问题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敢于直面回应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学会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理论、原理指导实践,自觉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守正创新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前提。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紧密结合起来,探索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思政课育人模式,不断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要从教材运用、教学设计、教学方式、素材选用等方面进行思政课改革创新,发挥网络平台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瞄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方向,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发挥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