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必然要求。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和核心,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是金融的天职。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广大农村不但有丰富的土地、自然生态、产业等资源,更是巨量的潜力市场,是培育强大国内市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金融机构应提高政治站位,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把握好机会,应对好挑战,着力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对接政府“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制定综合金融服务行动方案。着力抓好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两大千亿级业务市场的拓展,打通政策堵点,实行绿色通道。加大乡村振兴领域的信贷、财务、人力资源等政策倾斜,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行动、粮食安全、农村改革、农村消费升级等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银行、保险、担保等多种金融主体+企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多种产业主体+政府+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合作模式,引导和带动更多的资金、人力等资源流向农村基础设施及医疗教育、粮食安全、生态环境治理、农业产业现代化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等领域,加速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致富,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蓄积力量,形成党政、社会、企业、农村、农民多维一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格局。
聚焦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化金融服务体系。重点以智慧政务、智慧村务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建设,对接政府平台,全面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户、村级资源上线、地方专项债发行、涉农及扶贫资金转移支付、县乡“末端”财政资金承接、土地转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投资运营账户等领域的高质量金融服务。着力做好农村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聚焦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资源开发、农村新兴制造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领域,探索龙头企业农业产业链、托管农业服务链条上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集约化一体服务新模式。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信用村、掌银示范村等建设,采取渠道优化、服务点升级、人员巡回服务等方式,与第三方合建“村口金融服务小店”,全面提升偏远农户、老年群体等特殊客户群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普惠性,实现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大覆盖。
主动顺应“数字乡村”建设要求,以数字化转型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质效。从平台场景、产品业务、管理运营、制度流程、人员渠道等多维度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以产业链、消费和政务民生等三大场景为核心,集线上融资、支付结算、电子商务、投资理财等为一体的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场景群,打造金融生态圈和开放银行体系。全面加强内外部数据整合、数据治理和数据保护,增强数据应用能力,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安全性、精准性、高效性和体验感,打通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