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亮
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年,第4 页。为此笔者认为时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由此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也就必须围绕高中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来进行。以下就是笔者以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专题二第三节《伟大的抗日战争》为例来谈一下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以此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如有不妥,烦请斧正。
首先,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做好预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 年版)》关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部分指出:“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年,第14 页。
以此为依据进行本课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1.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日本侵华的原因,提高学生辩证地思考、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理解日本帝国主义所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华民族进行的是正义的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评价,史论结合,利用真实、直观的史料,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珍爱和平,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历史意识。
2. 基于时空厘清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历程;懂得借助各类史料,运用合力论、动机与后果的范畴;感悟中共以民族大义为重的政治智慧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和家国情怀;通过时空定位,知道抗日战争从局部到全面的时空演变。
3.通过史料呈现与分析,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学习分析史料的方法,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解释中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使学生学会结合史实分析问题的方法;运用抗战地图,梳理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贡献,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探讨其意义,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概括和阐释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4.通过学习抗日战争,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14 年抗战,是一个民族在苦难中抗争,最终凤凰涅槃的征程,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敢于奋斗、舍家为国的历程,是一次次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激烈缠绕,历练中华儿女的历程,是历尽百年淬炼厚积薄发,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的开始。体会到抗日英烈敢于牺牲自我、抵御外敌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源泉,同时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抗日战争从局部战争到全面战争,让学生意识抗日战争的艰巨性、复杂性,感悟到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国难当头,中华民族应团结一致维护民族独立与尊严,否则无法取胜的基本道理。
其次,依据学情,做好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的预设。依据学生有关抗日战争的知识储备,并基于历史学科因素、高一学生的心理因素,选择能够凸显抗日战争历史发展脉络、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历史主题组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这五个核心素养能力。由此预设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揭露日军侵略中国各种暴行;知道中国军民的血性抗战,了解敌后战场、正面战场的各自特点与关系,体会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大团结是战胜日本军国主义决定性因素;理解中共在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正确评价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的地位与作用。我们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习边界,探讨抗战时期各阶层变化的原因,深化对抗战历史的理解;从时空的角度绘制抗战形势图,探讨抗日战争与当时国际大背景的联系,构建大历史观。
再次,采用适当教法,动态生成教学目标。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较有效的教法是主题式的,即以抗日战争为大主题,辅之以日军暴行、中国军民血性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东方主战场等小主题,创设情景,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抗战14 年形势图的“时空观念”变化,了解抗战从防御、相持、反攻3 个阶段中日实力对比的变化,获得抗战的残酷性、艰巨性的有效认识。
2.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获得分析史料、运用史料的方法,有效进行史料解释,知道局部战争、全面战争、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内涵。
3.学生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去看待、分析史料,能正确评价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辩证理解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等。
4. 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有效地运用科学、严谨、规范的史料去论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等结论正确性,完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过程,达成鉴训目标。
5.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能充分认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兽行、理解中华民族抗日的血性、理性反思抗日战争经验教训,提升自己的家国情怀。
笔者在进入新课时,首先给学生几个气球,请学生吹气球,让学生注意气球的变化:半满、饱满、极限、爆裂。这也是日本从兴起、发展、强盛到对外扩张、最后破灭的“气球”。然后笔者在黑板上简单列出日本历史上几个具有转折性的时间点:646 年、1868年、1929 年、1931 年、1937 年、1941 年等“历史时空”的事件,让学生理清日本从兴起、发展、强盛,后走向对外扩张、最后覆灭的历程:646 年,经过学习唐朝大化改新,走向封建化;1868 年经明治维新,实施废藩置县,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文化生活上,文明西化,从此摆脱了殖民统治,成为亚洲强国,然后开始对外扩张……
1.日军侵略。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并注意教材中的地图,分析日本发动以下事变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其异同。
材料一 这一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这一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为实现其“大陆政策”、“满蒙政策”所必然采取的行动……日本帝国主义者宣传“这次冲突是奉天北大营中国军队破坏南满铁道所引起的”……(摘自1931 年9 月19 日《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
材料二 (北平)具有很大的战略价值:它是华北主要的铁路枢纽,连接华北与内陆商业城市武汉,并且往周边4 个方向都有铁路线贯通。如果北平落入日本人手中,那么来自爱依然一声号令就可以将军队从朝鲜和伪满洲国派送到内陆的心脏位置……(上海)位于太平洋和长江的汇合处,长江向中国西部内地漫延几千公里,是南中国重要的水道。(摘编自[英]拉纳·米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异同。
【设计意图】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的材料,让其找到其异同点,目的是运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史料论证、史料解释的能力;通过这个三个事件比较,让学生类推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会战等的异同,达到培养学生历史发散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参与历史课堂教学中来。同时学生动手、动脑,避免学生死记硬背。
2.日军暴行。
材料三 1932 年,日军以村民藏匿抗日战士为由,将抚顺平顶山的3000 名村民集体屠杀。……从占领(南京)那一刻起,日军似乎就抛开了所有约束。在接下来整整6 周,一直到1938 年1 月,日军华中方面军的士兵进行了一场以“屠杀、强奸和抢劫”为主题的狂欢。(摘自[英]拉纳·米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问题:分析材料三,列出日本在华犯下了哪些罪行?你认为除了上述罪行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
材料四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1940 年8 月聂荣臻给日军的信)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中的“日本报纸刊登的日军在南京展开杀人比赛报道”图片,试比较材料三、四,从中我们能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可知中国军人对待日本遗孤的情感是以德报怨,体现中国对日作战正义,崇尚仁爱之心。
材料五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指出:“……所以淞沪之战,简直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来的历史上,鲜有前例。”……自1937 年7 月至1945 年8 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 次,重要战斗1117 次,小型战斗28931 次,共歼灭日军约53万人。
材料六 “国民党军队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形成了与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武装开辟的敌后战场相区别的正面战场。正面战场的各次重大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场战争,国民党利用大约400 万军队,协力牵制了大约50 多万的日本士兵,否则他们极可能转移到“二战”的其他战场。……在农村地区,共产党的军队却惯于袭击和骚扰敌军,游击战主要应处于敌之翼侧及后方。这些地区很多掌握在共产党手中,有效地避免了日本人控制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阻断了他们的军队和物资供应,并使日本人没有多少控制权。(摘编自[英]拉纳·米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表现,分析并认识两个战场各自的作用和关系。
教师以多媒体展示资料,辅助学生进行敌后战场、正面战场的历史解释,掌握这两个战场的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利用史料时,要注意和文献史料互相参照,并注意史料记录者的立场和方法,进行审读,达到客观、全面、辩证地评价正面战场的作用和与敌后战场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团结是战胜上日寇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强化对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能力的培养学生。
材料七 中国从1937 年开始,拖住80 万日本侵略军,从而消耗日本的破坏性能量,使之无法把力量投向其他战区。……如果中国也转向轴心国,那么苏联红军就不得不同时在东西南三条战线上孤军作战。……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中国早在1938 年就沦为日本殖民地。那将给日本控制整个亚洲大陆提供了有利条件,加速日本对东南亚地区的扩张。一个屈服的中国,也更有利于日本入侵英属印度。没有“中国的困境”——这个由于中国拒绝停止反抗造成的困境,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将更有可能实现。
太平洋战区是重要战场,我们必须依靠中国来牵制日本不断增加的兵力。……试想,如果让日本侵占了整个中国,那么英国很可能失去印度,丘吉尔还能撑多久?苏联将不得不对德日两面作战,斯大林还能从乌拉尔以东源源不断地调运援兵?至于美国,或许要多牺牲一两百万士兵,才能把日本人打败。……虽然丘吉尔不愿视中国为战后国际秩序中的关键力量,但英国各界却普遍认识到,现在不得不将中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来对待了,英国在1943 年1 月11 日同意并签署了新约。这标志着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的终结,“不平等条约”也第一次被平等条约取代。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土建社会转变为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登上世界舞台,承担起区域性和全球性责任……也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一次全民英勇抗战,让“中国不可能获胜”的预言不攻自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和主权国家的姿态参与到了国际关系之中。(摘编自[英]拉纳·米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材料八 (滇缅会战中)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一部击溃敌军主力,复克仁安羌,救出7000 多名英军(包括英军司令亚历山大)和被俘之英、美随军传教士、记者等五百多人。此役,首创中国军队扬威于异国的纪录。(管辉、苏真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图片档案实录〈1931—1945 中国〉》)
问题:结合材料与所学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围绕“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教师适当补充相关史料辅助学生进行了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活动。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和史料,分析、概括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让学生体会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作用,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运用史料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史论结合,加深学生对抗战胜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训练学生解析材料的能力。
最后,以老舍先生小说《四世同堂》后序中一段话结束本课:“民族,带着鞭痕,悲壮地生存着。国家,带着创伤,骄傲地屹立着。人民,带着鲜血,顽强地站立着。”。
首先,通过九一八事变、全民族抗战、淞沪会战、日军的残暴、我军的仁义、1931 至1941 年的地图和抗日战争的历史功绩、特点等史事来让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的三个方面:一是抗日志士的奋斗为抗日战争胜利创造了前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等国的援助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外在条件等;二是国民政府的抗战,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会战,中共倡导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从而感受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忘我情怀,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能力,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三是抗日战争的影响,以培养学生的史料论证、唯物史观的能力。
其次,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对《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规定,围绕《伟大的抗日战争》总体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扬弃,有意识地将有助于《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的知识、思维、情感等纳入自己的教学目标中,让每一项教学内容都明确而集中地体现和服务于《伟大的抗日战争》,达到“形散而神不散”。把《伟大的抗日战争》分割成“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历史背景”“全民族抗战”“淞沪会战”“日军罪行”“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与特点等几个部分进行精讲,让学生把握好其发展脉络,然后根据学生人数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抗日战争》主体特征及影响。
第三,本课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来设计教学目标,对影响教学环节的各个要素都有较细致的分析,遵循了教学设计思路中的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原则。由于本课内容繁杂,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不易接受,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一些史料进行深化和拓展,总结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论证、史料解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
第四,学生学习效果:上课注意力集中;熟悉教材,快速而准确的提取、概括知识点;积极配合教师授课,踊跃参与师生互动,语言表达简洁、准确、专业;自主总结本节课重要知识点和知识线索的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阅读材料,归总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五,自身教学效果:气球的导入,调动情绪,较好地引导学生进入上课状态;教学与课堂管理兼顾,及时指导、纠正问题、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学环节设计紧凑,时间分配得当,重点突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线索性强,重难点得以突破。
最后,时间分配上有前松后紧的现象;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过多,无形中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由于自己备课时欠缺考虑,没有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导致一些预设不成功。
总之,只有我们不断理解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此为依据进行备课、上课,不断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解决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教育工作者“培养什么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确保我们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