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渊源及其现实意义

2021-12-29 11:09何江玲
林区教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何江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5)

引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并旗帜鲜明地提出在各种意识形态纷繁复杂的今天,巩固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工作刻不容缓,但要把这一政策落到实处,就必须明确它的理论渊源和现实意义,为实践梳理好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

意识形态在理论上严格来讲,是作为由系统化的人类思想诸样式等复杂而开放的关系所构建的社会文化运行机制,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现代共同体即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并且意识形态借助社会的上层建筑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2]。换言之,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是相对于特定的经济利益而言为某一阶级团体利益着想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但是为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服务且与服务于极少数个人利益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相区别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更是能使具有异质性和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践行的上层建筑。具体而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非所谓的“虚假意识”,它是与我国现有的经济基础相对应的、概念的上层结构,即社会上层建筑,是经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扬弃后,深谙具体国情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但仍需注意的是,我们认真学习其他意识形态中关于价值、资本、科学技术等方面必然性规律之时,不能把其奉为圭臬,而是批判性地加以借鉴,尤其是摒弃它片面地带有强烈为资本主义辩护的意识形态色彩且与中国社会主义相背离的东西。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概念的上层建筑,它深具符合中国国情的党性,并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质言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下的中国共产党具有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无产阶级特性,既是党性与人性的统一,也是人性的升华,以小我服务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永远与人民处于同一阵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够在中国安身立命之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高度统一的。”[3]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渊源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哲学底蕴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对19世纪之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清算的同时也进行了重构,并使其在实践中辩证发展。这不仅在人们的思想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实践领域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建的世界观是与机械论相区别的,是具有黑格尔因素的能动性的唯物主义,是具有费尔巴哈因素的社会辩证进化发展的唯物史观,是属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世界的实践唯物主义。概括来讲,马克思把黑格尔颠倒了的哲学体系重新理正过来,进而阐明了世界的本质即物质性等一系列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观点。马克思也同时说明了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影响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提升,使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也得到了优化。这两者虽都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但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契合、不适应、不匹配等冲突。这种既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初步形成必定会导致相关阶级内部关系的紧张,即经济基础的持续积累会与上层政治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不同步甚至对立,使两者之间的矛盾激化。为缓解这两对矛盾,也正是在这两个基本矛盾和其他矛盾的合力驱动下,这些冲突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这一最活跃的因素得到极大解放之时实现了更高级的整合,迅速从最初的原始社会转向现今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并且走向马克思所描述的人间天堂,即没有国家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此外,马克思探索的领域不仅仅局限于社会领域,对自然领域的探索也在同步推进,并且极大地突破了以往学者在自然观上的唯物与历史观上的唯心相对立的局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从辩证法维度出发在自然领域的探究,运用对现存事物革命的批判方法对其进行辩证否定扬弃,发现自然的本质即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是具有自身规律性的,但人们可以在人与自然的交往关系中理解该规律并在使用时对其进行把握和完善。不同于以往哲学在历史观上的唯心,历史唯物主义是在把握现实的、具体的唯物史维度的基础上,深刻、系统地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逐渐挖掘出来。实践唯物主义则从实践层面入手,将分裂已久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弥合。从总体上来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实践唯物主义这一中介相联结,并在革命的、批判的、历史的眼光中去认识、把握和改造包括人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一言以蔽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高度统一、融为一体的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4]而根植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则在其科学且合乎规律总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人民对于未来的美好希望,着眼于主要问题、主要矛盾,切实地开展经济政治活动,以确保我国经济政治社会良好、健康发展。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则上,我们可以学习如何辩证看待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建设和思想工作。与此同时我们也深知价值方向的明晰至关重要,它直接指明政党的服务客体、拥护主体这一核心问题。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方向进行考察,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定位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方向在中国集中表现出的人民性。在中国无论是在任何时期的任何阶段,都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民性这种价值取向奉为宗旨,有效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不与人民群众相背离,人民的态度是衡量工作是否有效合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这一特性直接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相区别。

哲学上宏观范畴角度的思辨分析给予了马克思在现实政治经济社会中研究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而在现实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也使得意识形态的理论来源得到了拓展和深化。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观察和分析世界给出了可把握借鉴且具有规律性的理论准则,与此同时这些理论也是不断跟紧时代步伐进行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基于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经济理论规律的探究,是依靠科学因素推演出的更具有实用性的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以此为客观材料进而剖析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并使其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实质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这两大学说下昭然若揭,也使得这两大阶级对立的根源和近年来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逐渐暴露在人们视野中。这里特别要提到其核心即剩余价值的提出,使资产阶级对人的本质占有的实质暴露在无产阶级的视野之中,让人与人的关系不再处于物与物的掩庇下。马克思在找到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解决路径,以深入剖析、环环相扣、四个异化的表现形式,最终得出通过实践这一具体现实且与异化劳动的产生是“同途”但“殊归”的道路去寻求人类的解放,即无产阶级需要消除以私有财产为根源的私人占有下的这种人的异化。为无产阶级提供了一条可行且具有鲜明辩证色彩的革命道路,并且直接表明了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希冀与实践诉求。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马克思对经济学的批判虽是立足于对当下资本主义经济现象规律的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但其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对当下社会现象的解释,而是更上一层地对未来要达到的无产阶级的合理预见性考量,因而也具有历时性。这一特征具体表现为马克思的哲学批评与资本批评的高度统一,这是它独特性、真实性在历时性中的集中表达。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与任何其他意识形态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对政治宗教唯心主义性质的批判过渡到当前对实践社会的唯物主义性质的批判上来的。反观现今生产全球化、市场全球化、资金全球化的国际政治复杂多变等无一不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批判和资本批判的科学性及真理性。如果摒弃对马克思哲学批判和资本批判的研究基础,那么其他对社会生活的研究就是纸上谈兵。我们应该在清楚地认识到资本仍处于支配地位且是当代社会的基本建制后, 愈发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作为另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渊源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哲学的批判和资本的批判汇集起来加以思想后的最直接成果。

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向

科学社会主义在两个重大发现的迎接中正式到来,即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在这两大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整合自己的生产力,用革命的方法建设自己的社会主义 ,完成击败资产阶级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并使这一任务由原来无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乌托邦语言式的理论空想转变为有科学理论引导、行动纲领明确的科学实践。自此,无产阶级专政在世界社会主义和社会革命的发展中走上了科学的道路,社会主义国家在科学理论下遍地开花,中国也位列其中。中国和马克思主义一经会面就立刻在实践中进行相互适应融合。在克服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错误认识并因地制宜地合理改造之后,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成果是以具体实践条件和实际问题为着力点,在探索解决问题之路的实践进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规律性认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绝对不是封闭的理论。简而言之,从事实层面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源自实践,在不断投身于实践经受过实践的检验后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更好地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从学理层面看这一理论在保留其精髓的同时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更新其理论体系,并且根据我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得以发展。追溯这一理论特色的根源可以得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在马克思那里,任何真理不是单纯用来思辨的,而是必须投身于实践活动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的直接成果,马克思主义是被中国实践所证明的符合中国历史发展逻辑的理论,它指引着中国人民进行建设美好家园的实践活动, 从饥寒交迫到吃饱穿暖再到复兴之梦,它一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做引路人。在这条道路下人民生活的幸福不仅是广大劳动者自己艰苦奋斗来的,更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进程中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由被动灌输转变为自觉学习,在持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之时也没有忘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为共同的理想生活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拥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深厚且博大的理论渊源,这就奠定了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并且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国家政治安全、国家文化安全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外部环境也随之更加复杂多样,随时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倾向等还未完全克服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又受到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严重渗透的威胁,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霸权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而展开的“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战略等各种意识形态危机层出不穷。首先,在信息化大发展与人的思想极大解放的时代,“公民皆可以避开国家为自己代言,这就为国家掌控网络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形成了挑战”[6],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赖以形成的空间在不同文明程度、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激烈碰撞,使得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多变。其次,在21世纪物质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同时,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选取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是客体对主体的影响,更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选择。总而言之,不论是因为科技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还是因为以个体为单位的人所作的自由选择形式和选择对象的更加多样化,这一系列社会现象的背后是多种意识形态的无声渗透,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意识形态也将受到严重威胁。如果我们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进行坚定的维护,那么以不同方式和手段入侵的其他各种意识形态将直接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的基石。观其外在形式是文化入侵,究其内在实质则是意识形态侵蚀,因此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归根结底,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纷繁复杂激烈斗争的今天,必须有一个占主体地位的意识形态指引我们,使我们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并且在这一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自愿参加为实现这一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的实践活动。中国选择了与客观认知规律相一致且具有自身理论发展规律,即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特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因而比其他意识形态更具科学性,在现实的对比中也更易凸显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优势之所在。但同时我们也需注意“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只是思想领域的问题,更关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7]

2.有利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国家政治安全是指在国家内部要有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起主导作用,对外就是要使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处于独立完整状态,在内外两方面防止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侵害。在对内方面来看:首先,中国在其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政治和法律上管理国家事务得到了广泛认可,并通过这种合法合理且顺应民意的途径巩固着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仅切实坚持了党的领导,而且在实践中维护巩固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之日起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发展建设的,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深化完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其优越性和合理性得到了中国优异成绩的事实印证,这使得群众对国家能力充满信心,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充满信任,并因此在意识形态的教育中善于依照实际进行自觉鉴别并选择与自己利益紧密相关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学习,这一自觉行为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一切政策理论的出发点、落脚点都对人民群众强烈反映的问题进行集中处理解决;人民群众也始终遵循党的方针政策,跟党走,在政治、思想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始终与国家思想政治管理、国家战略保持高度一致。这一良性循环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集中表现。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提议、中国方案不断得到实践验证和世界认可,它不仅让中国人在圆个人梦与国家梦的同时走上了中国道路,而且让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大放异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下的行动纲领和实践指令使维护中国的政治安全变得有理可寻、目标明确,使人民在实践生活中能够为维护我国政治安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比政治安全更为潜移默化但拥有无穷动力的中国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和软实力,更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

3.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主流思想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首先对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进行整合维护。只有在主要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和话语权被国家正确把握的情形下,才能借助主要社会意识形态的强大凝聚力和主导力量,并将其融入核心价值观和文化思想,文化安全才能成为国家真实可靠的信念和信心,我们才能依此从容地应对和解决外部文化威胁和西方文化霸权[8]。而以具体实践为依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独特的中国意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地汲取世界优秀文化的精髓。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用中国文化来讲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向世界发声。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升级优化的同时,紧跟时代发展,与世界接轨,批判性吸纳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最后传播不失为时代特征的“民族”话语和深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这种文化思想的集中理论性表达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系。一言以蔽之,通过建立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和指导思想的基本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扎根于中国文化领域且具有制度性和实用性,而国家治理的制度和功能与中国文化直接相关,它是政策是否能够使人民消化理解以确保其顺利开展的关键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在这时就已经接过了历史赛程的接力棒,在全方位维护并释译中国文化自信的道路上用中华文化独有的表达方式对国家文化安全进行保护。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虚拟空间、大数据等对人类生活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意识形态借助这一浪潮以自己本无“实体”化呈现的优势,借助更无“实体”化的信息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渗透,致使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纷争不断。因而中国在此时明确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无论是从其理论层面的科学性亦或是从现实社会的迫切需求角度来说,都是极具科学与战略性的一步,充分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能动的反作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