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萍 李馨宇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红船”之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以及当代中国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红船精神”。习近平同志在2005年6月21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将“红船精神”的内涵表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小小“红船”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党跨世纪的旅程随之开启。“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印证,是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基石与动力源泉,“红船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对于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船精神”所蕴藏的特有的文化品质时刻引领着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是中国革命前进道路上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足功夫,今天青年的底色就是国家未来的成色,弘扬“红船精神”能够让大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切实提高爱国能力。
“红船”起航之时,正是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即使身处在风雨飘摇的“红船”上,中国共产党人仍始终坚信党的“红船”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红船精神”从党诞生之日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爱国主义情怀如同树的根深深根植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并融汇成为一股强大而持久的信念、力量。实践证明,爱国主义精神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爱国主义精神造就的思想是愈久弥新、坚韧不拔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船精神”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拓宽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域。大学生从“红船精神”中认识了爱国主义的色彩是以鲜明的红色旋律为主题的,领会了先辈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增强了其自身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弘扬“红船精神”使大学生能够汲取其中的红色能量,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
爱国并非简单地喊口号,爱国主义并非抽象而是具体的。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勤于进取、努力奋发向上、不断开拓创新,从“红船精神”中汲取正能量,提升爱国本领,以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奋斗。新时代大学生通过学习“红船精神”所涵养的首创、奋斗、奉献精神树立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探索,奋发向上,提高自身的爱国能力。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的重要传承,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质。正是在追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理论、实践创新,才成就了党的辉煌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列宁指出,“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青年总是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首创精神让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进取、勇于创新,为建设国家添砖加瓦。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探索中,用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历经重重考验而不改初心,奋发向上。正是由于每一位共产党人时刻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以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不断奋发前进,中国革命事业才得以成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坚持的信仰体系,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为深层、最为持久、最为根本的价值要求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塑造且引领着人们的崇高信仰。新时代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引导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用“红船精神”激励大学生立鸿鹄之志、做新时代的青春奋斗者、坚持不懈,从“红船精神”中汲取奋斗的红色力量,以更为昂扬的姿态积极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流中。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大德体现,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诚流露。弘扬“红船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做有家国情怀,甘于奉献的新时代青年。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最自然、最朴素、最持久的情感,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和民族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船精神”既包括深刻的爱国主义意蕴,也饱含革命实践精神。“红船精神”通过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砥砺爱国主义品质,为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支撑。
作为一个历史性范畴,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形式,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需要从“红船精神”蕴含的首创、奋斗、奉献精神中吸取精华,从实践中延展其深刻内涵。“红船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继承中不断彰显着爱国主义传统。首创精神来源于“创意造言、皆不相师”的变革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文化来自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奋发进取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来源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等一系列民本思想。“红船精神”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历经百年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创新发展,铭刻着时代的烙印,爱国主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培育对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具体性和现实性,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红船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既丰富了爱国主义的实践载体,同时又使爱国主义教育蕴含实效性。引导大学生善于创新、勇于探索、甘于奉献,在不断创新、奋斗、奉献中积极提升自我价值,实现国家、社会、个人价值准则的高度统一。把“红船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成大学生的实际行动,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应有之义。让“红船精神”引领着新时代大学生大踏步地前进。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时代创新品质。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重要源泉之一。弘扬“红船精神”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累积并创造新的知识,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担历史的光荣使命。爱国奋斗是当下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实干才能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红船精神”所彰显的创新、奋斗精神时刻教育并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品格,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自己的人生乐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政治品质,也是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动力。
“红船”一路前行,披荆斩棘,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船精神”历久弥新,久在人心。“红船精神”蕴含着爱国主义的实践指向,以首创精神为底色,以奋斗精神为引领,以奉献精神为归宿,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因此,高校要更为重视“红船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爱国主义为指导,把“红船精神”融进高校大学生生活实践中,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红船精神”蕴含着包容并蓄的文化魅力。高校应把“红船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将校园文化与“红船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定期举办一系列以弘扬“红船精神”为主题的摄影比赛、文艺书画展等活动,开展关于“红船精神”的征文大赛、诵读比赛、微课比赛、舞台剧表演大赛等,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的志愿者服务中,使大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更切实地感受爱国情怀。大学生既要读万卷书,更需行万里路。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中,是培养大学生服务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可以借助学生社团、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等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进大学生的奉献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实现自己的价值,践行爱国主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在课程体系中设置“红船精神”的专题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通过打造系列“红色课堂”精品项目,增强教师与学生同研。通过对“红船精神”专题教学、研讨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思想有进一步的认识,对“红船精神”产生思想共鸣。除了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课堂这一传统的传播阵地,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快速、互动、资源丰富的优势,将“红船精神”融入线上课程教学中,搭建起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相互融合的平台,充分利用好全媒体育人的功能,把网络空间打造成为“红船精神”宣传的主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