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有
(辽宁利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纪检监察部,辽宁 沈阳 110004)
规范国有企业人员廉洁从业行为,推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对于维护国家和出资人利益、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广大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入关键期,某些国有企业特别是领导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出现了诸多违规行为,甚至腐化堕落,给国家和出资人的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面对以上违规违纪问题,国有企业应如何有效预防腐败案件发生,笔者认为,企业纪委要立足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一体推进“三不”,积极地探索预防腐败工作的有效途径。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国有企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计民生。加强企业廉洁从业风险防范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有企业腐败案件频发,一些国企甚至个别央企主要领导时时把罪恶之手伸向国企,出现违规违纪甚至是违法问题,迫切呼唤廉洁从业风险防范管理发挥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截至2019年国资国企系统共查处1789起违纪违法案件。被处理的对象不仅害了自己,而且给国有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加强企业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建立系统完备的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已成为国有企业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和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现阶段的国有企业组建和整合成为大的集团化公司已是大势所趋。具有一定规模遍及海内外的国际化集团公司将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其管理幅度会必然加大,内延外伸距离必然加长,经营管理、权力运行、财务活动、人事任免、物资采购与调配、网络信息管理等商务活动必然加剧公司风险,那么就必须及时有效地对公司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防范。因此,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
国有企业在国际化经营和战略重组过程中获取了相当多的经验,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也逐步熟识。但是,企业人员的从业行为还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规则的需要,一些商业贿赂行为、违法违规和贪污腐败问题损害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信誉,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发布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反廉洁自律“七项要求”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所以,在企业或企业集团公司建立和开展廉洁从业风险防范管理是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现实举措。
国有企业廉洁从业风险防范管理重点在于及早发现、提前防范;关键环节在于监管中对风险点的识别、评估和科学防控;重要之处在于及早化解和阻止出现错误倾向,避免出现错误结果。
开展国有企业廉洁从业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按照中央关于加强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根据企业实际特点,以促进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权规范运行和正确行使为目标,以监督和制约企业权力为核心,以教育、制度、监督为重要监控手段,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企业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开展国有企业廉洁从业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可分阶段进行,即清理权力、查找风险、风险评估和防控风险四个阶段。清理权力是前提,查找风险是基础,风险评估是手段,防控风险是关键。
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领域和环节,以企业领导班子、企业机关管理部门、生产车间和车间班组等为单位,对企业权力自下而上进行全面清理,并按领导决策权、业务管理权、生产经营权等岗位职权类别编制企业行使权力目录,准确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行使的所有权力。
各企业行业特点不同,廉洁从业风险点也不尽相同,查找风险点要力求准确、有重点。查找风险点,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将本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手中的权力进行地毯式的排查。权力所行之处就是风险点所到之处,根据权力性质、风险口的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环境确定风险点。排查风险点应将企业的设备及物资购销业务人员、重大工程建设相关人员、主要领导干部岗位包括公司决策层作为排查重点。将资金使用,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的事项,以及企业人、财、物管理部门作为重要风险点。按照企业业务和工艺流程确定风险点。也可按企业部门分工和工作职责进行查找。在具体排查工作中,每个风险点都应用文字进行描述,风险点描述必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它决定着风险评估的结果和影响着防控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廉洁从业风险评估是把各风险点所发现或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分析和研究,对从业人员所处的企业位置、工作性质、工作风险后果及危害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和论证,揭示风险发生的主客观原因及条件,写出评估报告,为下一步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比较准确客观的科学依据。
在风险评估中,一般可分为三个等级:即一般风险、严重风险和重大风险。一般风险是指有廉洁从业问题包括道德层面但还达不到给予纪律处分的思想或行为;严重风险是指具备引发违纪问题的可能,需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行为;严重风险是指已达到引发违法犯罪问题或可能引发群体性廉洁从业问题可能的行为。
风险防控是开展廉洁从业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关键。重点在于制定防控风险机制,措施到位,既全面又富有成效。根据查找出的廉洁从业风险点及风险评估报告,切实稳妥地加以执行和落实。在操作中以教育为先导,重点加强制度防控,制约权力,解决动力机制,明确程序,责任到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作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单列一条作出部署。一体推进“三不”,凝结着对腐败发生机理、管党治党规律和当前形势任务的深刻洞察,是适用于全面从严治党各方面的科学思路和有效方法,必须整体把握、贯通理解,并在实践中坚持巩固、完善发展。
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做遵章守纪的模范,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国有企业领导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人。企业和各部门“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实行“一岗双责”,靠前指挥,具体抓实,做到驰而不息抓好正风肃纪反腐,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党的形象的现象作斗争。
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是防止预防腐败的关键。风险点存在于企业领导人员和操作人员岗位的各个关口,企业日常运转的各个环节、各岗位都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让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行使,扎牢不能腐的“笼子”。
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人员参观反腐倡廉教育展览馆,观看警示教育片,让他们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训,时刻保持清醒,警钟长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增强廉洁从业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发挥企业纪委监督作用,这是风险防范管理运行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纪委可以在各单位聘请兼职纪检监察员,增加纪委的“探头”,实现监督无“盲区”全覆盖,监管存在于日常风险防范管理运转中,监控点不断反馈从业人员思想动态和行为倾向,甚至包括有关证据,为领导机构分析决策提供前沿可靠资料,实现监督与管理一体化。
纪委一旦认定风险点确实存在风险或出现问题,就要启动责任追究机制,充分运用“四种形态”,依据党规党纪及时处理,公开曝光,形成不敢腐的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