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久艳,杨元芳
(1.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2.四川工商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社区是人们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治理的底端和基础。加强基层社区治理,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此,要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加强党的领导,提高社区治理效能,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而文化建设是基层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
党的十八大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了报告,全民阅读已上升为国家文化战略。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了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国家先后颁布《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政策制度体现了国家对加强全民阅读的顶层设计,是推动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宣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21 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好2021 年全民阅读工作,对推动书香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凝聚全国人民奋斗“十四五”,以及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2]。全民阅读是我国在推进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有利于建设精神文明家园,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对精神文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 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到4.7 亿,人均电子书年阅读量近15 本;阅读新风尚也带动了产业繁荣发展,中国数字阅读整体市场规模已达288.8 亿元,同比增长13.5%[4]。阅读用户不断增多,体现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
建设书香社区,推进全民阅读,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还有利于建设良好风尚,涵养社会风气,推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新风气,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幸福指数。
郫都区处于“天府之国”四川省成都市平原腹心地带,其下辖9 个街道办事处3 个镇。郫都区幅员面积438 hm2,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明显。郫都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古蜀文明和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建县历史已有2 300 多年,历史文化悠久。在历史记载中,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在距今约2 700 多年的蜀王杜宇、鳖灵,都曾以“郫”作为都邑。公元前314 年,秦朝灭掉巴蜀2 年后,秦在巴蜀实行分封制和郡县制,并以郫邑作为蜀郡的属县,称为郫县,自此称为郫县建置之始。
郫都区保留了大量遗迹、遗址,有望丛祠、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德源商周遗址、扬雄墓和子云亭等;同时保留了大量诗、词、楹联、赋、文及碑记等历史文化遗迹。郫都区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名人,如西汉哲学家、思想家严君平,文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杨雄等。这些都是郫都区进行书香社区建设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
郫都区立足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社会文化教育事业。郫都区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 处,省级文保单位5 处,市级文保单位3 处,县级文保单位27 处[5]。郫都区是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重要区域,汇聚了大量的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目前,郫都区有本科院校10 所、专科院校4 所,大量高校和科技人才聚集是郫都区加强书香社区建设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同时对社区的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郫都区地理位置优越,恰好处于都江堰灌区的核心位置,水文和气候条件优势明显,具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自然禀赋。在区内,有各类特色鲜明的魅力乡村,有10 个国家A 级旅游景区,其中4A 级景区有农科村、西部最美水乡三道堰、青杠树和战旗村;3A 级景区有川菜博物馆、妈妈农庄等,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成效显著。其中,战旗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的典型,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缩影。郫都区以大美乡村形态、全域生态景区为追求,留住绿水青山、记住乡愁作为乡村建设的基石,形成了天蓝地绿、清新明亮、城乡有机融合的新型生态布局。
政策保障是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书香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郫都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书香社区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挖掘红色资源、党员服务、建党百年等主体活动,增强社区党组织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及造福群众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郫都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完善各项政策保障机制,提升郫都区的文化影响力。通过挖掘本地文化优势,将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意相互结合,加快推动“区级、街道、村”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升文化建设硬件设施水平。政府通过实施文化工程,发挥政策资源优势,将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旅游发展相结合,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书香社区建设。
郫都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独特的古蜀都邑、古城遗址,大量的诗、词、赋、碑记等文化遗存,各种博物馆、文化馆、民间民俗体验馆等,为书香社区建设提供了条件。此外,高校多,资源优势突出,文化资源集群优势明显。郫都区在书香社区建设中,可整合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古蜀、古韵为主体的社区文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1)坚持内容为先,突出创新发展。郫都区可依托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文化馆和图书馆等资源,推进书香社区建设,秉持传承保护与创新开发的原则,把古蜀城址、蜀绣、民居建筑及诗文碑记等历史文化元素融入社区文化环境中,推动集整体规划、建筑、街头景观风貌和文化宣传于一体的特色文化社区建设。
2)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台、新媒体等方式,推介、报道书香社区建设的典型,为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还可利用社区文化墙、广告屏、街区的灯箱及小区宣传栏等,进行推广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针对书香社区建设的亮点、特色,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进和谐书香社区建设。
3)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建立校地合作机制。可借助高校的专业、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政府、高校的合作。可结合时代主题、居民关切的现实问题,对接社区居民文化需求,邀请大学教授、政府人员,举办专题讲座、理论宣讲、普法宣传等活动,充分实现文化进社区。此外,组织居民举办读书会、亲子教育分享活动等,增进邻里感情,拉近社区居民关系。
打造社区公共阅读空间,是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基层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可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或村委会,坚持共享、开放、共赢为原则,除必要的会议、办公区域外,其他区域可设为开放空间。该区域可集社区文化宣传、书屋、休憩、聊天和娱乐聚会于一体,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窗口。不仅能实现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还能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免费开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资源,为人们多样化的文化生活提供便捷、功能齐全的活动场所,为社区居民学习提供便利。此外,引入社会力量,打造社区文化创意区,将文化宣传、产品展示、场馆设计、景观及互动体验融为一体,突出郫都区的文化特色。结合郫都区的文化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和微信公众等新传播媒介,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的宣传、展示,打造郫都区的文化品牌。如可将郫县豆瓣、川菜、蜀绣的历史文化发展、制作工艺及互动体验等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元素,打造文化长廊、示范街区、文化展示窗和文化体验区等,增强郫都区的文化魅力。
郫都区建设书香社区,坚持公益普惠性,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开展了“书香郫都·阅动春天”等为主题的系列阅读活动。通过开展群众诵读经典、好书推荐活动等,在实体书店、图书馆、农家书屋等设立阅读打卡点位,开通公共图书馆微信工作号,方便社区居民开展网上阅读,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书香社区建设,促进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氛围和时代风尚。
郫都区突出时代价值引领,紧紧围绕文化特色,传承历史文化,紧贴新时代要求,先后举办了望丛祭祀、民俗活动、建党百年主题活动及夜游郫都等丰富多彩、主题突出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参与性和特色性强,能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有利于形成基层社会良好风气。在书香社区建设中,郫都区结合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以乡村文化为主题的观光、采摘、民俗、研学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建设。
加强书香社区建设,夯实基层社区治理,需转变传统的社区管理观念,用科学的态度和专业的方法,提高治理效能。需转变传统社区单向管理方式,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文化建设和综合治理等多种功能,形成基层党委领导、社区管理、居民参与的多元治理新模式。
优化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培养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紧紧围绕居民需求,充分运用专业知识,提升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和作用。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建设书香社区,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书香社区建设,不仅能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助于居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推动社会形成“好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社会风气。书香社区建设,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幸福指数,巩固乡村振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