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进双融合” 苗族蜡染扎染技艺传承与创新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2-29 07:44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蜡染扎染苗族

雍 佳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引言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指出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1]。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在综合性高职院校中,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相关专业或课程基本都安排在艺术设计类院系中,通常采用的培养模式为将民族工艺纳入现有专业课堂教学内容中,以项目作业的形式完成落实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等育人工作。但基于目前外来文化入侵严重、民族文化自信缺失等社会现状,培养和树立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自信,绝不能仅依靠必修课中的部分实训环节来实现,而是需要对学生进行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 的综合立体式培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传统文化及工艺。因此,在高校内形成一种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人才培养育训模式,是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任务。

苗族是广西第三大少数民族,其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蜡染扎染手工印染技术是苗族服饰的主要元素之一,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 “双高计划” 建设单位,多年来致力于苗族蜡染、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民族手工技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肩负起高等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重任。

一、目前高职蜡染扎染技艺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蜡染扎染技艺传承创新的路径和方法不明确

在高职院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作,首先要明确传承什么,传承给谁,怎么传承,也就是要明确理念和目标并探索出路径和方法。当代很多高职院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工作还仅仅局限在个别校内课程和兴趣小组活动中,没有形成校内外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传承路径不够畅通。

(二)民族文化传承与各专业课程活动相互独立且覆盖面窄,缺乏生命力

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要找到育人载体,只有与专业相结合才能拥有更强的生命力。而在高职院校中,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多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已形成一定的固定体系及模式,如何将民族文化内核有效融入现有的各类专业课程中,是需要积极探索的。目前大部分综合类高职院校的民族文化传承类课程,多为独立存在的选修课;或者是在现有课程中融入民族文化相关内容,作为作业项目完成学习;甚至只是以个别兴趣小组的课外实践为传播途径开展,还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课程链条,人员覆盖面也较窄。

(三)广西苗族蜡染扎染非遗技艺缺乏技艺鉴定标准,难以保证核心技法的统一

民族技艺的传承途径有很多,在广西境内的苗族蜡染扎染工艺多以民间大师手口相传为主,主观性较强,且影响面较小。高校一旦成为传承创新主体后,传承标准的制定便尤为重要,需要开发技艺技能鉴定标准来对文化传承的有效性进行保障。

二、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蜡染扎染技艺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一)明确理念和目标,探索高职文化传承的路径和方法

按照校内全面覆盖、校外内核推广的理念和目标,实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校政企村构建了 “六进双融合” 育训模式(见图1)。校内将民族文化引进课堂、活动、竞赛,形成校内育人体系;校外将民族文化引进校园、社区、乡村,形成校外培训体系。通过非遗技艺与专业教育融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融合,形成可推广复制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二)通过 “三步法”,将非遗技艺与专业教育融合,形成覆盖全校的民族文化校内育人体系

在高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教育,必须与专业相结合才能有生命力。[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提升学生民族文化自信为目标,以校内课程、活动及竞赛为载体,通过 “三步法” 面向全校学生开展教育教学,确保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育人体系可实施、可推广。

第一步,将苗族蜡染、扎染融入学校第一课堂专业课程教学。针对艺术类专业,如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等,以提升民族文明修养和技艺为目标,开发民族文化专业类课程和融入型课程;针对非艺术类专业,以综合素质养成为目标,开发通识类课程,形成第一课堂中苗族蜡染、扎染民族文化传承育人课程体系。

“专业类课程” 是指民族技艺类专项课程,如蜡染手工技艺、扎染手工技艺、品牌与民族服饰设计、民族绣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均为针对性较强的民族文化、民族技艺内容,这种类型的课程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民族文化内涵。

“融入性课程” 是指将蜡染、扎染技艺作为主题元素,融入各专业原有的实践课程中,如童装设计、软装设计、包装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职业素养与劳动教育、艺术考察实训、毕业设计等,学生在学习本专业技能技法的同时,充分运用民族元素完成专业课程项目,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培养具有非遗视野的设计类专业人才。

“通识类课程” 是指面向非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将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的艺术修养、入学教育、专业入门教育、职业素养与劳动教育、毕业设计等通识课程,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并提升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以上三种类型的课程贯穿学生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校期间持续接触民族文化内容,形成有艺术学院特色的全过程育人课程体系。[3]其中充分发挥职业素养与劳动教育课程的实际意义,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文化创意产品的有机融合,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按照课程安排的主题内容设计制作出文化创意产品实物,如蜡染、扎染的香囊、手包、饰品,蜡染装饰画等,课程结束后配合第二课堂的 “跳蚤市场” 在校园内进行创意产品销售,根据销售情况再调整课堂内容。职业素养与劳动教育课程这样的闭合循环使学生更能体会劳动教育的意义及所学专业与市场的关系,提升劳动素养,并对非遗文化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同时也使劳动教育课程打破了千篇一律的以清扫卫生为主的形式。

第二步,依托实训基地及师资力量,持续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相关的第二课堂文化育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悟民族文化内涵,提升民族文化美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如开展蜡染扎染工艺 “校园开放体验日” 活动,包括展厅(含虚拟展厅)参观、文化宣传片学习以及手工艺流程体验等环节,开展 “民族工艺进社区”、“企业开放周”、学生 “跳蚤市场”、“非遗展厅”、“非遗市场” 等活动,形成了鲜活的、有影响力、有时代气息的苗族蜡染扎染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品牌。凝练蜡染、扎染技艺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开设别具特色的、有力量的精品育人讲座和文化自信主题党课,全面提升育人效果。

师生还携带蜡染基地相关作品参加了广西电视台大型青年职场挑战真人秀节目《挑战技能王》 第二季活动,既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影响力,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第三步,借助 “互联网+” 创新创业及工艺美术技能大赛等竞赛平台,提升师生创新能力及文化自信,助推民族文化传播、发展与创新。例如专业教师指导团队学生参加大学生 “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以蜡染、扎染、刺绣等民族技艺传承创新为主题的《信荣服装——牛仔装环保水洗工艺革新领先者》《染染升起》《苗不可言、怦然心侗》《匠心守艺》 项目,获得国赛银奖1 项、区赛铜奖3 项。

“三步法” 的实施既使民族文化传承有了育人载体,也使各专业有效融入了课程思政内容,促进专业发展,达到文化传承与专业建设共长共强。

(三)牵手非遗传承人及工艺大师,制定广西苗族蜡染扎染非遗技艺鉴定标准

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委托,由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织校内外非遗传承人及工艺大师共同研制出广西苗族蜡染扎染非遗技艺鉴定标准,保证育训核心技法的统一。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标准唯一输出单位及指定测试点开展测试工作,精准服务职业培训和就业工作。

(四)联合企业、传承人及工艺大师,培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团队

组建 “校内非遗传承人+专业教师+校外民间大师+学生非遗传播团队” 构成的非遗传承创新团队。

1.校内专业教师团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稳定的核心力量

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传承及宣传保护为宗旨,培养了以广西民间工艺大师、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柳州市第一批享受特殊津贴的文化名家马践教授为带头人,以高级工艺美术师为中坚力量,以专业教师为核心的卓越型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团队。成立优秀人才工作室,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专业教师创作的民族工艺美术作品多次在全国工艺美展大赛中获得金奖、银奖、铜奖等优秀的成绩。

一是加强师资的技艺、技能培训。签约、聘请贵州、云南、广西的相关传承人多次对专业教师进行 “蜡染扎染师资训练营” 培训、宣传讲座活动,不断提升专业教师对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技艺的认识,成为非遗传承有力而坚实的新生力量。

二是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研创中心”,依托该平台,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通过师带徒的模式,提升教师的创作研发和教学能力。

三是以赛促教。每学期要求各专业的2~3门课程融入民族文化及民族技艺,组织作品汇报展并评出精品课、优质课;每学期都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

2.校外民间工艺大师团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有效的支撑力量

聘请贵州、云南及广西融水县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蜡染非遗专家、工艺大师入驻校内 “民族文化传承研创中心”,长期开展课堂教学、讲座、师资训练营、校园开放体验日、产品研发等工作,共同研发产品。

3. 学生非遗传播团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生力量

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伟大的中华民族展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一是依托蜡染、扎染基地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社团学生蜡染、扎染技艺的培训。艺术学院手工艺协会由蜡染、扎染教师团队负责指导,已成为掌握苗族蜡染、扎染技艺,敢于创新,并热衷于传播传统文化的学生队伍。

二是培养了一支苗族蜡染、扎染技艺学生宣传队伍,能完成苗族蜡染、扎染博物馆介绍,以及蜡染、扎染技艺宣传的各项工作。

三是新建了一支学生服装模特队伍,通过专业、系统的指导和训练,能承担传统服饰的各种展示、表演,承接文化推广活动。

通过建设,学生非遗传播团队人数不断扩大,学生技能有提高,志愿活动有品牌,社团成果有突破。青年大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区、学校和企业,成为蜡染、扎染技艺的传承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五)健全创作链,完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建设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出资,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内规模最大的集 “教育教学、技艺研究、产品开发、社会服务、展示交流” 于一体的自治区级民族文化(苗族扎染、蜡染)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完善了“染料种植-染料制作-图案设计-蜡绘或捆扎-染色-脱蜡-晾晒-营销” 的完整创作链。

(六)校内外资源相融合,建立了民族文化传承研创中心

在原有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民族文化(苗族扎染、蜡染)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基础上,建立了 “民族文化传承研创中心” 并将该中心运行模式在乡村及中小学进行推广,建立分基地,开展合作研发项目,拓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加强民族文化熏陶。

1.开展工艺技法创新研究

由大师牵头,带领师生及民间艺人对苗族蜡染、扎染制作工艺的工具、选材、手法、图案、工艺流程内容等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目前已经在蜡染原材料、固色、多色开发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成果,在对传统工艺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发挥了新工艺的力量,推动了传统手工艺品生产的规模化和市场化。

2.开展文创产品开发研究

开展蜡染、扎染工艺文创产品研发,积极参与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艺美术作品展并申请外观专利,作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为研创产品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3.开展教材、讲义、专著的研究及撰写

联合校内外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开发校本教材,专著在全校范围内使用并推广至地区内中小学和兄弟院校。

(七)注重向外推广,搭建 “设计扶贫+研学培训” 双管齐下的校外培训体系

面向校内外开展系列化培训,在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建设可供不同人群选择的培训课程库,形成独特的社会服务体系,如表1所示。

三、结语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苗族蜡染扎染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形成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对内实施、向外拓展的创新理念。在实践探索中不但完成了覆盖全校的民族文化育人体系建设,还将传承工作推广到校外。通过将民族文化带进校园、社区、乡村,甚至带到国际,实现更广阔的推广,将校内与校外育训有机融合,融会贯通,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育人路径的探索中,以民族文化精神内核的传承与培养为重点,发掘出广西苗族蜡染扎染传统民族文化中的育人目标、育人逻辑、育人途径,实施 “三教” 改革,在校内外多领域、全方位融入民族文化核心内容,将非遗技艺与多专业联动,校内与校外师资、基地等资源相融合,形成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教育的闭环模式,有效推进了学生民族自信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传承人。

猜你喜欢
蜡染扎染苗族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蜡染的纹饰探讨
贵州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创新应用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蜡染及扎染图案的风格与印染技法
扎染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马丽蜡染作品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
苗族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