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苏怡
(江苏开放大学,南京 21003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思政工作 “八个相统一”,其中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对高校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宣传工作与隐性教育的结合,要求宣传工作者发掘出宣传工作的重要价值意蕴,通过其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渗透,与思政课教学等显性教育相得益彰,从而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创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营造坚实的主流宣传阵地,开拓丰富的宣传教育渠道。
隐性教育的逻辑起点,即1968 年杰克逊在《课堂中的生活》 一书中首次提出的隐性课程概念。隐性课程指在校学生不仅接受文化知识,而且还获得其他心理成长,将文化隐式地、潜在地和间接地传递给学生。隐性教育是隐性课程更高一层级的概念[1]。在高校思政育人方面,隐性教育的内涵从狭义的 “文化传递” 过程,延伸到 “课堂外” 的多渠道、丰富形式、多元立体的育人体系。
隐性教育的主要特点在于隐藏性、渗透性、开放性。隐藏性,主要是指隐性教育可以以隐蔽的方式融入受教育者所接触的各项事物中;渗透性,是指隐性教育更倾向于通过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方式,让受教育者在无形中,无意识地被濡染、感化[2];开放性,是指隐性教育是超越课堂、跨越时空的,它摆脱了形式的束缚,是机动灵活,充满创造力的。隐性教育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要在更加充满生机的环境中思考如何开展德育工作,积极主动拓宽丰富的渠道实现教育目的。
高校宣传工作具有独特的覆盖力、亲和力和创新性,对于开展隐性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的宣传思政工作,需要运用各类宣传媒介和宣传手段,进行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理论武装、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思政育人模式。融媒体时代,高校线上线下全覆盖,集中展现学校发展成果,持续输出主流思想理念,画出宣传思政“同心圆”;宣传工作通常经过精心策划,更贴近大学生心理特点、气质兴趣、思想观念,更易产生共鸣,得到大学生的拥护和喜爱;宣传形式、内容、渠道也在不断创新。高校致力于构建融媒体矩阵的新型传播格局,思索有趣味、有张力、有温度、有意义的传播内容,以更富有时代特色的视觉元素、视频音频、互动栏目,让隐性思政工作鲜活生动。
把握宣传工作的内涵特点,并将其与隐性思政教育相融合,将为隐性教育增添更多可能。在隐性教育背景下,更进一步探究二者的结合点,是推进高校思政工作高质量开展的“金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这为高校思政工作带来重要启迪,即重视 “挖掘”的方法论,在思政课堂的主渠道外,探索扩充新的育人途径和模式。宣传工作能以其多变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为思政工作提供更多诠释。在宣传工作中,要积极开拓创新育人渠道,就要把握好文化育人和网络育人[4],加强理论武装、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平台管理,通过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弘扬优秀文化等多种方式开展隐性教育。
宣传工作是高校全体师生凝聚共识的 “连心桥”,是高校传播先进理论和先进文化的 “软环境”。通过宣传工作开展隐性教育,旨在以宣传工作天然的亲和力、广阔的覆盖面和生动的创造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洗礼。传统的思政工作,由于其说教、灌输属性,让学生很难发自内心接受教育,而将隐性思政课堂无痕迹地融入校园环境、校园新媒体、文化活动等,则更能利用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感中塑造人生观、价值观。
在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宣传部门致力于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把稳校园舆论主导权,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5]。让高校媒体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平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让先进理论和先进文化深入人心。举好旗帜、凝聚共识,为学生指引方向,让学生养成理想信念,塑造健全人格,学会明辨是非。只有在宣传方向上定好主基调,在宣传内容上唱响主旋律,才能为隐性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思想基础、营造舆论氛围、坚守育人阵地。
优秀的宣传工作能成为隐性教育的天然平台、环境和渠道,然而现阶段高校在宣传工作中开展隐性教育这条道路,仍然荆棘遍布。只有分析现实困难,才能逐一攻破、对症下药。
一些高校在传达执行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各项政策宣传、活动组织等要求的时候,没有加以进一步阐释和解读,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校实际精心策划,一些 “高大上” 的教育内容有时候便成为 “阳春白雪” 而曲高和寡。宣传部门如果局限于做 “搬运工” 而不是 “生产者”,就很难策划出接地气的宣传内容。宣传部门尤其需要通过巧思对上级布置的宣传思政任务加以诠释,以 “一图读懂”“大家谈” 等方式,提升思政内容的可读性、讨论度;通过优质校园活动策划巧妙融入教育内容,增加思政内容的影响力、覆盖面,使之成为一种耳濡目染的文化传递,从而创造育人价值。
在宣传工作中开展隐性教育时,为了提高效率,教育者常常出现 “自说自话” 的现象,未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习惯考虑进去,这样的做法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比如一些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思政推文以说教的口吻来写,由于标题学术化,内容枯燥,阅读量很低,难以获得学生的互动评论,学生也无法受到隐性思政教育。大学生思维元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对认知主体认识愈加清晰[6],更加适合以点拨、讨论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隐性教育。优秀的宣传工作者的定位和角色应该是 “导演”,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启迪者而非灌输者。要通过宣传渠道 “搭台”,引领学生通过自身的领悟和感触 “演戏”,用你来我回碰撞出思维火花,成为隐性教育的“主角”。
在高校,优质思政内容的发掘和宣传推广常常做得不到位,很多优秀的思政资源和思政课教师的生动策划只能 “墙内开花墙内香”。在开展校园媒体宣传、校园文化活动、舆论引导时,宣传工作者不能巧妙地融合隐性思政元素,浪费了拓宽育人渠道、在学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种子的机会。此外,隐性教育和各种宣传渠道的融合方式也较为机械性,校园网站满是会议新闻,微信公众号推文 “泛娱乐化”,校园宣传展板写满 “大道理”,留给隐性思政教育的空间逼仄,学生自然很难受到熏陶教育。
如何将宣传工作与隐性教育巧妙融合是一门学问,一旦宣传教育队伍不专业,就会像 “草台班子”,难以发挥出隐性教育在宣传工作中巨大的潜力。然而高校宣传教育一线队伍,大多数由各学院、部门的宣传员老师和学生记者担任。宣传员媒体素养和思政素养参差不齐,未经过专业培训,就很难将文化、网络育人与宣传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一些宣传员还存在宣传意识不到位的现象,不能主动挖掘一线思政资源和典型案例,在思政育人方面,仅仅考虑到课堂主渠道,意识不到其他宣传渠道的重要作用。宣传手段不新颖,或是在进行宣传的时候只讲理论,不加以生动诠释和思想启迪,都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难以受到隐性思政教育。
如何解决隐性教育视域下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将隐性教育带入到高校宣传工作 “方程式”,是高校宣传思政工作面对的一道 “思考题”,要从多种路径进行创新。
融媒体时代为高校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机遇,也为隐性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应当更加重视在宣传引导中立德树人,在精心策划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建立起集校报、学校网站、校园广播、校园电视、两微一端等媒体于一体的融媒体矩阵,聚合各渠道思政题材,利用矩阵内部人才优势,制作成思想文化大餐。宣传载体和隐性教育在融媒体的结合中要注意把握高、新、巧三点。
“高” 是政治站位高。融媒体与隐性教育的结合,要举好旗帜、导向鲜明,矢志不渝传播正能量,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国庆、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大时间节点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具备方向性、引导性、贴近性的权威解读报道,充分激发“后浪” 们的爱国热情、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通过融媒体平台夯实主流舆论基础,占据意识形态主阵地。
“新” 是宣传形式新。要玩转多种新媒体形式,利用融媒体的强大渗透力,制作出贴近师生实际,深入师生内心的思政宣传内容。如利用高校微博发布短视频,利用直播平台直播升旗仪式、云端思政课等,高校微信公众号策划 “专题党课搬上新媒体”“书记校长说” 等主题文章,加强学生爱国教育与感恩教育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
“巧” 是宣传有技巧。高校宣传工作者要学会把握不同媒体平台传播规律,通过视音频、海报、互动模块等,巧妙地将政策宣传、法治宣传融入宣传内容。通过校园宣传栏、移动展板、电子海报和横幅等,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熏陶,以富有时代性的话语和最贴近高校学生的文案策划,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高校宣传部门要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工作要求,组织集思想性、文化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以精神文化产品为载体,滋养学生的精神之泉。通过深耕校园文化,涵养师生的精神境界,成为隐性教育培育和发展的土壤。
深耕校园文化,应掌握五个 “以” 工作方法。要以 “高大上” 活动凝聚争先意识,组织学生开展以 “奋斗”“大学生创业” 等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活动,传播先进理论和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 “赶潮流” 活动走进学生心灵,举办快闪、说唱、歌曲大赛等广受大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活动,主题融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观赏、参与欲望;要以 “课堂外” 实践丈量时代发展,组织观看红色电影、参观展览馆等,对学生进行 “行走中” 的思政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味时代发展;要以 “开脑洞” 的方式征集启发创新思考,广泛征集关于 “脱贫攻坚”“环保公益”“抗疫” 等主题的海报、绘画、书法、微视频作品,通过创作作品、欣赏作品的过程,涵养大学生的理想情操,培育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要以 “有氛围” 的环境增强文化认同,通过标语、横幅、宣传展板、校园文化长廊等环境文化建设,展现理想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让学生不由自主受到感染。
在宣传工作中开展隐性教育,宣传员队伍建设是关键。为确保宣传内容政治站位高、媒体素养深、理想信念强,宣传员队伍既需要掌握新闻“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7],又要具备思政 “六个要”,即 “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8]。宣传队伍可以由学校宣传部、学院一线的思政序列教师,各部门具有媒体素养的教师、大学生记者组成,负责取材、撰稿、策划、传播。此外,为了解决人才积极性不够、专业化不足的问题,还需要以内外“两攻破” 助推宣传教育人才发展。
外部 “攻破”,需要给予宣传员队伍学习交流、取长补短的平台。由宣传部负责定期开展思政和媒体素养方面业务培训、业务交流座谈会等,夯实宣传员理论基础,提升宣传员对宣传工作的认识,并建立考核机制,以考促学。可以资源共享,建立区域性高校宣传队伍联盟,定期邀请其他高校先进宣传教育教师、专家学者分享经验,或组织学校宣传员到其他先进高校“取经”。
内部 “攻破”,需要以激励机制激发宣传员“源动力”。将宣传教育成果与个人事业发展挂钩,如评选优秀通讯员、优秀 “隐性教育” 新闻策划,宣传积极分子和先锋人物等。此外,为了让宣传员成为宣传思政的 “多面手”,可以由不同岗位的宣传员发挥各自专长,进行 “优势互补”“传帮带”“老带新”,打造金牌宣传队伍。
宣传工作与隐性教育的结合,要将浅层次的报道、宣传策划等,凝练为深层次的精神产品。对于优秀的思政成果,要通过多方宣传报道让其成为 “网红”,从而“圈粉” 无数,让更多人受到思想的熏陶。利用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渠道将优秀的精神成果进一步推介,甚至上升为一个思政队伍的品牌,一所高校的思政名片。
要充分挖掘典型人物事迹。对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和追踪报道,以敏锐的观察、巧妙的构思,让思政的光芒闪烁其中,并通过专题报道,乃至纪录片、话剧等形式呈现,在校内外平台宣传推广。
要打造特色大学精神品牌。学校宣传部门要竭力挖掘、构建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氛围,从传统文化、校园历史、实践成果等出发,结合时代精神,紧扣先进文化,凝练出学校独一无二的精神内涵。并以此为起点,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为师生奉献精神大餐,从而为隐性教育创造环境。
要形成固定课题。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为隐性教育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由高校宣传部门牵头进行思政课题研究,形成固定课题,从宣传的角度对隐性思政教育的理论、实践进行进一步研究,汇集集体智慧,为未来隐性教育在宣传工作中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拓宽实践道路。
高校宣传部门要占据舆论引导的主阵地,统筹好网络育人的每个关键环节,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原则,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创造高尚、向心、鼓舞的舆论环境。
高尚就是方向要正、站位要高。要举旗帜、明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以党管媒体的原则开展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舆论引导之中,以中国共产党的高尚价值观和先进理念熏陶、教化师生。向心就是凝聚力量、共同发展。要将党和国家的利益摆在首位,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贯彻始终,守住意识形态重要阵地,守护好高校一片净土。鼓舞就是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传递正能量。要通过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开展隐性教育,通过健康正面积极的宣传报道,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分的社会责任感和鲜明的立场态度激发师生的广泛认同感,让师生在网络环境中自发成为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的传递者,昂首挺胸唱响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