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比临像更重要
——我的读帖心得

2021-12-29 07:38:11□南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读帖血肉结体

□南 村

读帖是学习书法的重要环节之一。读帖的过程是加深对范本范字认识和记忆的过程。有人说,书贵熟读,忌生临。读懂帖,其重要性甚于临像。这方面,许多书法家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有的先读后临,有的边读边临,临后又返回去再读,甚至作为日课,天天读,得空便读,使读帖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他们善于揣摩字的用笔与结构,善于进行比较分析,读帖的时间和数量比临帖要多。

读帖如同读书,一要精,二要博。精,可以发现细节,提高艺术的精彩程度。可以锻炼眼力,看明白才会思索,有思索才能有手头功夫,借鉴愈深则自创愈高。读帖应该从用笔、结体、章法和神韵四个方面着手。在审视法帖时,对每一笔画形状的用笔方法,包括外形轮廓,横画的粗细长短,竖画的向背俯仰,各笔画之间的空间,以及起笔、行笔、收笔、转折处的用笔等,都要仔细观察,认真揣摩。要研究字的形体结构特征,如结体是内紧外松还是外紧内松;分析章法时,要研究总体布局中字形的大小、长短、粗细、疏密、枯润等对立统一关系。点画生结体,结体又决定章法。用笔、结体、章法三者的关系非常密切。

读帖最重要的是对神韵的研究。书法中也有筋骨血肉,它多表现为血肉丰腴、脉络灵动、筋骨挺拔,这就是书法中的“神采为上”。神韵依附于点画线条、形体结构,又隐藏于作品深处,是感觉上的情致和风韵。所以阅读时需要用心观摩,以意揣度,可在想象中模仿书家作书时的神态、心态。这时,范本中本来平板的字就会在临习者的脑海里鲜活起来,书写时自然产生节奏和韵律。颜真卿《祭侄文稿》用笔粗率奔放,章法形式零乱狼藉,相比于《兰亭序》的精致,更能激活欣赏者的想象力。

读帖还要博,即拓宽阅读面,可以选读一些与所读帖风格近似的其他书家的作品,以及对此类作品的评论文章,以加深认识。如果对书家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文背景,以及师承、个性、经历、人品等方面能做进一步了解,那读帖就更深入、全面了。■

猜你喜欢
读帖血肉结体
黄显声:血肉长城第一人
学好书法,重在读帖和临帖
老年教育(2020年4期)2020-04-04 05:02:56
规范化的清代刻本宋体字与楷书结体差异浅析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44
血肉相依
歌海(2019年5期)2019-12-19 02:10:22
血肉相依
读帖浅谈
中国篆刻(2017年3期)2017-05-17 06:21:01
读帖三式:欣赏·分析·记忆
丹青少年(2017年4期)2017-02-06 03:08:33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读帖”不误习字功
——论“读帖”的功用及方法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