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引领扶贫实践模式研究
——以中山大学定点扶贫为例

2021-12-29 05:59蓝澍德林炜双
南方论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所在单位笔者群众

蓝澍德 林炜双

(中山大学 广东珠海(广州) 519082(510275))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贫困人口总体减少934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全国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村村都有卫生室,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村电网可靠率达99%,深度贫困地区通宽带比例达98%,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2020年12月,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实现了摘帽,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历史成就。

笔者所在单位响应党中央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从2013年开始定点对口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学校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人才、教育、医疗、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将定点扶贫作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阵地,作为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途径,作为培养锻炼干部、转变作风的重要方式。按照党中央精准扶贫要求,选派驻村干部,集中导入优势资源,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帮助驻点村实现脱贫与振兴有效衔接。学校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结合扶贫点当地需要,将最好学科资源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强学科,促精准,出实效。经过帮扶县和全校上下不懈努力,定点扶贫村的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6%降至2019年的1.18%,并已于当年12月整村脱贫出列。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不到4000元提升至一万多元,全村硬化路面从2014年的5公里延长至42公里,电网覆盖率达到100 %,全村宽带通网覆盖率达到60%,村民年饮水保障天数达全年365天,且饮用水水质良好。通过高校帮扶资金和政府立项,共完成144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危旧住房改造,36户贫困群众实现易地搬迁安置。全村适龄儿童基础教育就学率为100%。

党在农村的基础组织,是领导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战斗堡垒。梳理近年来扶贫研究的文献资料,不难发现,很多学者都认为基础党组织的建设完善,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稳步实现乡村振兴,办好党的“三农”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3][4][5][6][7][8]。许多研究都对党建引导模式下农村产业的精准扶贫、农村建设、乡村治理的工作模式给予了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基层党组织体现的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全部战斗力,党组织也是高校开展好定点帮扶工作的“火车头”。本文通过梳理所在单位在定点帮扶地区开展扶贫工作的经验和成效,总结和探讨高校党建扶贫的实践模式。

一、强化组织建设,夯实战斗堡垒

(一)选优派强,脱贫攻坚强一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要积极向贫困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9]。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选派279万名驻村工作队员。2019年12月,全国在岗的驻村工作队员达到25.5万人。2015年至2019年期间,全国共派出驻村第一书记45.9万人,其中,中央直属单位和国家机关选派的第一书记共1046人。2019年,全国在岗的驻村第一书记达到28万人,其中,中央直属单位和国家机关选派的第一书记共424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成为了脱贫攻坚战役的“尖刀团”,在引导贫困村转变意识、凝聚人心,帮助贫困村链接外部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所在单位于2015年开始先后向凤庆县选派三名挂职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在学校指导支持下,走访宣讲,引导本地干部群众转变发展观念;帮助设立助学奖教基金,消除困难学生辍学风险;引导学校和社会帮扶资源有效解决贫困村在民生设施、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瓶颈问题。

(二)优化支部,规范治理强基础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一切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党在农村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10],以及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11]。《党章》规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农村基层支部是党联系农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深入推进党建促脱贫,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帮助加强贫困村党支部建设[13]。笔者所在单位结合驻点村开展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要求,通过指导完善支部和党小组体系设置,优化“三会一课”组织形式,让组织工作与村情村务紧密结合;提升党建活动阵地功能;实施包括庭院美化和道路净化在内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强化党员挂联农户制度,切实帮助推进自然村“抓党建、促脱贫、兴发展”乡村试点建设取得成效。

(三)结对共建,共享资源输新血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帮助西部地区提高当地人才队伍能力和水平,要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14]。这支队伍的打造,关键在于知识与信息的传授。从2013年以来,笔者所在单位依托管理学院、岭南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等二级单位党委组织开展了乡镇干部培训1310名,加强了人才双向交流。此外,笔者所在单位还通过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开发研制“移动党校”远程教育终端,组成校、县、乡、村一体化的党员教育平台,帮助实现校地支部共建,使在帮扶县、村开展的基层干部培训覆盖人群更广泛、组织活动更便捷。

二、坚持精准投入,下足绣花功夫

(一)投入文化力量,聚焦智力扶贫

农村党员干部是贫困村群众摆脱贫困、致富增收的“领头羊”。然而,贫困村的党员干部大都存在工作理念不新、现代农业经营思维缺失、新技术新技能匮乏的问题。农村有产业、农户有门路、农民有技能,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发展[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脱贫不是摆脱贫困的核心问题,思想意识上贫困才是根本问题。扶贫必须扶智,需要向西部欠发达地区输送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和经验[16]。笔者所在单位通过专家、大学生和驻村干部发挥各自学科和专业特长,持续为贫困村注入智力资源。邀请药学院专家结合帮扶点本地特色产业,指导研发核桃油、茶树籽油萃取加工技术,极大提升当地产业附加值;同时给予当地药材种植技术指导,显著提高了帮扶村黄精、重楼等中药种植产业的综合效益。又如,2019年,笔者所在单位组织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调研实践活动,学生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和专业分析,为帮扶村撰写了一份《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成为了帮扶村开展茶产业提质增效工作的重要参考。再如,挂职干部坚持规划先行,在深入调研村情民情业情的基础上,依据地区经济发展政策部署,先后为帮扶村制定了包括自然村茶产业转型发展计划、乡村振兴发展五年规划、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计划、特色村寨保护发展项目实施方案在内的规划方案,让帮扶村干部群众目标更加清晰,步伐更加坚定。

(二)投入经济资本,聚焦民生福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7]。通过党建保民生促和谐,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18]。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19],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目标,更是服务型党支部的建设任务。笔者所在单位将专项资金集中投入到改善帮扶村民生设施建设上来,先后完成铺设村产业扶贫基地道路、架设进组太阳能路灯、修建便民停车场、改造农业灌溉渠等基础设施项目,极大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另外,投入党建专项帮扶资金,改造提升党建村建文化场所,帮助当地建立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知识技能培训,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投入社会资源,聚焦脱贫成效

社会扶贫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各方参与形成合力的结果。因此,要坚持动员和凝聚社会各方力量[20]。笔者所在单位始终重视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工作。依托校友团体及其社会资源,在教育、住房、产业等方面为脱贫攻坚取得成效提供强大动力。例如,校友会、产业集团发动组织校友企业家筹集资金支持帮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学校扶贫工作组联系爱心企业设立奖学奖教金。又如,资讯管理学院党委组织校友企业帮助建立乡村儿童图书室并进行阅读推广;岭南学院党委组织设立小学教学奖教基金,确保农村儿童不因家庭困难辍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党委组织校友企业设立助学基金,并开展儿童书信陪伴计划,为乡村儿童打开一扇知识与见识的窗口;博爱同学会牵线开展小学师资培训并捐资建设儿童文化活动室等等。再如,校友会联系校友企业向帮扶村龙头企业定点采购产品,搭建起校友企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长效链接机制。

三、激发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

(一)激发内力,变被动脱贫为主动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产生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智力资源可以转化为贫困地区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但是“智”更多来自于外部,而“志”才是由内部生发出来的一种“我要脱贫”的愿望,它更为强大且持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扶贫开发工作时,就曾提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21]。笔者认为,志气的产生,离不开学习、比较和思考。笔者所在单位通过驻村干部,积极动员和组织帮扶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学习、比较、研究、讨论,使他们在乡村发展、集体经济壮大和兴办现代乡村产业方面思路更清晰、信心更坚定、干劲更饱满。驻村干部带领帮扶村“两委”前往昆明考察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回村立即展开主题调研,与党员和村民代表商讨、宣讲产业发展思路,帮助帮扶村以规划为航标,从学习到调研,从讨论到宣讲,将精准思想贯彻到现状梳理、优势分析、路径设计与伙伴选择,梳理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另外,为寻找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子,驻村干部发挥桥梁功能,带领帮扶村干部到笔者所在单位位于元阳县阿者科村考察学习村集体经济组织方式,引导帮扶村“两委”领建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长短结合,发挥产业带贫益贫功能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的“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途径。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22]。要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把发展短平快项目和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变输血为造血[23]。他还指出,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商品经济,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走共同脱贫致富的道路。这是党组织一切工作的主旋律[24]。笔者所在单位依托消费扶贫,组织帮扶村贫困群众参与产品包装配送,为当地贫困户增加了额外收入。此外,借助帮扶村被评为云南省美丽乡村这一难得契机,笔者所在单位积极动员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以村集体土地为基础,培育集食用、观赏、药用价值一体的金丝皇菊为先导产业,并依托河道自然景观,延伸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努力做好“乡村旅游”这篇文章。与此同时,笔者所在单位还通过专项帮扶资金及专家资源,投入建设金丝皇菊扶贫车间,通过加工产业的拼接,帮助驻点村实现打造一条“农、工、服”三产融合发展的经济价值链条。据测算,综合产业发展可为帮扶村易地搬迁贫困户提供10个稳定岗位,乡村环线旅游和农家乐等经营项目可带动周边易地搬迁农户实现年增收2000多元。

(三)组织动员,让群众成为发展生产主力军

农村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是群众的参与。脱贫攻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25]。产业兴旺最终受益的是群众集体。产业发展得靠党员先行先试,做出实绩。因此,要靠支部将党员凝聚起来、组织起来。通过党员的带头示范,把群众的干劲鼓动起来。笔者所在单位通过引导帮扶村“两委”班子树立“党建带贫兴业”的工作思想,以产业动员和人居环境提升为两大抓手,将党组织变为村级乡村振兴的领头羊。通过“三会一课”这一强有力的组织方法,使支部成为产业布局、项目酝酿、开荒动耕、人力动员、组织生产的战斗堡垒。乡村旅游的基础是美丽的环境。人居环境的维护与提升靠的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通过每月主题党日,组织帮扶村支部和群众将村容卫生美化与旅游环线打造结合起来,党支部成员带动群众集体行动清扫村道、美化庭院、清理河道,共同营造清秀美丽的田园村庄。

(四)智力赋能,搭建脱贫与振兴有序衔接平台

扶贫工作要实现长久成效,得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技能,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在活力,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26]。贫困村要实现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专业规划、技术赋能和智力支撑力度。笔者所在单位依托高校人才智力资源优势,积极寻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乡村产业振兴间的融合点。通过以学校党团组织为牵引,以“课程思政”和“专创融合”为基本理念,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科学服务工作站”。利用帮扶村的基础条件,联合农学、生科、药学、经管、社科、规划等多领域师生团队注入智力资源。依托“青马工程”、暑期三下乡等载体开展驻村科研工作,创新发展“国情思政”课程体系,组建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引导专业教师带领青年学生走进基层和乡村,将高质量的科研、教学成果带到贫困地区的田间地头,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引领学生将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建设相结合、将培育创新创业精神与坚定理想信念相结合,探索搭建脱贫与振兴有序衔接平台。

四、结语

高校依托自身的党建优势,积极探索高质量可持续的精准扶贫实践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机制激活向内和向外的思想动能。向内调动起学科智力资源和相关的社会资源,向外促发帮扶对象人力要素活力。从而撬动形成组织建基础、教育扶智识、产业育动能、机制保持续的组合型行动架构。这一架构作为高校定点滇西扶贫的经验探索,旨在建构直属高校以坚定党委统领、健全工作队伍、完善长效机制、聚焦实际需求、发挥优势特色的行动策略。以期为直属高校持续支持脱贫摘帽地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益案例。

猜你喜欢
所在单位笔者群众
佳作连品(朱郁馨、曾树芽)
佳作连品(田筱晗、张丽明)
多让群众咧嘴笑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可以在借调单位申请入党吗?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