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洁 李国和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贵阳 550025)
易地搬迁是“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规划性的社会变迁,是确保中国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和繁荣的重要一环。现目前,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易地扶贫安置社区的后续发展及移民保障等问题成为了新的关注点。
伴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民族地区的养老问题进一步凸显,其中少数民族易地扶贫安置社区移民养老问题显得尤为严峻。S社区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社区居住人口1410户,共5935人,主要民族有汉族、彝族、白族、苗族等。通过调查,发现S社区老年人搬迁后存在一定养老困境。一方面,易地扶贫安置区所在地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养老保障体系等建设不健全;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家庭结构改变,老龄化与空巢化现象并存,这一系列问题都对易地扶贫安置社区养老提出了挑战。
2020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某某社工机构入驻该社区所在街道,旨在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困难群众社会融入难等问题,为移民社区内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提供服务。
调研中,笔者发现S社区老人养老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经济来源无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本就发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通常存在养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发展养老服务的基础较为薄弱。移民搬迁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难以实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搬迁至社区后,柴米油盐等都需要花钱,使得家庭开支增长,生计空间被压缩,再加上大部分老人还得负责教养孙辈等日常开销,这一系列问题都导致移民家庭养老费用的缺失,导致养老形势不容乐观。
(二)空巢化现象严重,精神空虚。搬迁社区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学龄儿童在家,虽然大多数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人会定期或不定期给予老人一定生活费,但子女(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对于老人(儿童)而言,缺少必要的陪伴,老人在家里遇到事情和烦恼时,身旁没有亲人朋友的安慰和帮助,内心的情感无法及时得到倾诉。加上社区针对老年人开展的娱乐活动较少,老年人的娱乐方式有限,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比较单一乏味,精神层面得不到满足。
(三)传统家庭养老观念淡薄。经济高度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文化多元发展。拜金主义和个人享乐主义盛行对传统的尊老养老伦理道德和孝道文化产生了冲击,部分青壮年家庭养老的观念变得淡薄,将家庭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养育子女和自己身上,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据了解,有长期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不愿提供父母的赡养费用等情况发生,家庭养老主体责任意识正在淡化。
(四)缺乏慢性病预防意识。老年时期本就是疾病多发阶段,易地扶贫移民在搬迁之前大多有长年累月的劳作经历,加上长期居住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有限的医疗条件和环境卫生使得多数老龄人患有高血压、血栓、关节疼痛等慢性疾病,长期得不到良好的治疗,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安置社区大多数老人年纪大,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健康意识不强,大多抱着“小病拖着,大病忍着”的心态,对于一些慢性病知识的预防和基础康复、基本的公共卫生常识等缺乏认识了解。
(五)安置社区新型养老模式推进滞后。安置社区大部分老人对于养老模式缺少了解,说到养老,大多数还只停留在“养儿防老”的传统意识上,即家庭养老认知阶段,极少数个别老人知晓其他养老模式。社会政策养老指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养老的方式,主要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和高龄补贴。由于老人普遍没有接受过教育,缺乏对养老模式的认知,加上经济来源没有确切保障,缴费能力有限,该社区选择政策养老的老人比例很低。80岁以上的老人虽然享受高龄补助,但这些微薄的补贴对于高龄老人的生活而言只是杯水车薪。社会政策养老模式在该社区并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也不利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全。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既是国家扶贫政策的受益者,城市“新市民”和搬迁安置社区的建设者,但同时也可能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边缘化群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区尚未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老年人迁移到城市新环境,由于失去了原有的土地等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加之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城市生存成本高,传统养老观念受冲击和新型养老模式推进滞后等,老年人的生计生存与养老压力增大。如前所述,社区老年人养老所存在的困境在所避免,养老问题已开始突显。考虑到上述各个因素,在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老人养老问题时,可以从健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帮助低龄老人再就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变人们落后的养老意识、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积极推进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社会养老为补充的混合型养老模式几方面着手解决。针对S社区老人养老目前所面临的困境,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策略措施:
(一)健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是安置区功能的基础支撑,是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的前提。完善社区教育、医疗、娱乐等基础设施,修建老年人之家、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增设卫生服务站等,为安置社区老人实现天伦之乐创造良好条件;当地政府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建立社会工作站,通过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委会、当地政府部门等多方通力合作干预提高该安置社区老人养老的生活质量。
(二)帮助搬迁社区低龄老人实现再就业。低龄老年人是指年龄在60岁~70岁、有再就业意愿和再就业能力的低龄老人。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不少低龄老人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没有固定的养老经济来源;另一方面,不少老人还承担着孙辈的教养问题,物质和精神压力大,对再就业需求强烈。建议可由迁入地政府牵头,联系中小微企业或者少数民族手工作坊等发展特色产业,为当地创收的同时也为有劳动能力的中老年移民提供“家门口”便捷就业,有利于实现个人养老;社区可以链接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一些简单的就业技能培训,设置一些就业公益性岗位,如社区环卫工人等,同时也可以成立老年人职业介绍所,为有着就业意愿的老人建立个人档案库,帮助实现与用人单位间的匹配。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青壮年就近就业。安置社区“空巢化”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家庭收入低,生活压力大。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进而导致老人小孩留守家中,出现无人照料等情况,这些都是安置社区老人养老面临的困境。面对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因地制宜,挖掘本民族地区特色食品、农副产品,打造特色产业链。增加政府财政收益的同时也为本地区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减少外出打工人数,强化家庭养老模式。
(四)引入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居委会举办社区少数民族文化节等,提高移民老人对安置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入驻安置社区的社工站通过开展小组工作,扩大社区移民老人的人际交往,促进老年人之间非正式支持网络的建立;通过开展社区社会工作,如可以链接高校志愿者定期为安置社区孤寡留守老人提供照料服务、培养社区志愿者领袖,形成志愿者长效机制等。丰富移民老人的晚年生活,帮助提升其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老人对社区环境的适应能力,帮助少数民族移民老人逐步习惯社区生活,引导少数民族移民养老观念的转变。
(五)培养老年人健康养老意识。社区工作人员可与当地卫生医疗部门、医药企业等合作,为安置社区老人提供免费义诊服务,为慢性病老年患者提供基础的医药品支持,同时也可以邀请专家开展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开展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工作,提高社区老人的疾病预防知识。入驻安置社区的社工站还可以开展慢性病预防及日常健康保健等知识小组,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来提高安置社区老人的健康意识。
(六)提高安置社区养老保险覆盖率。社区可邀请相关养老保险从业者开展专题讲座让村民了解相关养老政策和福利等,提高他们对养老保险的认知以及对养老工作的重视,愿意自发性地参与配合社区政府等开展的各项养老活动。只有提升安置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意识,政府各项养老工作的开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对于安置社区无人照料的贫困孤寡老人经核实情况后给予一定经济补助和相应的政策优惠等,解决孤寡老人想参保又有心无力的问题,提高安置社区养老保险覆盖率。
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易地扶贫搬迁无疑是我国现阶段重要的策略路径选择。当然,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可能存在“双刃剑”的影响,随之带来相应的问题。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后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一方面需要客观正视,另一方面更需要积极面对,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伴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发挥社会各界力量解决好这一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使搬迁安置社区里的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够安享晚年,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