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纯,王兴国,张振东,王丽君,冯建民
(1.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2.北票市果树技术推广总站,辽宁 北票 122100)
葡萄是落叶果树重要树种之一,具有低温休眠的特性,如果在没有低温的条件下或者改变低温环境,葡萄可以不休眠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1]。无休眠栽培技术就是指借助一些必要措施和手段,使具有休眠特性的落叶果树避开休眠期继续生长,以达到开花结果的栽培模式[2]。控制营养生长、保证花芽分化、使树体避开休眠,促进足够多的芽整齐萌发,避免二次休眠的发生是无休眠栽培成功的四项重要保证[3]。葡萄进行日光温室无休眠栽培,首先需要树体健壮,有足够的营养储备,才能更好的完成全年生长。定植后的一、二年生葡萄树,由于树龄短,树体营养供应能力较差,实施无休眠一年两熟栽培单季经济产量较低,需要控制产量确保树势发育健壮。因此,在生产中要进行葡萄的日光温室无休眠一年两熟栽培,最好是在葡萄定植三年以后再实施结果。
选择的试验地为通气良好的砂壤土,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0.45%~0.55%,排灌条件良好,且背风向阳。
温室东西走向,无支柱钢架结构,长60~80 m,宽7.5~8.0 m,脊高3.5~4.0 m,后墙高2.4 m、厚1 m,上覆盖无滴棚膜,膜上覆盖双层草帘。温室要求必备加温设施,可选择安装火炉、暖气或远红外线加热板等,以保证秋冬季温室内夜间温度在18℃以上。温室安装电动卷帘机,自动控温仪。
实施葡萄温室无休眠栽培,其栽培密度可选择0.8 m×0.8~1.0 m(参考温室龙骨距离),单行栽植。每667 m2定植约834~1 040株。南北向定植,可以保证树体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定植沟宽0.5 m,深0.5 m,沟底填30 cm厚的玉米秸秆(压实后15~20 cm),上面撒施少量尿素,按每666.7 m2施优质鸡粪2 500 kg的标准计算用肥量,与表土充分混合回填,浇水沉实。4月中下旬按株距在定植沟内挖宽、深均为30 cm的定植穴,定植前修剪苗木根系,用清水浸泡24 h,定植时蘸生根液,将苗木放于穴内,舒展根系,回填细土与地面平齐,踏实浇水,覆地膜。每两行葡萄做一个畦埂。
当新梢长到20 cm左右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株施尿素30~40 g,促苗旺长;6~7月份再各追一次,并结合墒情浇水。8月份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株50 g,促进花芽分化。9月份及早施基肥,每666.7 m2施充分腐熟的鸡粪2 500 kg。结合喷药进行叶面喷肥,前期喷0.3%尿素,8月份以后喷0.3%磷酸二氢钾。
采用独龙干栽培,水平整枝。方法是:苗木定植后,嫁接口上部保留2~3个饱满冬芽,当萌发的新梢长到20 cm时,选留1个健壮新梢培养主蔓,其余抹掉。并在其主蔓基部适当保留3~4 cm一小段干枝橛,以备吊枝蔓用。植株长到30 cm时开始立竹竿或吊蔓,使植株始终保持直立向上生长状态,当新梢长到1.0~1.1 m左右时对新梢喷布一次PBO,适当抑制其生长,8月中旬左右当新梢长到1.7~1.8 m时摘心,诱导各级副梢生长发育,促进植株加粗,并加速新梢木质化进程。下部萌发副梢留1~2片叶绝后摘心,顶端留两个副梢并留3~5片叶摘心,两个副梢上发出的二级副梢全部留1片叶绝后摘心。对实施绝后摘心的各级副梢应在副梢生长到4~7片叶时进行,这样有利于枝蔓加粗生长及营养积累。葡萄落叶后及时修剪,截留高度为1.5~1.6 m,剪掉所有的副梢。
定植当年秋季落叶后,于10月下旬开始覆盖无滴膜,上盖保温被或草苫。此时白天温度较高,需放下保温被或草苫闷棚,避免阳光照射。夜间揭开保温被或草苫,并打开通风口,以降低棚内温度,促使葡萄提早休眠。当白天棚内温度下降到0~7.2℃时,葡萄即可进入自然休眠状态,可不用再晚间揭帘降温。
可于升温的前几天,在每行植株的上方,顺行向南北拉一铁线,铁线北侧固定在后墙上,南侧固定在温室钢架上,铁线高度2 m左右。然后从北起第一株开始,用细鱼网线绳吊主蔓,下部系在事先备用的干枝橛上,上部系在拉好的铁线上,将葡萄枝蔓下部旋于网线上,并在距地面70 cm处,将枝蔓向南弯至水平(水平蔓长度80 cm),并注意调整枝蔓,使水平枝蔓上的芽眼,尽量调整至向上或在两侧,避免芽眼向下,同时将枝蔓的先端系在第二株的网线上,依次操作,最南面一株枝蔓压至水平后,其先端可绑在温室的钢架上。
扣棚植株休眠大约30 d左右,辽宁地区一般于11月下旬开始升温启动第一季果生产。应用含量为50%单氰胺的新型果树破眠剂打破休眠。喷布可在升温当天进行,或升温前后的3~4 d内完成。使用浓度为25~30倍。使用方法是将药液配好后,直接用喷雾器喷洒或用刷子蘸取配制好的溶液,均匀涂抹在水平方向上的芽和枝干上,或带两层手套(内层为胶皮手套,外层为线手套),蘸取配制好的溶液,用手捋葡萄的水平枝蔓,使其芽眼浸入药液。每株水平蔓上的芽不得漏喷或漏抹,涂抹以湿透芽眼为好;下部直立的70 cm枝蔓上的芽眼无需涂抹处理。破眠剂要单独使用,不得与其他化学农药、叶面肥混用;破眠剂喷布一周后喷布石硫合剂等清园杀菌剂。结合施用萌芽肥立即灌水。
从温室升温催芽时开始,第一周要实行低温管理,白天控制在20℃左右,夜间控制在5~10℃。一周后逐渐提高温度,直到临萌动发芽时为止,白天可升到28~30℃,夜间控制在13~15℃。萌芽后温室温度要稍有下降,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控制在15℃为宜。花期温度白天控制在28℃左右,夜间控制在16~18℃。果实膨大期夜温可保持在18~20℃,但不要超过20℃,此间外界气温日益升高,温室温度白天容易超过30℃,要注意及时通风换气,使之保持在25~28℃。湿度的控制:萌芽前后至开花前,湿度可适当大些,相对湿度在80%~90%;花期适当干燥,有利于花药开裂,花粉散出,相对湿度维持在60%~65%;其他时期控制在70%左右。调节湿度主要靠覆盖地膜和通风换气。浇水在地膜下进行,可降低空气湿度。
为促进枝蔓萌芽,于萌芽前追第一次肥,每株施高氮复合肥或尿素50 g,施肥后浇水。葡萄开花及坐果后两个月是葡萄花芽分化关键时期,这时候的肥水管理对第二季果生产极为重要。可于花前施用高氮复合肥加磷酸二胺,株施50 g,当幼果达到黄豆粒大时,再施一次高氮复合肥及磷酸二铵。另外,结合喷药喷施活力素800~1 000倍液,或每10 d左右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富硒肥、络合钛肥或冲施生物有机肥等以补充树体营养。果实开始着色时追施高钾复合肥或生物有机肥等。灌水的时期和次数与追肥基本一致。花期勿浇水。
萌芽后,下部70 cm的直立主蔓不留枝,将萌芽全部抹掉;每株水平部分的80 cm枝蔓选留强壮新梢5~6个,其余抹除。在花序已经分离即药剂处理前的1~2 d,花序以上留3~4片叶摘心,花序以下不留副梢,花序以上除顶端副梢留2~3片叶摘心,其余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以集中营养,保证坐果,结果枝叶片以保留8~10片叶为宜。当枝条长至30~40 cm时,及时直立吊蔓。
在开花前定穗,一般每个新梢先留2穗,并将副穗摘除,膨大后,每个结果枝留1穗果为宜。对优系着色香的果穗,需要进行果穗拉长和果粒膨大处理。花前10~14 d用赤霉素100 mg/L+链霉素200 mg/L处理;花后10~14 d用赤霉素100 mg/L+吡效隆2 mg/L处理[4]。如果葡萄冬芽萌芽不整齐,致使花序发育程度不同,需分期分批处理,处理过的果穗做好标记。
当果粒生理落果以后,要进行疏粒。疏除内膛粒、小粒、畸形粒、小圆粒、密生粒,使留下的粒尽量与穗轴垂直向外生长,对于拉穗过长的可剪去穗尖1/4~1/5,保证穗长在10~13 cm即可,穗形为柱形。疏粒后保证每穗50~60粒。第一季果667 m2产量控制在900~1 000 kg左右。
温室栽培优系着色香葡萄,由于受雨水影响较少,果实和叶片的病害都较轻。花前要注意防止灰霉病的发生,方法是通风降湿,并在花前喷施800倍液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或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花后喷布一次烯酰吗啉等杀菌剂。生长期叶片易受叶蝉、葡萄虎蛾和叶螨危害,可用2 000倍杀灭菊酯和4 000倍齐螨素防治。
第一年果实采收期大约在4月份,采收后要继续保护好叶片,防止叶部病虫害发生。通过反复摘心抑制副梢生长。同时地下施有机肥,株施腐熟羊粪、猪粪等有机肥8~10 kg,以保证树体积累更多养分,为下一季果生产奠定基础。
根据预计第二季果成熟期为元旦至春节期间,一般可于8月中旬左右开始启动第二季果实生产,启动过晚气温下降将不利于芽的萌发,因为引起葡萄休眠的最适温度是12℃~18℃,年均最低温度在不低于20℃条件下,葡萄的芽不能进入休眠[6]。
此次修剪为保证产量以看芽修剪为主,较饱满的冬芽多有良好的花序,可利用此冬芽结果。一般从基部向上第3~4个芽,大多分化较好,可在此修剪促进剪口芽萌发。下部叶片继续保留,直到新叶萌发。如果枝条养分充足,花芽形成较好,也可如常规冬季修剪一样,实施极短梢修剪,即只保留基部1~2芽修剪[5]。
枝蔓修剪以后立即用以氨基氰成分为主的葡萄二次果专用催芽剂涂抹芽眼,只对顶芽进行涂抹,其余芽不做处理。涂抹以湿透芽眼为好,浓度为25倍液,配制时可适当添加展着剂,以利芽眼着附吸收。如果采取极短梢修剪即可直接喷布葡萄二次果专用催芽剂。
涂抹催芽剂之后,立即灌一次水,两天后开始每天对枝蔓进行喷一次水,保证枝条湿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连续喷水7~10 d即可。由于夏季气温较高,所以一般一周后即可进入绒球期。此时开始追施萌芽肥,可施用高氮复合肥或尿素,每株0.4~0.5 kg。大约10 d后再施肥一次,以后的肥水管理参考第一季果栽培管理办法进行。
因8月份正是高温季节,从启动到萌芽的10 d内,最好将温室覆盖遮阳网,或将温室保温被放下一半进行遮阳,以利于芽的萌发。
萌芽后,对于常规极短梢修剪的枝蔓,先进行一次抹芽,抹去过多的瘦弱以及个别过强的芽,使芽的萌发生长整齐一致。
待花序分离期时,在花序以上保留2~3片叶摘心,以后萌发的副梢处理同第一季果生产的处理方法。对于第二季果生产中无花序的枝条,可以采用强摘心的办法刺激其上的冬芽萌发,继续萌芽开花结果。这次果实与上茬果开花时间相差约有一个月左右,可使这茬果实延续到春节上市。
花序拉长和果实膨大方法同第一季果处理方法。坐果后疏除过多果穗,对保留的果穗进行穗形修整和疏粒。第二季果667 m2产量控制在1 000 kg左右。
第二季葡萄生长期,室内温度会随室外温度下降而降低,为此,温室内必须安装加温设施,以保证葡萄的枝蔓及果实正常生长。进入9月份要更换塑料棚膜,检查和维护好保温被等设施。根据天气变化,一般于9月10日以后,夜间放下保温被进行保温。冬季生长温室内的最低气温要保持在17℃以上,温度过低将会使叶片黄化,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湿度管理同第一季果生产。
于涂抹二次果专用催芽剂的一周之后,喷布一次石硫合剂进行全园杀菌。花前、花后的灰霉病防治同第一季果生产;在果实膨大期及转色期可喷78%波尔·锰锌可湿粉700倍液与50%烯酰吗啉水剂3 000倍液防治霜霉病等病害。
根据升温时期的确定,果实一般于12月下旬陆续成熟,此时即可采收上市,采收期间可随采随销售。采收期温室内温度可适当降低,采收期可一直坚持到春节前后。
果实采收后,温室可闷棚修整一周,然后施用有机肥、灌水、升温、修剪启动下一季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