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博
(大连市红旗高级中学)
中国有着悠久的美育历史,孔子“六艺”之中已有了对美的教育,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更是赋予了美育新的内涵:“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社会科学上各种大同小异之结构,与左右逢源之理论;无不于智育作用中,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者自感有无穷之兴趣。”蔡元培先生的言论,认为美育在所有社会科学中都有,而且指出了美育的重要性。教师应对美育有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真正做到“知”美育、“会”美育、“能”美育。
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国家对美育的直接要求,“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对教育做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强调树人,强调素质,强调公平,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之前要认真解读课标。
从高考的角度来说,美育是高考直接考查的内容,在近年来的考试内容中多有体现。如2020 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Ⅲ第34 题,材料为现代主义绘画作品《第一步》,考查现代主义绘画的特点;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Ⅲ第31 题,材料为1953 年年画《数他劳动强》,这些均属于美育内容。
从高中生认知的角度来说,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一部分来自兴趣。兴趣又来源于哪里?其中一部分是对美的认知,对美的追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好地落实美育,让学生产生对学科美的体验、美的认知,激发学生对美的需求,继而激发其对学习的需求。
新课标中有对美育的要求,高考中有对美育的考查,教学中有对美育的需求,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必然也有美育的内容。
1.导入部分
统编历史教材是美育的重要载体。以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教材中的导入部分,既有文字,又有与文字相关的图片。不同类型的图片,展现不同的美:有春秋时期青铜戈、西汉驷马安车的实物美;有《夫妻对坐宴饮图》《契丹人饮马图》的绘画美;有大运河今貌、白鹿洞书院的景物美;有《吕氏春秋》书影、《新学伪经考》书影的文化美。统编历史教材每一节课的导入部分编排用心,制作精良,从这些导入可以看出统编教材编委的良苦用心。
2.正文部分
教材中的正文部分也有关于美育的内容。如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将美育与劳动相结合,利用青铜器的美反映劳动创造的美。
3.栏目部分
教材中栏目部分也有很多美育内容。如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中的《学习拓展》栏目:开展社会调查,围绕收入水平、衣食住行、医疗保障、文化教育、通信手段等主题,对改革开放后身边的家庭和社区变化进行多方面了解,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该部分内容中可分析出探索历史的方法(社会调查),探索问题的方式(收入水平等),探索历史的收获(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此栏目鼓励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收获对历史美、祖国美的认知。
关于美育的内容,统编历史教材展现得并不是很明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显性的讲解。结合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美育教学。
1.艺术之美
第8 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中涉及佛教石窟艺术,教材图片讲解中有对石窟佛像美的欣赏——“佛像体态修长,表情温和,是北魏晚期的雕像代表。”教师可将其与本课关于文化的部分进行合并,深化教学:“在艺术上,唐代佛教雕塑中,温柔敦厚、关心世事的神情笑貌和君君臣臣各有职守的统治秩序,充分表现了宗教和儒家的同化合流。于是,既有执行‘大棒’职能、凶猛吓人连筋肉也凸出的天王、力士,也有执行‘胡萝卜’职能、异常和蔼可亲的菩萨、观音,最后是那端居中央、雍容大度、无为而无不为的本尊佛相。”
2.精神之美
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培养家国情怀较为有效的素材是课本上的人物,教师通过对课本人物的讲解,展示古往今来优秀人物的精神之美,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进而增强自身的使命感。第27 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点内涵的时代精神。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对王进喜的先进事迹进行阐述,再结合教材图片《王进喜日记》与《学思之窗》栏目进行深化,引导学生体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精神之美。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上“生根发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关注国家大事,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以辩证、发展的眼光分析历史学科中美的事物。
历史教师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所接受的大多是历史学方面的教育,在美的欣赏方面有所欠缺,要达到高质量的美育,教师还需进行自主学习。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应更多地倾向于对一些文物或艺术品赏析知识的学习,要能知道他们的特点,美在哪里。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历史教师可以通过APP 学习美育知识,如某平台中有许多直播主会到各地的名胜古迹游览并进行讲解。随着中国近些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品了许多优质的纪录片,如《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等,这些都是教师进行学习的重要资源。还有各种书籍可供教师学习,如李泽厚创作的文艺理论著作《美的历程》,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讲述美学的著作。
总而言之,美育当如春日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无须对美育做专门的讲解,而是在讲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