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井星
(延安大学 陕西延安 716000)
忠德是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重要方面,也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国内学界关于忠德思想的研究基本上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关于忠德观念史的研究,主要依据时间线索对不同历史时期忠德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揭示忠德的现代价值;[1]二是关于忠君、忠孝、忠恕等观念的研究,[2]主要探讨这些观念产生的思想背景和现代价值。相比较而言,学术界针对某一历史人物忠德思想的研究较少。孙中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其政治思想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关于其改造国民的忠德教育思想研究较少。孙中山领导了推翻封建君主制度的民主革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民主社会转变时期,他对忠德内涵和现代价值的思考对于当今我国公民道德教育仍然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传统忠德内涵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样的演变过程中其内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最初的“忠是对待一切人的”,“忠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是真心诚意,尽心竭力地积极为人,为事”,[3]到汉以后就转变忠于国君一人,即忠君思想,影响后世数百年。
忠的这种观念早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时候就处于萌芽状态了,而后经过夏、商、西周等历朝历代,忠由原先浅显的道德意识发展成为了一种观念,一种道德观念,并不断地走向规范化,但是有“真正的文字说明的‘忠’却首见于春秋时期的书籍中”。[4]因此,在春秋时期,“忠”正式出现,它在道德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因此不断提高,最初的忠是对一切人的尽心尽意,竭尽己力对他人、对事业的态度。[5]孔子讲的“文行忠信”中的“忠”、孟子讲的“忠信仁义,乐善不倦”(《孟子·告子上》)中的“忠”都是此义,《左传》中提到“孝敬忠信为吉德”(《左传·文公十八年》)、“忠为令德”(《左传·成公十年》)、“忠者,德之正也”(《左传·文公元年》),先秦时期,把“忠”看作是人人应该具有的美好道德,真正的忠即为无私、尽心、奉献、忠诚,所以忠德即“尽心尽力,不偏不倚,恭敬竭诚,忠心无私以奉公,任事,服职,对人之美德”,[6]正因为忠德具有这些方面的涵义,才使得忠被后世所推崇并在中华传统的思想文化中具有极其高的地位。
相比于先秦时期的“忠”的内涵,随着历史时代的演变,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的“忠”逐渐从多元化的内涵演变到了忠于国君的忠君思想。汉武帝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在于维护君主专制下的集权统治,其核心是君为臣纲的忠君理念。在中国传统道德发展演变的历史上,汉代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在以封建君主专制为国家制度的社会初期,就构架了与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即“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是核心,但是再往深了说,居于最核心地位的是其中的“君为臣纲”这一条,它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中起到了真正的主导作用,因此为了不断强化“君为臣纲”这一核心纲领,董仲舒又运用天道观来充分阐释忠君的核心内涵。首先,他根据阳尊阴卑这一理论来宣扬“君主为阳即主,人臣为阴即从”的这样一种天定的主从关系,他主张臣子忠于国君就要一心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如同地对于天那样。任何与君主意旨相悖的言行也都会被视为不忠不敬的反叛,进而受到君主的镇压。即使遇到一位暴君、昏君,也得奉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信条,不死即为不忠。因此,忠君思想的存在无非是要求臣民竭心尽力、鞠躬尽瘁、忠诚不二地服务于君主罢了,而这也就成为了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巩固专制皇权的一种愚弄百姓,使其真诚为其服务的手段,而忠真正的、具有道德规范价值的内涵早已被忽略甚至于被掩盖。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之后,皇帝被废除了,忠君的对象不存在了,那么忠德思想还要不要保留?当时人们对于这个问题展开了不同的讨论,特别是五四时期,不同的思想派别对于忠德是否有必要保留的问题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在这些争论中,孙中山的忠德思想尤其值得广泛关注。
辛亥革命“毁灭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这样的触动不仅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范围有所表现,而且更深入到社会道德变革的方面,推动了整个社会的风气习俗的改变,也引发了思想文化界对于传统的忠君思想的清算,而这也使传统的忠德思想在这里再次被否定,并且走向被抛弃的命运。也就在这时,孙中山以辩证的思维角度正确看待了忠德思想,因此可见,与众多想要抛弃忠德的不同,孙中山并未抛弃忠德思想,而且打算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对此进行扩充,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有新的发展。
“忠”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道德规范,但是对于孙中山而言想要恢复的忠却从来都不是那个只对国君一人的忠,是打破固有的君为臣纲,即打破“忠”服务对象的单一化,正如孙中山所说:“我们现在说忠于君固然不可以,说忠于民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不成功,就是把生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7]这样,孙中山就赋予了“忠” 以崭新的涵义:即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为国家、为民族的事业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里所提到的“忠”再也不是服务于国君个人的忠,而是对于民族、国家、人民的忠。这样的忠有以下三个层面的意义:第一,对于民族而言,这种“忠”大大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在任何时候都要求人们抱有极大的民族认同感,对实现民族的繁荣与富强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对于国家而言,国家的稳定与和谐离不开所有人民的努力,而人民极大程度保留忠心忠诚,竭尽其力为国家的统一,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国家在众人的努力下更加繁荣富强。“忠”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有多元内涵的,它不仅要求国民为国家尽忠,也要求国家要保护生活在其领域的所有人民,赋予其相应的权利,给予其优越的环境,使其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更好地为国家的建设而不懈努力;第三,对于个人而言,国民要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这也是孙中山重点强调的,他认为,对国民的教育应该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中国社会能否顺利地向现代社会转型与国民的道德素质密切联系,没有优良道德素质的国民就不能建设一个好的国家。他说:“欲造神圣庄严之国,必有优美高尚之民,以无良民则无良政治,无良政治则无良国。”孙中山还指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大同世界的实现,都需要国民具备高尚的道德,所以人民要忠于事业,忠于自己,使自我的道德达到极高的程度,才可能实现世界大同。
孙中山通过“扬弃”的方式,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忠德思想,揭示了传统忠德新的时代内涵,对我们今天如何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有重大启发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寿命的不断延长,以及不断更新的价值观念都对忠德的内涵提出了挑战,不过即使这样,忠德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其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结合当今时代变化,当代忠德思想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忠于国家,公忠爱国、诚信友善是忠德的重要内容。古代就有“忠于社稷”的含义,而爱国爱人民也是对它的传承。今天国际上风云变幻莫测,分裂恐怖势力蠢蠢欲动,国内改革压力又不断加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设都离不开人的忠诚,而大力弘扬忠的思想,有利于国民增强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任何时候都能够以一颗赤诚的忠于国家的心,去维护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同时又能够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来。
忠于事业,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敬业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许多社会忠德失范的现象,如有毒奶粉、地沟油等,对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这也正是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忠于职业,秉持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那么道德失范的事件就会大为减少,如果每个人都有热忱的敬业之心,在自己的岗位中不断摸索进步,那么国家的富强依旧指日可待,就如近些年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他们始终忠于自己的事业,哪怕是普通的工作也能在其中体现价值,所以忠于事业在当代社会中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有提到“爱岗,敬业”等词汇,可见它的重要,因此忠于事业,培养浓厚的敬业精神仍是我们当前努力并将长期不断努力的任务。
忠德思想对培养忠诚、自强、上进、修身、仁爱的国民人格有着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这里我们不能只单一强调忠对于个人能力方面的塑造,它对于人的影响实属多方面的,仁爱友善亦是其所呼吁的,“在公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但是,如果他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人便成为特殊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过同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的同时,满足自己”。[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的友善,既有“仁爱”,同时也有“宽恕”的内涵在其中,它要求人们能对待他人要像对待自己一般,其实质是将其他的社会成员当作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而非只是当作实现自我利益的手段。因此有必要将传统儒家的忠恕之道进行相应合理的转换,就可以改善社会自私、自利的不良风气,进而营造出一种互爱、互敬且宽恕的和谐人际关系,实现社会的有序发展。
忠德在当今社会实践中也并不仅仅只有以上几点,还有忠于自己、宽容礼让等方面的道德内涵。一诺千金,说到做到。无论是对于他人,还是对于自己,承诺了的就要做到,不能言行不一,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做不忠的人。切实地履行忠于自己的职责,将仁爱善良之本性至于最高的道德境界,是我们当今社会所急需的一种道德品质,而这一切都源于对自己、对他人的忠。忠源于心,要想做到忠就得从内心正视它,不能有一刻懈怠之,良好的婚姻关系也有利于子女的培养,所以在家庭婚姻方面更离不开忠德。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德,不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在新时代的今天,它不再只是一种价值理念,更是一种实践品格,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要大力弘扬优秀的忠德思想,不断实现其现代化的创造性超越,推动社会道德风气的转变、美好人格的养成,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