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更好地撬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和阅读意识,文章结合统编版教材特点,提出了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的策略:一是加强对单元结构认知的规划教学;二是将学习内容进行“双线组元”;三是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发现知识的特点。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撬动阅读;小学语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度课题“基于统编教材的‘以文为镜 撬动阅读’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JYKT-200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魏清香(1972.02-),女,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实验小学,高级教师。
阅读的本质是不断思考文体的行为。因此,学生对教材进行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进行学习的过程,并在其中不断培养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与阅读策略。当前,小学使用的部编版教材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使学生有意识地对阅读策略进行实践运用。但是,小学语文教师不能满足于现状,为了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还需要对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
因此,为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变阅读教学现状,教师应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构建起大观念、大主题、大任务的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借助单元整体的教学方式,加强对语文要素的落实,并结合课后习题实现知识落实。另外,还可以活用各种互联网交流平台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使语文知识能够被学生系统地接纳和吸收。必要时可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教学需求对单元进行重新整合与编排,合理运用语文要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阅读教学效益最大化。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必要性
(一)教材排版的呼唤需求
从部编版教材的整体排版可以看出,该版本的语文教材对单元整体的突出和重视正在逐步加强,并呈现出整体贯通的特点。
一方面,不同年级教材衔接呈现整体性。比如,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三、四年级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多角度提问与多角度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善于提问、敢于提问的阅读习惯。另外,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核心要素训练内容也重点突出了这一目标,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应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该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多角度提问的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练习机会。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提问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养成乐学好问的习惯,进而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另一方面,细化整个单元的核心目标,凸显整体性特点。以四年级的阅读单元为例,该单元共有《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四篇文章,均用阶梯式训练理念强化学生的提问能力。同时,教学目标在此单元呈现出螺旋式递增形式,表现出教学内容之间迥异且相联的特点。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部编版教材的整体编排呈现出层次线索清晰、螺旋上升的趋势特点,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材本身的特点,结合单元整体内容进行整体教学,避免单独教学,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
(二)多角度提问导语的呼唤需求
当前部编版教材的许多阅读单元内容以多角度提问导语为切入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多角度提问策略教学的主要目的,同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例如部编版小学四年级的单元教学内容主要为阅读策略学习,最终目的是能够达到整体理解内容的水平。在类型编排方面,其结构与阅读单元基本一致,所包括的内容都有对文章精读、略读、识字写字以及课后的思考练习等。但在阅读策略单元,主要以多角度的提问为导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同时,同一阅读单元中的不同课文内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呈现整体性特点,文章之间紧密关联,体现出一定的递进性与发展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前三篇阅读课文,发挥良好的示范指导作用,并在阅读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助,比如设定导语、旁批等形式,促进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梳理,掌握各类阅读策略,并在课后练习中落实教学内容。通常来说,单元最后一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能够对本单元的阅读策略起到总结和运用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阅读策略。
二、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时应坚持整体性原则,把握教材的内在逻辑,整体思考课堂教学方案。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第一,对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进行通盘考虑。教师在备课时要有一定的“坐标”意识,不能只是针对单篇文本进行个别的备课,应从学生能力角度出发,对阅读策略單元整体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第二,对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进行通盘考虑。教师应深入梳理单元内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单元整体为基础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并对单元整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科学分解。
第三,对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过程进行通盘考虑。教师应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对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安排,从而使教学过程中不同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并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有所侧重。
(二)连贯性原则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时应坚持连贯性原则,认真梳理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这种内在逻辑联系不仅体现在单元主题教学上,而且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梳理、挖掘和尊重这种内在逻辑联系,努力引导学生对单元不同文本进行比较,然后从不同视角对单元文本进行阅读,发现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自主性原则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时还应坚持自主性原则,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学生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掘学生潜能,使学生顺利掌握单元教学重点知识。
三、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的新思考
(一)认清单元结构,强化整体阅读
当前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已逐渐普及,大多教师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整体把握教材以及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上,讨论如何更好地进行重组、重构,逐渐形成“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策略。该教学方式的主要思想在于“由个及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教学单元包括多篇课文,不仅提高了对单篇课文内部研究的重视程度,而且加强了文章与外部之间的联系。
任何一个单元都是教学中的一个整体,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寻找单元内部各文章之间的异同,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其意义主要在于能够转变原有的单篇文章各自为战的局面,逐步形成系统化、组织化的教学模式,使文章之间存在相似特征,促进规律性知识的运用,将复杂的知識简单化,有效提高效率,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以《蝙蝠与雷达》教学为例,著名小学语文教师叶晓丽老师授课时,设计了两个小板块来实现与上一课教学内容的衔接,分别是“回顾问题知学情”与“筛选问题明目标”。在课前,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同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通过观察可发现,这些问题大多数是根据文章内容提出的,但也存在不具备较大讨论意义的问题。随后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复读,查看能否自行解决问题,又是否会产生新的问题。随后,叶老师筛选出两个比较关键的问题进行解决。最后,叶老师设计迁移运用有效阅读模块来丰富本节课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文章片段,鼓励其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多角度提问方法来进行提问,解决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核心问题。
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参考叶老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渗透下一篇文章的学习内容,使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智慧性。
(二)整合学习内容,有效提高能力
组建与划分是进行单元教学的关键。“双线组元”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特点:一线为人文主题鲜明,包括的主题内容有思想、生活和文化等;一线为语文要素明确,包括语文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等。但是不同单元的选文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同一个单元内文章的题材有所差异,所包括的内容有写人、叙事、抒情等;其次,同一单元内文章的体裁有所差异,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再次,同一单元内的文章在语用类别、语用范畴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日常交际采用的语言常为通俗语言,而新闻宣传采用的是政治语言。上述所提到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主要是通过思想或者文化主题来划分教学单元,依据人文主题、语文能力进行划分,形成较为独立的教学单位。此处所提到的教学单元本质为一个教学目标的单位,为某种语境下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步骤与环节。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需以语文运用为基础,通过设定目标来培养语言能力,同时与课文相结合,设计相应的活动方式,通过综合训练构建知识系统。比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其人文主题是“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体会“作家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是主要的语文要素。该单元编排了老舍的《母鸡》《猫》以及丰子恺《白鹅》这三篇文章,均为状物言志类的散文,文体类似,单元主题和语文园地的内容存在紧密的联系,彼此之间互相呼应。无论是课文还是练习题目,其语境类型都是相同的,一个完整的语文活动系列也因此而形成。教师可以对单元进行组建,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实施单位。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从单元整体教学来说,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解析文章,同时需要教师对读书活动进行指导。教师在进行阅读单元教学设计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实现由传统教学模式到组织学习实践活动的结构性变化。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主题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只有确定阅读方向才能够确定未来的走向。比如学习上述第四单元内容时,学习主题为作者笔下的动物,重点的学习内容在于通过文字感受作者对动物的情感,其中包含“言之有物、有序、有趣、有情”四个不同的阶段和层次。教师需要一遍遍地引导学生学习,感受四个层次阶段,切实提高阅读能力。另外,语文要素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体现文章价值的载体。同时,在课堂中还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确保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感悟与收获。
(三)运用分析比较,发现知识特点
单元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排序,其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单篇文本简单叠加所没有的整体效应,其内部不同文本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蕴含在文本中的相同、不同的关系,然后将学生注意力引导到某些教学内容上,有意识地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发挥教材单元整体的功能,形成课堂学习导向,发现语文知识特点。
例如,教师在开展统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挖掘,仔细辨别题材特点,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中找出相似、相关之处。首先,教师结合单元主题设计如下的阅读导学问题:“同学们,你们认真观察阅读文本,看一看这一单元所选的文本都是什么体裁?”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这一单元的四篇文本都是寓言故事,每篇寓言故事都具有不同的内涵,表达不同的人生哲理。接着,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语言,梳理和比较四篇文本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之处。学生经过交流和沟通之后形成共识:《守株待兔》短小精炼,朗朗上口;《陶罐和铁罐》生动活泼,五彩缤纷;《鹿角与鹿腿》生动活泼,突出细节;《池子与河流》具有诗意,对比鲜明。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异同,加深了对单元整体内容的认识,提高了对整体知识特点的认知,形成了对单元文本的正确理解,在自主思考、纵深比较中形成了系统思维。
阅读能力是一个系统的能力,具备较为复杂的要素,需要慢慢积淀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应在一定的语境下采取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不断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戴姝.让“提问”成为撬动学生阅读素养的杠杆——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1):66-68.
张婷.撬动思维发展 促进深度学习——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力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0(28):58-59.
陈敏华.以“阅读”撬动“语文素养”——聚焦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学生阅读[J].湖南教育(B版),2018(09):22.
孙凤霞,崔嵘.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6(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