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潜能的启迪者:“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新内涵演进

2021-12-28 09:09李志雄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6期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互联网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长足发展为教师角色转型赋能,教师角色在由“知识传递者”向“学习促进者”转换的基础上,超越实体世界环境和条件,并演进为“学生创新潜能的启迪者”角色。新信息技术赋能教师,教师职能随之发生转向,进一步推动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更多地将教学的重心聚焦于引导学生自由、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激扬学生生命活力。

【关键词】创新潜能启迪者;“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教师角色新内涵;教学行为方式

教师角色彰显着教师的社会地位,在社会变迁中不断演进,尤其教育信息化长足发展更是为教师角色转型插上了“隐性的翅膀”。正如有论者写道,如果说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教育先后迎来“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到今天又迅速迎来“互联网+”时代,即“迎来人类历史上第三次教育大变革”,这种趋势愈益深化至今方兴未艾。在此起彼伏的教育浪潮中,传统教学中的教师“知识传递者”角色早已为学界和一线教师所诟病,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笔者即为此论忠实的拥趸,但时至今日又觉此论语焉未详,似仍有隔靴搔痒之感。随着教育信息技术进入“互联网+”时代,这为教师角色赋能,同时也为教师角色转型提供了更多依据,教师成为“学生创新潜能的启迪者”角色已顺势而生初具雏形。

一、学生创新潜能的启迪者:时代呼唤与基本内涵

(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及“互联网+”时代的机遇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立了我国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吹响了迈向智慧与智能时代的现代化的集结号,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创新创造,核心和关键就是将青少年学生培养造就为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之人,这是时代呼声在教育的必然反映和回应。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信息技术升级发展的产物。而在分析“互联网+”给教育带来机遇之前,需驻足思考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是何关系,换言之,绕不开的就是要探明信息技术的教育性特征。毋庸置疑,人类以往的教育现代化实践都是工业时代的现代化,是实体世界环境条件下的現代化。而今,我国是在人类已拥有实、虚两类世界且可将这两类世界有机融合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教育现代化[3],由此作为基础支撑的信息技术之作用空前凸显。但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和手段的观念根深蒂固。事实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日益改变着教育本身的观念与实践。比如在抗击新冠病毒期间,我国上亿师生通过在线教育实现“停课不停学”,就让师生在教育虚实融合的教与学空间里,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教育功能及其蕴涵的教育理论探索必将不断深化。在这一进程中,“互联网+”思维、信息技术的赋能,无疑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更多可能,教师成为“学生创新潜能的启迪者”角色呼之欲出。

(二)教师的“学生创新潜能的启迪者”角色基本内涵

查询百度百科可知,潜能就是潜在的能量,表意识以内的潜能。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必须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挖掘潜能直至死亡,意指人类本具有却没有被开发的能力。创新,是指打破常规,突破现状,敢为人先,敢于挑战未来,打破思维定势,谋求新境界。启迪,即开导、启发。概言之,“学生创新潜能的启迪者”角色,即教师通过开导、启发,挖掘潜藏于学生意识以内的打破常规,突破现状,打破思维定势,谋求新境界的能量的教育行为方式。

二、角色繁荣背后:教师角色转换的局限与演进

教师职业的多重角色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角色“繁荣”背后体现着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教师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传统的传授式课堂里,教师是知识的高位者,采取的教育方式是单向灌输,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缺少对知识的主动探求,主体性受到抑制。这在保守的结构功能论那里,当然得到了长久的庇护。

随着人本主义的回归,特别是社会学符号互动论乃至社会批判论的兴起,结构功能不可撼动的地位得以打破,人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在转型课堂里,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能量,最大可能地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生成的过程,获得精神的成长,激扬了生命的活力”,教师所有教育教学行为的重心都是“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活动”。事实上,从布鲁姆教育目的分类法看来,亦可管窥传授式课堂里多注重“识记”,即便在转型课堂里,也多注重“理解”、“运用”层面,仍主要停留在低阶认知水平,而对于“综合”、“评价”、“创新”等高阶水平浅尝辄止,涉足未深。

(二)“互联网+”时代助推教师角色成为“学生创新潜能的启迪者”

时至今日,上述教师角色转换似乎只是拉开了“序幕”。这里,一个昔日曾经并不“凸显”的要素日益嵌入教学全过程,那就是长期作为工具手段的信息技术,特别在“互联网+”时代和智能时代,通过不断“变革教育”,愈益改变着当今教育观念,塑造着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的新形态新模式。如果说以往包括对“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角色转换的探究,都只是实体世界环境条件下的探索,那么,在人类已拥有实、虚两类世界且可将这两类世界有机融合的历史条件下,信息技术为教师角色进一步赋能,教师角色由“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迈向“学生创新潜能的启迪者”势在必行。

一方面,信息技术愈益嵌入并为教育发展赋能。如从信息网络水平看,近20多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对外的网络出口宽带有几十万倍的提升,许多学校实现了无线网的全覆盖;从信息资源水平看,近年来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就已形成2200万堂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取得的成效和影响日益彰显。如在一项创客教育中,几位小学生由城区部分地区下水道异味引发探究:还城区一片清新的空气 ——治理城区排污管道污染问题实践活动。在探索中遇到的一个瓶颈就是“如何及时知道排污管道的情况呢?”,教师及时启发学生尝试使用传感器探测环境气体的路子,这使学生们茅塞顿开。接下来的难点在于既要制作一个能够容纳系统装置的模型,又要使探头与系统之间连接顺畅,以便探测到排污管道的气体与温度并向平台发出警示信号。为了实现这一物联网的效果,教师又在信息技术编程、调试参数等关键环节上及时给予引导,为学生奇思妙想的翅膀赋能,使得探测器模型终于研制成功。

三、赋能与转换:“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转型路向策略

相对于实体世界的“学习促进者”角色,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已开始赋能教师及角色转型,使新时代的一些教师可以具备“分身术、腾云驾雾术、隐身术、复眼术、透视术、预见术、替身术、时间穿越术等”,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技能提升。教师职能随之发生转向,更多的在教学内容设计、平台资源开发、学生成长分析、思路点拨、思维启发上;更多的在引导和培养学生于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不断经历“提出质疑、大胆假设、推理验证、理性批判、多角度评价与反思”过程,从中“获得关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鲜活体验,积累思维经验、策略,提升思维的高阶品质”上;更多地将教学的重心聚焦于引导学生自由、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激扬学生生命活力,从而超越教师“学习促进者”角色,精细而深刻地走向“学生创新潜能的启迪者”角色。

这里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2中模块二“The Olympic Games”的教学为例,主要从教学行为方式上作一初步探讨。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奥运会的一些基本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奥运精神,激发学生关注奥运会,投身全民健身的热情。

课文通过李燕(Li Yan)与两千年前完全“另类”的陌生人,古希腊记者和作家帕萨尼亚斯(Pausanias)的采访对话,让学生在古代和现代奥运会的对比中,了解奥运会的演变。在教学方式上,首先,将学生扮演“Li Yan”为一方,扮演“Pausanias”为另一方,通过互联网方式,展示各自所处时空和景象。正是两者镜像迥异,但都对对方充满好奇,于是“腾云驾雾”、“古今穿越”“分身隐身”各种信息技术大显其能,急切想了解各自所处奥运会的情况。由此各种问题喷涌而出:How often do you hold your Games?Where are all the athletes housed?Could slaves or women join in the Games?等,將学生不由自主地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激发其探究的欲望,张开想象的翅膀。

随之,运用互联网平台、VR虚拟现实等技术呈现方式,创设Li Yan带领Pausanias穿越时空,观摩北京现代奥运会大型体育场馆“鸟巢”、“水立方”、“奥运村”等,并接受采访的“真实”语言情境。

然后,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对话体验中,通过虚拟现实与真实现实的交互,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遭遇冲突迭起、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这一参与过程即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生成与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使“惰性”的知识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自主认知,这也为学生内在修养这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发筑成了“源头活水”,启迪着学生的想象力、批判反思及创新潜能品质的激发与养成。

文献参考:

[1]杨爽.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2):31-33.

[2]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5,(20):10-16.

[3][5][6]陈琳,陈耀华,毛文秀,张高飞,文燕银.教育信息化何以引领教育现代化[J].新华文摘.2020,(18):117-121.转引自远程教育杂志.2020,(4).

[4]李志雄.教师角色转型的动因及其应对[J].中国教师.2014,(9):16-19.

[7]杨鑫,解月光.智能时代课堂变革图景:智慧课堂及其构建策略[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21.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
e时代
e时代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e时代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