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中小学社团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2021-12-28 23:18刘治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8期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现状

刘治强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中小学都在探索课程的结构,学校开展的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个区域基础教育及信息化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再加上各个学校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差异,导致中小学社团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信息化时代下中小学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社团管理;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一直在不断探索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满足学生对素质教育的需求。中小学社团课程的开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补充,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兴趣的有效途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学校社团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社团教师、学校社团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但是目前的中小学社团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效率低下?尤其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利用技术协助管理?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并找出对策。

一、“信息化时代”下中小学社团管理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社团课程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逐步呈现出“社团类型多、学生参与度高、涉及领域广、规模大”等特点。然中小学大量、快速的普及社团课程必然在管理方面会出现不足,作者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对于信息化时代下的中小学社团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对高校的社团开展的研究比较多,查阅文献发现中小学社团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①社团管理效率;②社团可持续性;③社团活动形式;④社团有效评价机制。研究表明中小学社团开展主要存在的问题都是这几个方面,这就是目前中小学校社团管理存在的实际现状。

二、“信息化时代”下中小学社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社团是学校探索课程结构的方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社团的普遍开展,其传统的社团管理模式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

(一)中小学社团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和重视,中小学校大量开设社团课程,学生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的开展更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但是在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对其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并没有跟上中小学社团快速发展的节奏,致使学生社团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学社团管理观念落后

中小学社团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拓展知识领域和展现才华智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对社团的管理上很多管理者存在思想观念上的偏差。认为学生社团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学生生活的点缀,把学生社团活动简单归结为校园文化活动,在管理方式上以管制、束缚为主,在社团建设上投入不足,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没有形成一套激励约束机制。

2.中小学社团管理制度建设薄弱、内部管理松散

任何一个组织机构都应该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中小学社团同样需要规范的、科学的、合理的制度,借以约束、激励师生,规范办学行为。虽然一些中小学制定了一系列社团管理办法,但从实际运行过程中来看还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统一的管理体系,对中小学校社团的宏观指导、监管力度远远不够。中小学社团从选科准入、运行、退出以至于评估和考核往往就是学校随意确定,既不能很好地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专业和规范的指导,也不能科学地发挥管理、协调和监督的作用。

制度建设的薄弱自然导致社团管理松散等问题,其主要是学校师资有限,加之部分社团依托外来资源,这样的社团“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学校设置的管理制度执行不彻底,在内部部门的设置和分工上对社团的整体规划和学生需求考虑不全面,导致内部管理效率低下。

三、针对“信息化时代”下中小学社团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我在对信息化时代下中小学社团的发展现状、问题等进行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社团管理存在以上提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以上的问题,本文探索并建立适合中小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和引导中小学社团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学校党委要切实履行对社团工作的领导

学校班子及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对社团管理和引导为根本前提。学校开设的社团种类多(外聘社团、校级社团和教师社团),社团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领导和各部门齐抓共管,把握学校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同时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规范和理顺中小学社团的管理体制,在实际工作中“变管理为服务”。

(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在社团管理的作用及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

中小学社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导致的,因为传统的社团管理过渡依赖人工。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过分依赖人工的问题,比如:学生每年的社团选课,上课考勤,如果利用了信息技术,可以达到简单高效,一目了然,方便快捷地选好课,统计好师生出勤率;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为后续的评价提供数据支撑等等。

学校各个部门要充分认识社团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学校各部门除了要建立联动机制外,还要从职能角度为学校社团发展积极献策,从而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支持,负责部门具体管理”的工作格局,这样的管理格局是加强对学生社团建设的机制保证。

四、结语

根据文献查阅以及目前深圳市中小学社团的开展的现状来看,确实中小学社团存在开设量大,对已经开设的社团存在管理过程难,评价难等问题,针对中小学社团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团管理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学校行政会、部门会议和学校大会去激励和调动教师积极性,以此为学校社团管理建言献策。

【本文系深圳市龙岗区2017年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学校课题“基于物联网环境下的中小学校园社团管理探究”课题的支撑成果(课题编号:2017XX040)】

【参考文献】

[1]李强.创新学校社团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

[2]匡洪浩.互动式发展 一体化运行——浅谈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校长,2015(03).

[3]钟臣.移动物联网时代下的高效体育社团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4]赵森.线上线下结合的中小学学生社团活动管理[J].教育现代化.

[5]孟祥敏.人才培養转型中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创新_基于浙江万里学院的实践[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6]王运东.社会管理理念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3,9(9).

(责任编辑:刘屏婷)

猜你喜欢
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现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