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大伟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日渐突出。高校优化教育体系、调整教学结构,做好隐性逃课的合理化教学干预,对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及综合教育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是弥补高校教育实践不足的科学方法,是现代高校完善教育应用机制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已成为制约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隐性逃课具有不易察觉的基本特点。隐性逃课更多是指在规范教学环境下,学生思想意识及逻辑思维并未基于课程学习进行信息反馈,而是以自身思想意识为中心调动思维意识,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反应迟钝等诸多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隐性逃课成为影响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导向因素之一,但由于初期阶段缺乏对隐性逃课的认识,加之当时教育资源匮乏,隐性逃课仅作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一种心理表现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视。
最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及高素质人才教育培养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隐性逃课的影响范围正在逐渐向高中生、大学生转移,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隐性逃课对高校教育工作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但隐性逃课的成因及构成元素,并非是单一基础性教育问题,其中包括当代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汲取方式、大学生知识结构及思想创造力等多方面因素。隐性逃课不同于传统意义的“逃课”逃避课堂学习,而是学生将用于课程学习的基本精力用在其更感兴趣的思维领域。因此,形成隐性逃课的基础和重要条件是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造能力,使其可以在思维意识上摆脱所处环境限制,在保持对外界进行一定程度信息反馈的同时,通过思维转换实现隐性逃课。
正是由于初期阶段我国教育资源匮乏,大学生知识接收途径较为单一,不具备形成隐性逃课的基本条件。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化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信息获取途径,进一步为隐性逃课创造了实际空间。所以,从高校教育发展及专业人才培养角度来看,隐性逃课是不利于高校教育工作及人才培养高质量推进的;但从当今时代发展背景来看,隐性逃课实际是新媒体时代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强化大学生思维逻辑及提升大学生思维创造力有着一定正面帮助。
学生因素是造成大学生隐性逃课的重要原因:第一,大学生学习兴趣匮乏,无法有效融入现有的学习环境,大学生难以根据所处的学习环境在思想上做出正面反馈,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参与度随之下降,久而久之养成隐性逃课的习惯。第二,大学生基础学习能力不足,跟不上现有学习进度,对部分知识内容的解析也常出现错误,对学习的基本态度产生负向转变,失去学习自信心,最终通过隐性逃课逃避学习。此外,错误的教学管理方法使大学生产生学习抵触心理,也是现阶段大学生出现隐性逃课问题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大学生不能以积极心态参与学习实践,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对高校教育工作稳步推进构成一定阻碍。
教师教学规划不合理导致大学生出现隐性逃课的问题比较普遍,是新时期大学生产生隐性逃课主要的诱导因素。教师教学规划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滞后及教学模式缺乏科学性等方面。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高校教育体系得到完善,但在部分高校中仍然存在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及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大学生无法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参与学习和实践,进一步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滞后,反复重复课程知识,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思想疲劳,进而对学习反馈形成限制,使其难以更好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导致大学生学习质量大打折扣,为隐性逃课的产生创造了实际条件。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高校必须承担的基本责任,也是保障高校教育工作高水平开展的重要基础。而实际情况是,部分高校对学习环境的营造,更多基于教师个人的教育经验,未能根据时代教育发展做好科学规划设计,导致高校教育氛围营造失去根本性教育意义,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正是由于大学生长期处于不良学习环境,难以将精力大量投入专业学习,继而出现隐性逃课问题。
综上,必须要从院校、教师及学生三个维度采取措施,才能解决隐性逃课问题。构建良好教育学习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学习意识、摆正学习态度,在新的教学方法引导下,不断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以此,进一步杜绝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的产生。
隐性逃课的教育干预,不仅要从完善教育体系及提高教育多元化实践水平角度出发,也需要利用媒体资源开展正面引导,通过对媒体资源融入及媒体教育宣传,强化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思想认识,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意识,帮助大学生重新树立学习自信心,使其在专业学习方面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思想状态。但部分高校对于教育媒体的运用仅限于教学工具,未能从更深层次开展全面性教育媒体宣传,导致高校缺乏良好教育媒体资源支持,不能有效利用新媒体时代信息化条件对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解决提供实际帮助。对此,未来阶段高校必须要与教育机构及教育媒体开展系统化合作,利用媒体平台教育资源与高校专业教育资源一体化融合,实现对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解决,从高校教育层面为大学生隐性逃课有效干预夯实基础。
教育改革的目的并非是对传统教育形式否定,而是基于现有教育条件,在教学方式、教学技巧及教学模式上做充分调整,使高校教育改革发展实践能朝着更好方向稳步迈进。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解决,也可基于高校教育改革创新予以解决。例如,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高校应摒弃高压式教学机制,要注重大学生自身教育学习诉求,结合大学生学习需求调整课程结构,围绕大学生自主化学习推进教育实践,改变大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现状,将主动学习的教育培养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基本目标,通过建立以兴趣化为基础导向的教育培养机制提升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帮助大学生更好确立主体学习目标,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始终向着正确方向前进。以此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隐性逃课的产生。
调整大学生课业学习时间的目的在于缓解学习压力,降低学习紧迫感及过快学习进度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确保大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能以更良好的状态投入教育学习实践。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做好对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管理协调,围绕专业课程内容做好规划布局,尽可能在低压环境下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大学生可以在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均能得到有效提升,以此对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产生予以规避。与此同时,教师方面应采取柔性策略开展教学工作,降低强制性教学措施应用可能性,基于大学生学习现状调整教学方案。例如,针对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学生,教师应采取分级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践,重点引导学生突破学习薄弱项,提升大学生综合学习水平,使其专业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发挥。
教学资源配置需要根据大学生课程学习进度做进一步控制。针对处于一年级或二年级阶段大学生,教学资源配置应采用均衡分配方法,即根据理论课程基本内容,适当地控制实践课程数量。而对于处于更高年级大学生,则要进一步提高实践课程教学比例,将教学资源运用向教学实践倾斜。之所以采取这一方案,主要由于高年级大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达到新的阶段,反复将理论教学课程运用于教学体系,不利于对大学生的兴趣引导,容易导致大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感。处于低年级大学生由于其猎奇心理相对较强,能适用新环境下教学课程,无须过度利用实践课程教学兴趣强化开展教学工作,仅需保障对低年级学生理论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对隐性逃课问题充分解决。
高校学习氛围的营造及学习环境构建,对于解决隐性逃课问题有着较为直接的帮助。多元化教学应用体系及环境构建,应基于高校专业教学特点,做好教学环境优化。譬如,高校可以根据不同教学专业开展课程竞赛,采用竞技对抗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使大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学习有明确的阶段性学习目标。针对缺乏学习兴趣的大学生,高校则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中心做好教学拓展,把大学生感兴趣元素融入高校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更近距离接触专业课程学习,使大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能产生一定的基础兴趣。此时,利用多元化教学兴趣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学习价值观,为其未来阶段学习发展指明方向。在此环境下,良好教学氛围烘托及学习环境的建立,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学习注意力,对大学生专业学习形成一定的思想约束,确保大学生将专业学习作为大学生活的重要基础。进而在课程教学及教学环境角度解决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以环境影响为中心有效干预大学生隐性逃课,以便为其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为高等人才教育培养提供技术应用支持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隐性逃课问题在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愈发严重。高校应把握时代脉搏,将新媒体信息资源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建设,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并通过优化教育体系强化教育多元化发展,对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予以解决,推动高校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