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凤珍
(兖州区兴隆庄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济宁 272100)
通过开展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为农村发展缓慢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科学的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紧跟社会经济发展脚步,提升山东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应改进山东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建立科学完善的山东省农业经济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山东省农业经济的发展,以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
农业经济管理是以农作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活动规律为基础,对农村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开展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通过此种方式帮助农村地区居民不断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升人们参加农业生产活动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农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的战略目标。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地农村纷纷开始落实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也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为基础,创新农村的经济管理的方式,进一步帮助山东省农村居民增加经济收入,提高日常生活水平。农业经济管理既有助于加快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鲁西南地区现代化的、专业化的新型农村地区生产经济整体经营服务管理体系,又能真正为山东省农村地区推动农业新型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提供科学有力的理论依据,不断努力提高鲁西南地区农业新型农村地区生产经济管理效率,并及时扫清新型农业地区乡村生产经济快速发展的各种阻碍,最终加快实现山东省农业农村快速振兴的重大战略目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必然趋势,但在实际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中仍存在大量问题尚待解决,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制定完善的发展和解决策略[1]。
1.2.1 有利于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就目前的山东省农村而言,参与农业生产的农民,以中年人为主。这些人几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依靠祖辈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农作物的种植与农业生产,很少会有农民主动探究更加科学、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日常也不重视对农业市场的调研,生产和出售的农产品往往不是当季最好的农产品。由于他们本身就不懂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其情况缺乏科学的经济预测,相应的农业市场调节往往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样的农业产品生产往往直接导致农村居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不稳定,一旦出现农业收成不佳或产品销售不畅的意外情况,就可能会直接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与生产经营仍需现代化的农业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和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加以支撑。通过实施现代化的农业产品生产经济管理,实现对乡村农业生产经济的科学管理,及时向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现代化的农业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的理论宣传与知识普及,帮助其真正有效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产量。同时,实施现代化的农业产品生产经济管理,亦可科学地预测农业生产市场的经济发展方向,帮助农民正确选择种植农业市场上所需要的优质农产品,进而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落实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2]。
1.2.2 有利于清除农业经济发展的阻碍
目前,由于我国正在全面落实振兴乡村经济及振兴农业发展的大战略,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农村经济发展都因此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全面密切的关注,农业经济发展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健康发展。但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伴随着一些突出问题的出现,时刻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某些地区农村的农业基础配套设施不是很完善,人们的思想水平不高,日常生活质量也不是很高,这些问题都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不相符合。我国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地形、地势、土壤和气候等复杂多样,直接导致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并不适合开展农业用地种植开发活动,再加上有些农村地区的农业相关行政部门并不重视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农业用地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这些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都会使农村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减少,同样也严重阻碍了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3]。若将我国农业用地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可有效地使乡村农业用地资源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分配利用,从而提升农村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促进乡村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科学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同时,为发展农业经济和促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充足的经济动力。
建立健全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可有效提高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及时结合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对各地农业生产经济经营资源和具有发展潜力资源进行系统分析考量,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共享与资源分配的最优化,为高效促进农业生产经济经营管理的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我国地方政府应以分析地方地区农业生产经济体系发展优势和经济特点等作为理论基础,制定一套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地方农业生产经济经营管理体制,引导地区政府开展更加规范化的地方农业种植生产经营管理工作[4]。此外,还应以大力促进我国地方农业经济体系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作为主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特色,以保证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因此可从以下3 方面着重下手。1)扩大山东省农村农业金融机构的服务规模。金融机构在大力支持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和经济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应与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式有所不同,避免直接套用城市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管理方法。应以山东省农村农业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管理发展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符合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同时,要继续加大对山东省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补助支持,进一步提升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管理水平。2)加快探索生态环保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民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使这些绿色环保产业带动鲁西南区域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为农业经济生产发展创造条件。3)建立健全科学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管理方式,运用农业大数据、信息网络等现代科技经济手段,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综合优势,提升农业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量[5]。
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为提升新型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还需要高度重视对高水平、高素质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大管理人才资源的投入,对我国农村新型农业经济经营管理人才建设体系进行科学的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重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与输送。在各大高校中开设农业经济管理相关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大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指导,为鲁西南地区农业经济管理输送大量的相关专业人才,真正为大力推动鲁西南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结合村居特色、优秀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探索适合不同类型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发展模式。依托村居现有的优质企业或种植养殖大户,积极鼓励农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试验区—基地—农户”“试验区—企业—农户”等途径,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及市场营销等措施,大力提高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依托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探索建立“粮—蔬菜—饲料—家畜”“果—草—牧”“粮—经—饲”等农牧结合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吸引村居富余劳动力参与其中,不仅就地消化了富余劳动力,使他们不出村就可实现就业,而且增加了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
依托乡村文化和生态环境,积极发展高质量乡村旅游。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挖掘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兴盛繁荣,收集、整理古村落历史文化资料,积极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品牌,培育乡村“非遗”文化传承人,鼓励青少年申报进入“非遗”传承人队伍,支持学有所成的“非遗”传承人创新创业,在保护基础上做好旅游规划策划,实现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发展农业经济区域建设一直受到重点关注。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农业相关优惠政策,最大程度上确保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农村经济区域管理发展情况并不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农业产品生产过程技术和配套设备较落后、农业规范化管理意识和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缺乏等,这些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区域管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鲁西南地区一些农村的农业相关经济管理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区域管理的体系建设和社会发展,针对影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区域管理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寻找科学、有效的应对解决政策或措施,为加快促进我国农村区域经济体系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