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1-12-28 23:33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马彩霞宋维虎
内江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字化学科核心

◇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马彩霞 宋维虎

终身学习是信息时代每个公民适应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理念,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是培养中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本文在终身学习理念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四个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教育目标[1]。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应对其学科核心素养有明确定位,在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为学生在数字化时代生存、信息社会发展与创新以及终身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1 终身学习理念的概念

1.1 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

终身学习理念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最早是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上由教科文组织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提出的。保罗·朗格朗认为“教育是一个整体,终身教育即教育这个词所包含的所有意义。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范围,包括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不断发展,也包括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各点与各阶段间的紧密联系”[2]。因此终身教育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它始于生命之初终于生命之末,纵向包括一个人从幼年到老年的各个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的总和,横向包括从学校、社会、社区和各个领域受到的不同教育。

1.2 终身学习理念的意义

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理念在世界各国都引起了很大的影响。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完善了终身教育体系,在之后的十七大到十九大,我国也一直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创建学习型社会。社会的进步依靠知识的更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大量产出,书本知识和现存知识都需要通过创新的形式发生转变,这些转变促使我们的社会发生变革。终身学习理念促使公民培养自身学会学习的能力从而适应变革后的信息社会。

2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2.1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在京发布,其中说明了学生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与品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须贯穿于学生受教育的全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体系[3]。学生核心素养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而学生知识的获取主要依托于学科课程,因此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素养的具体化。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教师应当从学科内容的难度和容度转移到学科本质和教育价值上来,牢牢抓住学科教育根本,实现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学科核心素养的期望。因此,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经过特定学科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思维特征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2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视角的核心素养,应强调学科思维的体现。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围绕“人、技术、社会”关系而展开,其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社会信息责任四个核心素养。新版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到,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社会的海量知识,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学生应该具有以下两点能力:对信息的敏感性与判断力[4]。高中生对信息的敏感度表现在能及时的在众多且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挑选可以解决问题的信息,并自觉主动的寻找恰当的方式获取和加工信息。计算思维的内涵是指个体在信息活动中,利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基本理念,在问题形成与解决过程中的思维方式[4]。掌握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信息社会。人们在享受信息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便利之时,信息社会也赋予了自觉维护信息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文化修养等信息社会责任[4]。

3 终身学习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策略

3.1 信息意识: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波兹曼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束缚,学会自己独立思考,但是各种网络信息媒介使学生努力的朝相反的方向走去—为了适应现实社会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5]。各种错综复杂的溢出信息让学习者在信息社会中眼花缭乱,难以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关键信息,从而不能顺利的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是解决该问题的首要途径。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安排上,必修模块1“数字与计算”中要求学生能认识到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合理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以及信息系统在生活中的运用,选修Ⅰ中通过“数据管理与分析”等模块锻炼学生感知信息的敏锐度,提取信息关键字以及判断关键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价值,合理的使用数字化工具的能力,最终提高信息的辨别能力。“信息意识”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面临不懂的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寻找解决办法,并且批判性的选择某种方法和途径去找寻答案。在选修课程Ⅰ中“网络基础”、“移动应用设计”等模块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服务和移动学习的学习技巧,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教师应积极创建各种信息场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分析辨别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更好的在信息社会生存打下基础。

3.2 计算思维:发展解决问题思维,培养学以致用能力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重要思维方式。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层层推进,使得目前的社会变得“抽象”和“自动化”,而将计算思维逐渐迁移到解决生活中复杂信息问题上来,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当下的信息社会。选修课程Ⅱ模块1“算法初步”是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情景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入系统的学习算法内容,让学生把握实际解决问题形式化的过程,经历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变成一个个明确小步骤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教师设定的问题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在相似问题情景中的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如新闻,视频,歌曲的推送方式,送朋友的礼物如何选择这一类小问题。这一内容的学习,重在发展学生“数据抽象、模型建构、回归验证、数字实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5]。因此,计算思维是从一个学科概念演变成个人在信息社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品质。

3.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培养学会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信息社会一方面强调人们适应数字化环境,一方面也强调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创新,激发个人潜能,实现个人发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会有网络传输信息、多媒体信息展示和智能处理信息功能的信息技术教室以及一定数量的数字化设备。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此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获取、加工和处理各种学习资源,并通过项目式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同时将积累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创造性的应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和资源是一种问题解决方式的优化,也是一种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选择性必修课程前三个模块为学生高阶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而设计,后三个模块即模块四“人工智能初步”、模块五“三维设计与创意”和模块六“开源硬件项目设计”是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而设计,这为学生深入开展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创新打下基础。这种数字化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创造的能力,不仅是学生当前学习所需的核心素养,也是数字化时代公民终身学习必需的核心素养。

3.4 信息社会责任:培养信息道德,提高数字化生存能力

德育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信息社会中的“德”是信息技术课程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高中信息技术从“个人”、“社会”、“信息技术”三个维度发展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从个人层面出发,让学生在利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时,学会预判信息的危险指数,并要注意个人数据、信息设备的保护,面对不法的信息行为时能主动抵制,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成为有信息文化修养的人。从社会层面出发,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系统安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不利用虚拟社会身份在网络平台随意发表观点,服从信息社会道德规范,共同营造良好的信息社会氛围。从信息技术层面出发,让学生理解人与社会、信息技术的关系,能正确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三者的关系,自觉维护信息社会安全,并且能正确判断和尊重信息技术产生的不同信息文化,构建个人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网络安全方法。信息社会责任是陪伴学生一生的重要能力,其有助于未来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是公民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素养。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要把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义,为学生理解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概念及其价值提供充足的数字化资源,构建学生运用计算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基础上实践创新和个性发展,形成对信息世界的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创建良好学习环境。这为学生快速融入未来社会,实现自我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为其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字化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