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照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32)
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等山区,是我国东北林区重要的天然次生林树种之一。蒙古栎天然更新较难,播种育苗难以保持优良性状,造林成活率较低[1-2]。而扦插育苗技术能够较好地保留来自母株的基因特点,避免了播种育苗过程中发生变异。而且扦插枝条来自于生活力旺盛成熟的母株,扦插成活后,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栽植成活率较高[3-4]。本文通过对蒙古栎扦插育苗技术要点论述,旨在为蒙古栎人工更新、优质苗木规模化生产以及无性繁育技术体系建立提供技术参考。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缓(坡度<15°)、土层深度>50 cm、土壤疏松肥沃、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清除地面石块和草根等杂物,深翻20~30 cm,整平。以蒙古栎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苗木为建圃材料,行距60~120 cm,株距30~60 cm。每年春季或秋季在苗根周围施腐熟厩肥或复合肥1次:根据土壤条件,如热性土壤,施猪粪、牛粪等凉性厩肥;如冷性土壤,施马粪、羊粪等热性厩肥,施肥量3 000~5 000 kg·hm-2;复合肥选平衡型氮磷钾复合肥,施肥量750 kg·hm-2。翌年春季栽植,于树液流动前进行平茬以促进枝条萌生。去除长势较弱枝条,保留生长健壮的枝条。
蒙古栎嫩枝扦插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具体时间视母株生长状况而定,以枝条半木质化、粗度达到3 mm以上为宜。
扦插基质采用河沙,或河沙与珍珠岩(体积比1∶1~3∶1)。扦插前2~3 d,采用0.5%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淋扦插床面,喷药量20 L·m-2。24 h后用清水充分淋洗基质。淋洗后扦插棚覆盖塑料布,高温闷棚增加基质温度。
配制吲哚丁酸钾5 000 mg·L-1水溶液,加入滑石粉调成糊状;或ABT1以无水乙醇溶解后,加水配制成5 000 mg·L-1水溶液,加入滑石粉调成糊状。
阴雨天气全天均可采集。晴天采穗时间以清晨为宜,避免强光高温采集。选取健壮无病虫害、叶片完整的枝条。采集当年生枝条顶端约15 cm段。穗条采集后置于阴凉处制做插穗。插穗应带顶芽,长8~12 cm,剪取时切口要平滑。插穗保留顶端2~5片叶,每片叶片保留1/3~1/2。
扦插前用打孔器在基质上打孔,扦插深度3~5 cm,株行距6 cm×8 cm。插穗基部速蘸生根剂,插入基质扦插孔中,随即用手捏紧基质,封住扦插孔。扦插后及时浇透水1次。
水分控制视天气而定,扦插后晴天每天9:00、12:00、15:00 喷水3次,每次30 s,阴雨天适当减少喷水次数。扦插1个月后逐渐减少喷水次数。
扦插棚内温度控制在20~32 ℃,温度高时,采用通风或喷水方式降温。
扦插棚上覆盖遮光率为60%~80%的遮阳网。
扦插20 d后,每10 d喷1次高磷型大量元素水溶肥500倍液,同时加入碧护0.2 g·kg-1,喷3~4次。8月下旬开始,每10 d喷1次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500倍液,喷施3次。
扦插后20~30 d,喷50%多菌灵1 000~2 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消毒。
蒙古栎嫩枝扦插生根率达80%,平均根数7条,根长10.96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