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废物”现象的心理映射与社会机制探析
——基于“寒门难出贵子”论视角

2021-12-28 22:58
林区教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贵子寒门子弟

付 莹

(华东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20)

引言

2020年5月一名上海大学生在豆瓣上创建了“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最初只是“985、211失学失业者的新校园,分享失败故事,讨论如何脱困”的建群行为,以期通过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搭建起具有相似境遇的高材生之间的交流空间。然而,随着各大网络媒体的关注并进入公众视野后,“985废物引进计划”俨然被看成是一种现象化的存在。如今该讨论小组已注销,但是近10万的小组成员却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对寒门贵子现象的关注。近年来围绕“寒门难出贵子”的讨论一直占据公众话题榜,其深层地隐喻着社会阶层固化、家庭教育内卷化、网络媒体肆意渲染等问题。

关于“寒门难出贵子”话题,尽管学者们从阶层流动、教育文化、社会资本、历史社会学等不同视角开展了研究探讨,但学界在“寒门是否真的难出贵子”问题上并未达成一致。刘宏伟、刘元芳(2012)赞同“寒门难出贵子”的观点,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社会阶层固化[1]。林相森、李湉湉(2019)通过对数据进行模型分析,得出“教育投资能够有效阻隔家庭贫困代际传递,且是提高我国低收入家庭子女阶层向上流动机会主要途径”的结论,认为通过教育投资可以提高寒门子弟的代际阶层流动性,并且受教育程度越高则阶层流动性就越强[2]。刘玲(2020)运用布尔迪厄资本“符号”运作理论进行研究,认为资本占有的不均衡导致“寒门难出贵子”现象时有发生,而寒门子弟要想脱“寒”,务必从内外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就内因而言,她认为寒门子弟一定要发奋读书,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就外因而言,她认为国家和政府对寒门子弟的帮扶能够有效打破寒门之“寒”的僵局[3]。周勇(2017)从历史社会学视角剖析了魏晋至北宋时期寒门子弟在权贵斗争的复杂环境下的社会晋升路线,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国家应该亲自出场,打开地域、阶层、家庭的教育钳制,出台益于寒门晋升的政策,让寒门再多出贵子[4]。尽管学者们对“寒门是否难出贵子”的说法不一,但不难发现,学者们的研究始终以如何实现寒门子弟的社会跃升为终极目标。深究发现,“985废物”现象映射出寒门子弟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正是由于此类问题不断发酵,以致于“寒门难出贵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以“985废物”现象为依托,对“寒门难出贵子论”进行深度探讨,有助于准确把脉寒门学子问题,助推其在社会中的准确定位,激发其内生动力。

一、身份焦虑与抱团取暖:“985废物”现象的心理映射

(一)寒门子弟对“唯教育论”的过度尊崇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育观念。宋代的科举制度打破了封建门阀制度的限制,将考试作为选拔的标准。读书人可以不用顾虑自己的出身,就可以拥有平等的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寒门子弟通过读书步入仕途、实现阶层的跃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寒门子弟“唯教育论”的价值理念。发展到近代,科举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随即科举制度被废除,新的学校考试制度开始确立。学校考试制度拥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范化的考试机制,不仅能够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而且也增强了考试对寒门子弟的重要性。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为我国现阶段的人才选拔制度,被广大寒门子弟看作是人生跨越的跳板,他们渴望借助高考的一臂之力,实现鲤鱼跳龙门。出生寒门的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读书是未来唯一的出路,他们朝着这个目标一路披荆斩棘,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进入“985”“211”院校。他们以为镀上了名校光环前途将一帆风顺,但事实并非完全尽如人意。现实生活中他们越发察觉周围的人比自己见多识广、更优秀也更努力,出生寒门的他们不由得出现忧郁、自卑等情绪,甚至遭受辍学、失业等苦恼。可以说,他们是一群成功于高考、沉寂于大学、失意于社会的青年。这一刻“读书改变命运”宛若一个虚无缥缈的精神梦魇,在“读书改变命运”线性思维的“荼毒”下,广大青年并不能以一种系统多样的方式来解释实践的多样性,最终导致其在社会浪潮中倍感迷茫,进而产生面对现实的无力感。

(二)寒门子弟在理想与现实反差之下的身份焦虑

现实社会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进行过身份定位,在此过程中往往裹挟着多种情绪,如成功时的喜悦、失意时的感伤。“985废物”正是在经历了得意的欢乐与失意的痛苦后而形成的巨大反差,进而产生了身份焦虑之感。

焦虑是一种痛苦的外在体验,在焦虑心理的侵扰下,个体极易被负面情绪所笼罩,难以按照自身意愿行事。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对焦虑心理进行研究,认为“自我在人格结构中执行着管理和协调的职能,它同时侍奉着三位严厉的主人——现实、本我和超我,而且要使他们的要求和需要尽量获得满足。然而,这些要求有时是背道而驰甚至互不相容的,致使自我力不从心、无法应对,从而出现人格不适应的状态,引起痛苦的情绪体验,表现为‘焦虑’(anxiety)”[5]。按照弗洛伊德的逻辑,“985废物”的身份焦虑就是由于现实的心理诉求不能得到满足而出现对现状力不从心、无法应对的负面情绪。对“985废物”现象进行认真梳理后发现,其身份焦虑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学业困扰下的身份焦虑

“985废物”自称出身寒门,绝大多数来自小城镇或农村,“除了埋头苦读之外什么也不会”。高中阶段,迫于师长和父母的管教,他们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于背书、刷题,进而取得优异成绩进入“985”“211”等名牌大学。但是面对大学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的多元化,不少“废物”“逐渐堕落”并“泯然于众”。在现实的巨大反差下,他们自嘲为“小镇背书家”“小镇做题家”,甚至不禁感慨:昔日以成绩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即使笼罩在名校光环之下,自己再也无法感受到众人赞许的高光时刻。

2.同侪压力下的身份焦虑

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打磨下,“废物”们从小被教育要成为“人上人”,但是步入大学后,他们越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别人眼中的差生,昔日“学习好就是优秀”的优势,如今也已荡然无存。周围的同学不但学习优异、见多识广,而且各方面能力突出。“阶层差别开始偷偷地显现,社会上的结构差别远远不是他们认为的样子,一切的发生都是静悄悄的。”[6]在与同辈群体的比较中,“废物”们也开始重新构建起新的社会认知:在同侪的挤压下,他们越发迷茫,想努力,却找不到方向。

(5)K6矿脉带:属于隐伏矿脉,矿体外推长度400 m,厚度0.96~1.26 m,钼品位0.030%~0.034%。矿脉带受构造蚀变石英脉控制,该矿脉带目前发现1个矿体和1个矿化体,矿体编号K6-1。

3.现实生活挤压下的身份焦虑

有“废物”表示,自己从小到大都过得很压抑,生活中充满竞争,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可能因为一次排名、一句话,同学间的竞争关系便在无形之中搭建起来。进入社会后,原本以为镀上名校光环,自己能够在精英行列里站稳脚跟,过上“前途无量”的理想生活,但是在现实的“严刑拷打”下他们越发觉得世界并不友好,眼看着高中成绩不如自己的人混得比自己好,“废物”们开始自我怀疑、自我拷问:究竟是自己退步了还是大家进步了?

(三)寒门子弟寻求情感安慰的树洞式抱团取暖

在学业困扰、同侪压力、现实生活挤压下,寒门子弟淤积在心中的苦闷与焦虑无处可诉,恰好“985废物引进计划”讨论小组的成立契合了寒门贵子们寻求情感安慰的树洞式抱团取暖的心理诉求。

“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内,组员们分享自己的个人经历,获取情感安慰,并寻求精神共鸣。如组内一名成员发布的一篇题为“得知中专肄业的堂姐月薪税后17K,心态炸了”的帖子让人记忆犹新。该帖子讲述了中专肄业的堂姐当了某国际品牌的柜姐后,月薪拿到17K,生活过得光鲜亮丽。而与之相比,自己寒窗苦读十几载,而且本科、研究生都就读于“985”院校,但由于专业并不擅长也不热爱,导致未来就业迷茫。看了诸如此类的经历帖后,成员们不禁产生共鸣,也能够站在楼主的角度发表自身看法。如此一来,不仅有助于排解“废物”们的负面情绪,而且也有助于“废物”群体谋求适当途径,竭力脱“废”。

小组成员们虽然以“废物”自嘲,但是他们中很多人正在积极地摆脱困境。正如“废物”们在帖子中自述:“本小组绝大部分是相对废物不是绝对废物,且多数人希望脱废”“我们剖析自己,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讲述现状寻求建议,为的是作出改变,成为我们自己希望成为的人,更加接近理想的自我。”“废物”们的言语透露出他们对现状的清醒认识以及渴望改变现状的迫切之情。而就如何摆脱困境的问题,“废物”们纷纷支招,如梳理情绪、调整心态、持续努力、避免眼高手低等。另外,还有小组成员在总结自身经历的基础上,就如何选专业、转专业、就业、择业以及职场Tips等给出诸多实用帖。透过小组成员的言语与行为可以发现:小组成员以“废物”自居,很大程度上带有娱乐自嘲的意味,并且他们组建“废物群”的行为也透露出他们寻求情感安慰的树洞式抱团取暖心态。

二、阶层阻隔与媒体渲染:“985废物”现象的社会形成机制

随着网络媒体的介入,“985废物”与“小镇做题家”俨然成为一种现象化存在。在舆论的高度关注与热议之下,全网关于“985废物”现象存在多重解读,迷乱了公众的认知与判断。因此,在对“985废物”现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其社会形成机制,有助于广大青年在复杂的社会浪潮下厘清社会状况,找准自身定位。

(一)社会阶层固化加剧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社会阶层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反映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体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存在较大差异。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不是终身不变的,一个家庭的社会地位也不是世代不变的。人们将社会地位的变动称为“阶层流动”[7]。一般而言,社会的阶层自由流动是一个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它意味着处于下层的人们有机会进入上层社会。与“阶层流动”相对的概念是“阶层固化”。“阶层固化”作为一个与社会流动相对的社会学范畴,是对社会流动的一种反动[8]。在“阶层固化”状态下,底层人们难以看到阶层跃升的希望,导致积怨加深,社会矛盾加剧。

杨继绳先生在《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一书中,通过对社会群体的分析,剖析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他认为“决定一个人地位有两种因素,一个是先赋性因素,即靠家庭背景;一个是后致性因素,即靠个人努力。先赋性因素作用太大,这个社会的流动性就小,继承性就大,也就是世袭性强”[7]。杨继绳先生所指称的阶层世袭不是单个人世袭,而是群体世袭,它是一种社会存在的宏观现象,既包括相对强势的高干子弟对父辈财富、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的世袭,也包括弱势寒门子弟对家庭贫困与阶层低下的复制。正如社会流传的“富人的后代是富人,穷人的后代依旧是穷人”,这种代际传递式的身份固化无形之中给寒门子弟在内心深处上了一道沉重的枷锁。在社会身份固化的趋势下,社会阶层流动已经呈现出代际传递性加强的倾向,使得在社会资源充斥的现实社会中大量出身寒门的青年通往社会上层的渠道愈加窄化,更谈不上前途无量、大展宏图了。长久浸润在贫困代际传递的大环境下,大多数“废物”们一边焦虑自责、一边抱怨社会。

(二)家庭教育的内卷化隐喻了寒门与“朱门”间的文化差异

在“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里,许多小组成员自诩为“废物”,很大程度上与“家境”存在较大联系。在“精华讨论区”一篇帖子引发了“废物”们的高度关注和回应,据该楼主回忆:“小学开始我和妈妈一起去干农活,收玉米,三年级的时候附近修铁路,于是我捡了一个秋天的废铁废螺丝卖了10块钱,初二第一次喝牛奶,结果我妈给我买的牛奶舍不得喝放的过期了……”文章中他将自己如今的处境归结为“信息不对称、行业踏错”,也指出了家庭对自己选择的影响:“我的家庭对我的支持太少,导致可选余地几乎为零。”看完后不禁催人泪下,成员们就此纷纷在帖文中回应家境对自己的影响。可见,家庭教育的内卷化也是“985废物”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

“内卷化”的概念由来已久,目前学界关于“内卷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农业内卷化”“国家政权的内卷化”“职业发展内卷化”等。王琛在总结学界关于“内卷化”研究的基础上,将“内卷化”概念归纳为社会文化的停滞状态、经济效益的递减、(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制度与体制的逐步失效与失控以及潜规则的盛行等[9]。基于此,家庭教育的“内卷化”则可以理解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家庭教育理念在一定阶段处于停滞状态,其弊端不断涌现,以致于无法对寒门子弟的成长起推动作用。家庭教育的“内卷化”对寒门子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寒门父母的眼界和格局阻隔了寒门子弟的视野

不同阶层社会群体长期在阶层文化的浸染下形成了各自的阶层习性,这种阶层习性使得他们在同一事实中的表现千差万别,这种差异也成为寒门与“朱门”阶层文化的一种隐喻。来自于高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他们的父母自身具备较高的涵养,能够在孩子的教育、选择、困惑等方面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这本身就是一种隐性家庭教育。可想而知,寒门子弟与“朱门”子弟之间的差距不是在进入大学后才存在的,而是在从小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逐渐锻造的。

2.家境贫寒影响寒门子弟的性格塑造

不少“废物”们表示,自己自卑、内向而缺乏勇气。这些充满寒门烙印的性格深深地扎根于“废物”们心中。反观“朱门”子弟,他们大多性格开朗、自信而勇敢、擅于交际,这些都与家庭力量的支持分不开的。对于“朱门”子弟而言,失意时父母能够给他们有效的心理疏导、最真挚的鼓励和无条件的支持;反观寒门子弟,他们的父母大多格局与能力有限,在给予子女指导与帮助方面显得束手无策。两者间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差异无形之中在“朱门”与寒门之间垒积起一道道厚厚的屏障,最终使得“文化资本丰裕的群体在‘市场’中找到机会的可能性要远大于文化资本贫瘠的群体”[6]。

3.寒门父母的社会网络关系和资源匮乏限制寒门子弟的信息面

在网络中诸如“离你最近的三个人,决定了你的人生走向”“你的身边人和圈子,决定了你的后半生”的推送层出不穷,这从侧面反映了个人成就离不开广阔的人脉资源。然而,寒门父母终日忙于养家糊口,更别提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交朋结友、了解新事物了,故此他们的社会网络关系和资源便格外有限,不能为子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三)网络媒体的疯狂围观与蓄意渲染遮蔽了“废物”群体的积极面

近年来在智能传播环境下不少网络媒体凭借着对新闻的敏锐性,在短时间内便能捕捉到网络热点。“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原本仅是名校“失意者”抱团取暖的建群行为,而在新闻媒体与网络大V疯狂围观与肆意渲染后,“985废物”现象逐渐出圈。至此,“985废物”“小镇做题家”俨然成为网络空间内兴起的关于名校寒门子弟教育身份陨落的代名词,在互联网的助推下他们短时间内火爆全网,并引发全网热议。

“985废物”现象进入公众视野后,网络媒体为了抢占智能传播先机,纷纷涌入并进行多元报道。从当前全网关于“985废物”“小镇做题家”的报道来看,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对“985现象”产生根源的剖析性报道。该类报道大多从教育不公、社会价值观功利化期待、高消费负担的跨地域迁徙、社会阶层鸿沟的存在、劳动市场内卷化以及青年个人问题等视角进行报道,透过上述原因,网民能够愈加全面、辩证地看待“985废物”现象。二是以“985废物”身份进行的人物故事性报道。该类报道带有一定的人为创作与主观捏造的成分。以“985废物引进计划”公众号上发布的《一个叫欧维的小镇做题家决定去扫马路》连载人物故事为例,单从故事内容来看,难以分辨是真人故事改编还是纯粹的主观捏造。倘若网络媒体充斥着大量诸如此类文章的话,极易误导公众的价值走向。三是对“985废物”现象进行的主观煽动性报道。如“那群拼命考上‘985’的‘废物’开始慌了”“清华学生回老家当老师”“硕士毕业当月嫂”,以及关于名校高材生出现在中介、快递、销售等服务行业的新闻报道,呈现出社会精英“下沉”态势。这些文章无形中在“985”与“废物”中间架起了桥梁,人为地为名校学子制造身份焦虑与社会恐慌。四是激励青年重拾情绪,逃离“废物”状态的积极性评论。该类文章集中表达了对“废物”的期望与赞许,认为他们既使自嘲为“废物”,但也并非常人所理解的无所事事、好逸恶劳的“废物”,这群“985废物”也比普通人优秀,只不过他们是在追求更高更好的理想过程中一时受挫罢了。

综上可知,不少网络媒体为博取热度、赚取流量而对“985废物”与“小镇做题家”现象进行疯狂围观与片面化报道,其所关注与渲染的多为“985废物”群体的负面情绪,反倒将其所蕴含的正能量置于一旁。如此片面化的舆论传播方式遮蔽了“废物”群体的积极面。

结束语

“985废物”现象映射出寒门子弟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寒门子弟进入“985”“211”等名校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新的转折点,他们要想摆脱困境、实现阶层跃升,就必然隐喻着一条向上流动之路。然而,囿于当下社会阶层固化的藩篱、家庭教育的内卷化与网络媒体的肆意渲染,他们被打上了“失意者”的烙印。在焦虑与自嘲中“985废物”们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既不甘退回原始阶层,也无法真正融入到精英阶层,因此他们时常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之感。对当前热议的“985废物”现象折射的青年心理进行深度分析,进而探寻其产生的社会原因,目的是要透析当前“985废物”们所处的社会生存环境,以期帮助他们在社会浪潮中准确定位。

猜你喜欢
贵子寒门子弟
江东子弟多才俊
让寒门出“贵子”也出“人才”
Class Action
寒门亦能出贵子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如何实现从寒门学子到寒门贵子的华丽变身?
教育观察:“寒门出贵子”缘何越来越难?
八旬老人创建"农民子弟教育馆"
“导游”手帕
劝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