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祥,严癸红
(湖北省天门市干驿初级中学,湖北省天门市多宝第一中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世界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本源,是学生确立生活信念和获得发展的内驱力。教育是在生活中实现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回归生活。
教育源于生活。在人类社会早期,教育与生活是一体的,生活本身就是教育,教育就在生活之中。随着社会分工的演进,教育变成了一种专门化、学校化、社会化的活动,教育效率大大提高,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分离。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说,教育是为了“使人成为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的一生发展的教育。
教育应该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生存能力、珍爱生命、懂得生活的人,即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让教育回归生活。只有真正地回归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生活、面对生活、走近生活、感受生活,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脱离生活,必将变成无源之水。因此,回归生活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教学要回归生活,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力求有效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从以知识为主的学科逻辑转变到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面向学生生活,使课程更加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及身心特点。生活是完整的,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生动而有趣的变化。生活中自然融合了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在教学中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有助于丰富和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从社会的整体环境和文化背景入手,创造一个适合少年儿童天性的新环境,激发少年儿童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促进少年儿童求真思维和创造性格的养成,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只有以学生的生活逻辑来设计、组织课程的内容、结构及其呈现方式,努力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身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来培养德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初中思政课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分注重传授知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枯燥乏味等。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尊重教育规律,让课堂回归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源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归根结底是源于生活、在生活之中发生和完成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立足于生活。让课堂再现生活,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就要让学生依托“生活”这一最广袤的资源和时空,自由穿梭于课堂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之间,实现自主学习。
生活是一切教育的初始点,也是一切教育的着力点。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出现,最终又体现于生活中。因此,我们要依据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能够接受、乐于参与和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等有利于品德发展的方式组织教学。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把学生的个体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引导学生表达、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促进学生对自身经验的反思。教师还要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碰撞、共同认知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引导学生走近生活,再现生活,超越生活,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
比如,在教学“爱的碰撞”一课时,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1.有人认为,积极的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而消极的负面情绪则有害身心健康。请你举例说明此观点是否正确。2.当你有负面情绪时,你会采取什么方法调节情绪?学生思考和回答上述问题时,需要运用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解开心中疑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课堂是小天地,不能替代现实世界;课堂又是大天地,可以再现现实生活。生活永远是最好的教育素材。生活的每一件事、每一环节都可能具有教育意义,生活处处是课堂。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找到学生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交叉点,关注日常生活、关注精神世界、关注真实的生活问题。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现象和事例,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把富有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生活素材引入教学中,让学生辨别、分析这些现象、事例和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积极表达、善于思考、习得方法、努力践行。比如,在教学“呵护友谊”一课时,教师可创设以下情境,并引导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小涛升入初中以后与小刚成为了同桌。虽然以前并不认识,但他们互有好感,很快成为了朋友。他们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中互相关心,有时从家里带来好吃的也相互分享,当对方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开导对方,考试时还将有些题的答案告诉对方。有一天,小刚看到了小涛将同学的一本书占为己有,小刚在回答老师的询问时却说没有看到有人拿了这本书。昨天,小涛与同学聊天时,无意中告诉同学:小刚患有乙肝。事后,小刚指责小涛不应该将自己的隐私告诉他人。小涛向小刚道歉,两人和好如初。
(1)小涛和小刚的哪些做法有利于维护友谊?哪些做法欠妥?
(2)你认为呵护同学友谊的方法有哪些?
(3)如果朋友欺骗或伤害了你,你会怎样处理?
(4)如果朋友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或者有了违法犯罪行为,你应该怎么办?
以上情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分析这样的情境,就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从而触动心灵。在学生讨论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归纳,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问题。
社会热点,一般指在某一时期、在较大的社会范围内引起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或根据社会热点问题设计某种情境,把大社会融入小课堂,引导学生分析、辩论社会热点问题。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表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关心时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时事演讲、新闻发布会、模拟记者会、时事专题讲座、时事点评、热点评析等形式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上都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进,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感体验、亲身践履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使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得到感悟、受到启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观点认识、道德实践与道德情感体验的往复循环,促进知行合一。
比如,在教学“爱在家人间”一课时,教师可让4名学生表演子女顶撞父母的情景,其中两人扮演学生,两人扮演父母和母亲。表演后让扮演父亲和母亲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而懂得顶撞父母、不服从父母的正当管教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道理。然后,可让扮演子女的两位学生也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并谈谈子女应该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和冲突。这样的体验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社会实践活动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形式之一,是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和感悟,开阔眼界,获取知识,受到启迪。
比如,在学习“热爱集体”的有关内容之前,教师可组织学生举行拔河比赛,让学生体会团结就是力量;在学习“自立自强”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拉练,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在学习“保护资源环境”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当地资源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地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在学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精心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在了解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的过程中发展品德,提高能力,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