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冲宇
(沈阳市沈河区教育研究中心)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同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也强调,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意见》中揭示了劳动教育与美育的内在联系,劳动是对世界的创造,这种创造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创造。
如何使学生在劳动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更加有效地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审美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沈阳市沈河区为例,从树立学科融合理念、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完善课程内容设置、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四方面谈如何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被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这是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丰富和发展,更是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倡导劳动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应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实现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实现学生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机统一;应淡化学科界限,多渠道整合学科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做到学以致用、学以善用,力求让学生强健体魄、习得知识技能、发展动手动脑能力,培养责任意识、锤炼意志品质、发展审美素养。
沈阳市沈河区设计与开发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邀请多学科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课程资源,实现综合育人的课程定位。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将劳动教育中蕴含的高尚道德情操、实践创新能力、身体素质锻炼和审美能力提升等内容融入其他学科和活动中。
在中国传统美食项目中,设计了“浓情端午”模块。在劳动实践之前,让学生了解端午节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节日,拥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人们在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如包粽子、赛龙舟、喝黄酒、制香包、带花绳、悬艾叶等,中国端午节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模块融合了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美,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电工、金工、木工、种植等项目实践中,融入物理、生物、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如“电子控制电路——设计音乐电铃”模块,有物理学知识,还涉及音乐、美术学科内容。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观察、感知美的事物,通过实践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能对作品进行一定的创新创造。
在课程资源包中,我们还为每一个项目设计了“大国工匠”模块,主要介绍该领域从古至今中国的杰出人物,使学生通过了解我国不同时期劳动模范的风采,懂得劳动精神之美,引导学生尊重劳动模范、学习工匠精神,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意识。
通过实践发现,树立学科融合的课程理念,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感,增强创新精神,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从课程总目标不难发现,里面既蕴含通过劳动技术的教与学的实践,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能力目标,还包括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体认劳动最美丽、劳动者最美的美育目标。
在初中阶段目标的设置中,要从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出发,选择适宜的劳动教育方式,在劳动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渗透美育。以“食品雕刻——菜肴围边设计与制作”为例,教师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课程目标进行概括描述,落实劳动教育与美育的融合。
知识与技能目标:其一,初步掌握切、削、刻、戳、旋五种基本刀法及应用;其二,了解菜肴围边的特性与用途,具备鉴别美的能力;其三,初步掌握菜肴围边的设计步骤与布局方式,学会围边装饰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其一,对食材进行雕刻,能按照范例学做简单、易成型、造型美观的菜肴围边;其二,根据前期构思的方案及设计表达草图,制作主题作品;其三,通过评价与交流,发现和提出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对作品进行改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一,深化劳动体验,初步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其二,关注美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缀和应用,具有初步的劳动技能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三,感受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美学,懂得菜肴加工同样是依赖视觉感受的艺术形式,在劳动实践中陶冶情操。
劳动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围绕劳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完成真实、综合任务,经历完整劳动过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需求,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因此,我区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采用项目实践方式开发课程资源包,围绕课程目标的要求,通过劳动与技术项目驱动式的劳动实践。同时,在各教学模块中进行美育渗透。如“木工”劳动项目,内容分为四个模块。
第一模块“走进木工世界”。认识木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激发学生探究木工工艺的兴趣,了解日常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木材材料,了解传统木工工具及校园内常用木工工具,探究制作木制品的一定程序和方法。该模块培养学生从事简单木工加工技术活动的基本能力和善于合作动手操作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第二模块“木制品欣赏”。从熟悉的家具入手,使学生懂得家具不仅具有节约空间、日常使用的实用功能,还具备美化、装饰的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地域生活方式的改变、审美观念的发展、文化内涵的提高、制造技术的升级,木制加工品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我国传统建筑有很多是木结构,在结构方式上,榫卯结构是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不仅结构科学还经久耐用。通过此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木制工艺品的美。
第三模块“木制品的设计与制作”。在掌握前两个模块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制作木制笔筒,进一步落实课程目标。教师设计操作步骤:设计造型→绘制图纸→排料画线→下料→修整→装配→修饰。
第四模块“大国工匠”。这一模块不仅为学生介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国工匠——鲁班(因为这个名字,我国还专门设立一个奖项,被称为“鲁班奖”),还为学生介绍新时代的工匠,如木工到汽车发动机“医生”的张永忠和新时代“鲁班”冯立雷,两人都是基层劳动者,工作中他们钻研技术,带领中国人在创造、创新领域再创辉煌,把平凡的事情做到不平凡。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工匠精神之美。
劳动项目的每一模块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规范的木制笔筒是一件劳技作品,而装饰后的特色笔筒便可以成为艺术品;了解大国工匠精神,对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劳动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包括劳动教育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活动、实现课程目标最基本的工具,也是衡量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重要指标,只有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才能实现以美益劳、以劳育美的目的。
现阶段,辽宁省没有出台系统的劳动教材,根据《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体现“一纲多本”的多样化需要,沈河区成立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研发小组,组建了一支由教研员、劳动技术专职教师、美术教师、物理教师等多学科教师组成的教材研发队伍。教材内容以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的形式呈现;体系建设上全力打造纵向衔接,实现主线贯穿、循序渐进的一体化教材体系,凸显学科的美育价值。
劳动教材在内容上,与小学劳动课程内容相连接,体现顺序性逻辑,挖掘全学段的审美教育内容;在学科上,根据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要求,融合美育育人功能,在每一项劳动技术的培养中,关注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体现学科体系的整合性结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揭示了劳动创造美的本质和规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等都充分肯定过劳动教育的审美因素。因此,在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内容、体系建构中,既要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更要关注审美教育的渗透。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教师应着力使学生通过劳动实现自身的价值感,产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从而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