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君 陈 文 赵 越 陈文娇③
①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水产与生命学院,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②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理学院 ③海口市秀峰实验学校
赏识教育的应用已经更加深入到学生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适合现代教育的重要教育方法之一,而性别差异教育近年逐渐受人关注,基于性别差异的学校赏识教育也越来受广大社会群众关注。为了解学生对其教育的需求和基于性别差异的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高年级同学进行访谈并收集他们受基于性别差异的学校赏识教育的案例,从如何影响、影响程度以及对学生的主管和客观上的影响进行分析。经过对案例的分析,发现大部分的高年级大学生均受过导师的赏识教育,而且大部分学生认为导师的赏识教育对自己在学业和未来就业上有一定效果的帮助,从而给出教师未来教学方法上的一些建议。
赏识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适合现代教育的重要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是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行赏识,对学生的行为过程进行是适当的提醒与建议,从而达到强化学生行为,纠正学生不良习惯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鼓励与表扬。不正确的基于性别差异的教育方法容易使学生心理产生强大的落差感或者是自卑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身心健康,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业与未来发展。
对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个别差异,人们已作了较多、较深入的研究,而对于大学生性别心理差异,则较少有人探究。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搞清大学生性别心理差异以及受性别心理差异影响,根据这种差异,因“性”施教,有助于男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
由此可见,正当的基于性别差异的赏识教育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有着尊重学生本身规律的特点,同时能激发学生本身的学习热情与动机,使得学生自愿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爱上学习。
海南省相比较其他省份教育条件有些许落后,赏识教育更是未全面普及,且海南历史悠久,有关于性别差异上的教育依旧存在。
本次访谈主要从高年级大学生性别差异的基础上访问了赏识教育的运用以及对学生的影响,从而对大学教师在践行赏识教育的层面上提供一些合理建议,为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因材施教,因性施教”,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和提升学生自我提高的积极性。
(1)寻找适合条件的高年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大学生,要求有男有女。
(2)罗列出关于基于性别差异的赏识教育的的问题清单。
(3)逐个进行访谈,态度要温和。
(4)将各个案例按照被访谈者的年级、性别和所属地区进行分类整理。
(1)案例一的基本情况。A同学是来自于重庆城市的工人家庭的女大学生,2016年入学,准备考公务员,她有着明确的未来发展方向。A同学在实验室跟导师学习时,一段时间中要做的事情很多,在时间管理上有些力不从心,她的导师在此期间与她进行过沟通协商,也收到过导师的鼓励,在意见反馈上也做过相关调查。她的导师并没有因为他是女生就在授课讲解上对她差异对待,一视同仁,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她的老师也采取“男女搭档,各取所需”的方法。在学业上,老师对她进行过赏识与鼓励,对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2)案例一的总结。由此案例可知,在学生处境困难时,导师通过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进而使学生打开心扉,老师方便进行下一步的指导。导师在授课上,并没有对男女差别对待,使女生在学习上有了存在的地位。在学生取得一定成绩时,老师及时进行鼓励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表明这对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案例一的影响分析。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于客观上使除A同学外其他的同学感受到了老师的负责任,在学习上更加的认真,对老师更加的尊敬,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其他有不正确的教育观念的老师的教育态度有所改正。在主观上,A同学本身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上,更加的尊敬老师,尊敬学习,更加愿意投身学习,对待他人也会更加和善。
(1)案例二的基本情况。B同学,男,2016年入学,来自吉林省的农民家庭。同学B在学习上取得一定成绩或较好完成交代的任务时获得过老师的口头上的鼓励与肯定。他的老师并没有对男女差别对待过,只不过是男生做的力气活比较多。就业上,老师也给予过同学B一些建议和鼓励,让他稳定心态,不骄不躁,同学B也将老师的建议纳入考虑中。同时表示,老师当时对他的鼓励与建议对他现在的就业有一定促进影响[2]。
(2)案例二的总结。由此案例可知,在B同学取得完成老师的任务时,老师给了他口头鼓励,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也避免了过度鼓励引发学生的虚荣心理。在老师对待不同性别的方法上,B同学也更加尊敬女生,与女生的搭档更加默契。在学生为未来发展而迷茫时,老师以提意见为由,给B同学指明方向的同时也安抚了B同学的焦躁不安。B同学很感恩老师当时的鼓励与赏识,并表明自己会带着老师的期盼积极向前。
(3)案例二的影响分析。这位老师的教育方法非常有尺度,鼓励了学生也不会夸大事实,既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后更有干劲。激励了其他同学为了得到老师的赏识也会更加刻苦,B同学也因为老师的赏识,未来更加有所期盼。
(1)案例三的基本情况。C同学,男,2017年入学,来自山东城市的工人家庭,准备考研。C同学得到过老师的赏识与鼓励,在他的学业和未来就业上也得到过老师的鼓励与建议,甚至改变了C同学对某些学科的一些看法。C同学表示老师会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育方法,但是教的东西都一样,还认为有些地方女生比男生做的还好,比如工作上更加细致他认为老师的赏识和鼓励对他未来的学业与就业都有促进的影响[2]。
(2)案例三的总结。由此案例可知,在C同学取得一定成绩时,老师会给予适当的鼓励。C同学准备考研遇到困难,老师也会耐心地传授经验,使C同学对某些学科的看法有所改观。导师对待男女差异采取因材施教,合理分配教学资源。他认为老师对他的赏识与鼓励对他的未来发展有促进作用。
(3)案例三的影响分析。C同学因为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的尊重老师,也因此发现了女生学习上的闪光点,择优而取之,自己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自己在学习上不再闷头苦学,也逐渐开始和同学交流学习经验。
(1)案例四的基本情况。D同学,女,2016年入学,来自四川省农村的农民家庭,目前在在生物公司做实验技术员,目前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导师曾经因为其完成作业的结果对她并实施进行过口头表扬,同时老师也用中肯的语气提出改进意见。D同学现在的发展方向与当时老师对他的鼓励与赏识有很大的关系,也有推进作用,使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她表示老师鼓励她之后,她更有干劲,不想让老师失望。同时,导师也并没有她是女生而对她有教育标准的改动。
(2)案例四的总结。由此案例可知,D学生较好完成作业任务后,老师会对他进行适当的评价,鼓励与批评并施。老师对她进行过的赏识教育行为对她的就业指导上进行了教育鼓励,从而对D同学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肯定老师的赏识与鼓励对促进就业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老师对她进行的教育,性别差异上已经弱化到几乎没有。
(3)案例四的影响分析。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于客观上使学习环境变得更加积极向上,添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在主观上,A同学本身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学生因为老师的赏识也在自身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对学习有了自觉和信心,性格也变得开朗[3]。
多数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4]。此外,受性别差异的赏识教育在大学高年级学生中的影响中,老师的赏识方法大多是以老师中肯的鼓励与赏识为主,老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不同的学生对赏识教育的态度不存在差异,得到赏识后学生的心情和行为均有所变化[4]。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提高,有些人在对待某些专业课的态度有所改观,在未来发展上也因为老师的指导,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学生角度上,有关于基于性别差异的赏识教育,学生们更关注的是老师的教学鼓励和学习搭档的安排。前者是让自己有了前进的动力,后者是“各取所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样在学习上也不会过多的心力憔悴。
兴趣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自觉去学习的内驱力。学生认为他们尊敬和喜欢老师或者愿意学习这门课,并不是因为老师课上得好或她们对这门课的喜爱,而是因为老师曾关心过他们,或曾表扬过、欣赏过他们[3]。所以在老师的教学方法上,根据案例总结出一些基于性别差异赏识教育法上的建议。
(1)把学生的性别差异当做一种教学资源来利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这种差异有足够的重视。我们在教学中要采用“因性施教”的方法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取长补短[5]。
(2)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握好“度”[5]。尽管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肯定,可是仔细分析下来,多次重复片面的赞扬,不能长期的起到积极作用,学生定会对这类赏识无感,甚至觉得自己无论回答得如何,都能得到肯定,效果就会适得其反[5]。
(3)既要表扬也要批评。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赞扬,他要求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要赏罚分明,最关键的就是教授他们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使他们认知什么行为才能得到赞同和尊重,亦或者批评与谴责[5]。
(4)赏识教育的方法要讲究针对性和艺术性[5]。细想一下,如果老师每次表扬学生都说“你做的很好”,学生会感觉如何?结果就是这些学生对老师的表扬不再积极回应。老师的态度某些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艺术性的表达上教育者们发出的肢体语言信号,也对学生们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必须要将自己的身份“拉低”,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努力让学生对自己敞开心扉[5]。
(5)珍惜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如课堂[5]。课堂是进行赏识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校的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基础知识的输入也大多来源于课堂。因此,作为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对于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要有意地给他们创造机会,多听听他们的声音,更多地发现他们在课堂中的每一点进步[5]。
在生物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可以全面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能够训练学生的能力,更能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3]。
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同时要把赏识的思想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们不仅能够在被赏识的教育环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且还能够应用赏识的思想来面对我们这个世界[3]。
老师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富有感情色彩和灵活度,有细腻的心思,会观察学生受教育时的反应,并及时作出应对策略;也要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考虑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体质各方面的素质,采取“因材施教,因性施教”[6],取长补短;也要求老师做到负责人的教育态度,珍惜利用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多倾听学生的心声与意见反馈,才能及时将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温室中的花朵”,大都心灵脆弱,不仅要求老师要细心呵护,也要求老师在教育上对其进行一定的磨炼并给出中肯的评价,说出其满意也要道出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