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市教师发展中心 张会超
家里栽了两株风信子,一个月后,长成了不同的模样。
一株花团锦簇,另一株却还是原来栽种时的模样,丑丑的,只有一点绿色芽芽的大蒜头一个。可栽种前,它们的球根基本相同,也经历了相同的水培过程……
花的生长各有不同,我们养花人肯定不会苛求它们长成相同的样子。它们虽属同一个物种,但基因不可能完全一样,内部品质存在着差异,因此也就长成了不同的样子。
可对于有些家长来说,面对孩子时,就忽略了孩子间的差异,认为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在同一间教室学习,有同样的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和那些考试成绩优异的孩子一样,这才正常。
我听说过一个真实案例:有一位妈妈,在孩子拿回成绩单时,因为成绩比办公室同事的孩子少了一分,只考了98分,就对孩子呼来斥去,没个好脸,还头头是道地对别人表示,“我这是对孩子负责。”
不管学校和家长对待孩子的分数持什么态度,我们谁也不敢断定这个98 分的孩子未来生活会不幸福,也一样不敢断定这个99 分的孩子会很幸福。但能肯定的是,这个因为1分之差就被一顿收拾的孩子,恐怕整个假期都不会快乐了。
接着说这两株风信子:还没有开花的那株,也许就是生长得慢了一些。当其他花儿妖娆过后,虽然花期晚一些,但也会开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花朵,别有一番风味……
不过两株风信子的差异如此之大,我也是有责任的。在它们生长的过程中出过一个小插曲。一天,我不小心把那株没有长大开花的风信子碰落在地上,根须掉了大半,它的生长也就因此迟滞了。这确实是人为的因素——是我的外力破坏了花儿的生长过程。
推及孩子的成长过程,即使孩子们在智能上存在的差异很小,但因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其成长过程和结果也会不一样。有些家长完全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这是不负责任的。
在3~12 周岁间,父母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引领作用巨大,特别是孩子处于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认知的萌芽阶段时,如果家庭教育中父母带来的负面成分居多,学校教育就不得不花费更多力气为孩子的意识、行为纠偏。
另外一种情况是家长“太负责任”,但方法不正确,以负责之名行不负责任之实。前几天,我听说有所学校的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家长,竟然每天早上五点就把孩子叫起来上早自习,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必须明白,正是因为孩子间差异的存在,每个孩子才能成为与众不同的独立个体,社会才能焕发活力。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用一个简单标准、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孩子的成长水平。
称职的教育者,要努力给每个孩子自我实现的机会,发展孩子的特长,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成长,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我觉得,那株现在还没有开花的风信子也是这么想的……但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这株风信子这样的自由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