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文素养:新时代师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2021-12-28 21:59河北省教育厅刘凤彪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师德人文道德

河北省教育厅 刘凤彪

人文素养是道德观念、人格特性、精神追求、审美情趣的融糅交织和沉淀积聚,影响着人的价值取向、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思维方式,决定着其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态度以及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方法。人文素养作为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的重要外显,不仅受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文化发展水平、社会风气和公序良俗的影响,更因为文化具有民族精神命脉的延续性、继承性,从而使得人文素养也深受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熏陶,与一个人的情操、胸怀、气节、价值观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

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教师全面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新时代师德建设的重要基础,对教师科学素养和教育力的养成与提升有着重要影响。提高人文素养,是新时代振兴教师教育、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专业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涵育人文精神、滋养人格魅力,实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重要内容。可以这样说,人文素养就是师德的一部分。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道德养成,中国哲学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是“学以成人”。无论是国家法律法规还是儒释道的教义宗旨,无论是家教家风家训的目的指向还是社会公序良俗的约定俗成,都把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终极目标,给予高度的关切和重视,并在这方面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典册文献和大量口口相传的宝贵精神遗产。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注重“德性养成”。孔子的“为政以德”,强调了崇德善治的“国家之德”;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崇德向善的“社会之德”;《大学》的“诚意正心”、《中庸》的“明善诚身”,强调了崇德修身的“个人之德”。广泛存在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德育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中华民族有着尊师重教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善施教化,在尊师重教和教师修身自律方面形成的师德修养,推动了当时的教育发展,规范了教师行为,为封建时期文教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厚实的人文基础。不仅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师德建设思想,至今闪烁着治学、育人等方面的智慧光芒。

《论语》开篇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学”作为通篇的引领,把“学”视为人生的快乐。结尾,“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提出“知命、知礼、知言”的重要性,而“知命、知礼、知言”显然一离不开“学”,二离不开“师”。所以,韩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扬雄说“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

模范是榜样、引领、效仿、示范。从孟子的“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到《吕氏春秋》“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再到王夫之的“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这些治国思想中不乏教育的真谛,甚至这本身就是针对士人、读书人而形成的治学理念,贯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师德建设思想和高尚师德要求。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思想的西汉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更加重视道德养成,倡导“以仁安人,以义正我”的修己待人思想。他奏请汉武帝“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为汉朝培养、储备了大量儒学功底深厚的教师和文官。董仲舒的“明师观”提出好老师“既美其道,有慎其行”,要兼具学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他提出了“人之模范”,意即教师不单是要做一个“名师”,更要能做一个“明师”。古圣先贤的这些至理名言,对当时乃至今天的教师职业,一直有着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其实,传统文化历来非常关注个人品行、人格魅力,把道德养成、知识获得、能力提升等涵养修为看作是为人的先行条件,给予了充分重视。自古至今,中国文化强调的都是德对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性和前提性作用。

二、人文素养是师德建设的动力之源

师德建设是一个非常严肃、非常重大的时代命题。高尚的师德,是广大教师的荣光和骄傲,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是永无止境的职业追求,所以也可以说师德建设永远在路上。

为构建师德的约束机制,从国家、地方到学校等不同层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制度措施。这些规章以及社会公德层面的公序良俗,构成了师德建设体系中的他律要求。在价值、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这些他律目标具有强制性、外在性和引导性等特点。

近年来,国际教师专业伦理研究和实践更加侧重的是教师专业发展,强调的是教学道德。教学道德是教师在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有着明确具体的规定,什么环节有什么要求、应当怎么做,有板有眼,清晰明确。教学实践中各教学环节对编写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授课日志、实践教学方案以及日常的教研活动记录和教案等种种教学文件的详细规定,都属于教学道德的范畴。

在我们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道德方面所倡导的公平、正义、诚信、守纪等优秀品质,与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博学多思、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不耻下问,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理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华民族的教育思想自古以来一直强调“以德为先”,师德建设中追求完美、甘于奉献、身正为范、榜样引领等内在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愈加彰显其向上向善的力量。这正是师德中的自律品质,相较于他律,自律是源于内心的驱动力,具有主动性、自导性、自愿性的特点,其作用更有效、更持久。

自觉自愿的自律源于人文精神烛照下的内心驱动力。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机器在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以及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梯度推进,人类社会越来越多地面对着精神贫瘠、意志消沉、心灵麻木和审美低下的困惑。

人是道德的主体,只有他律和自律达到和谐统一,道德修养才能上升一个层次。师德也是如此,只有在自律的驱动之下,师德建设才有意义,才会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作为师德建设中重要的自发动力之源,构成师德的核心内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三、人文素养是教师教育力的人性支撑

每个人因其文化背景、文化积淀不同,学识修养、能力水平也不尽相同。按照冰山理论的观点,暴露在水面以上可以看得到的是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隐藏在水面以下看不到的是思想、价值、观念、动机、态度等。掌握了能够看得见的知识技能,只是学会了做事的本领。只有丰富思想、涵养人格、砥砺品行、培树道德,才能更好地做人。后者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主要是依靠人文素养来支撑的。

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教师全面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新时代师德建设的重要基础,对教师科学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有着重要影响。所有这些,构成了教师自身的人生阅历、人生态度、价值观念,集中体现为一个教师的“教育力”,比如看问题的角度,对待生活的态度,待人接物的风度,包容他人的气度,承受压力的韧度,规划远景未来的高度,接受新生事物的热度,处理突发事件的尺度,协调多方关系的柔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精度,迎难而上的力度,逆境不屈的强度,顺境不骄的成熟度,知难而退的量度,掌握知识的宽度,兴趣爱好的跨度,精通技能的深度,修身养性的厚度,审美情趣的雅度等。

教育力作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素质能力的综合,可以细分成诸如理解力、写作力、表达力、沟通力、亲和力、科研力、反思力、整合力、观察力、调控力、执行力、谋划力、组织力、辨别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而这些“力”,会因人因课程而异,同时相互之间也有包容、重叠、交叉的复杂关系。教育力的丰富内涵,既说明了知识功底、学位高低不是教育力的唯一依据,又说明教育力的提升有赖于这些“力”的齐头并进。而人文素养的滋养、浸润,给这一个个“力”提供了持久能量。

新形势下的教育如何满足高质量育人需求,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显然,在这一阶段,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以及前所未有的职业变迁与调整,教育在重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同时,特别需要去努力挖掘教育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的厚重感和人性的温暖度,从而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师作为施教者,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确立最基本的发展方向、奠定最基础的能力水平,首先要审视自身的个性发展层次和全面发展水平。每一位教师实施的教育教学,首先是对教师自身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展示和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这就要求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

四、人文素养和师德的自我养成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加强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修养、综合素质能力、专业化教学水平的提升,依靠的正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师德建设的深化。教师如何在提升人文素养和师德水平方面有所建树?

一是要敬畏职责。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人生的本真色彩,是无需推理的哲学自觉。只有心存敬畏,方能有所不为,不去乱为。常怀敬畏之念,虔诚恭敬,是一个人走向道德高地的必然。王阳明认为敬畏是《大学》中所说的“恐惧忧患”,人有所恐惧、有所忧患,就没有了私心。有了“恐惧忧患”,就产生了自觉自愿的约束,就有了内生的主动性,就有了发自内心的自律。把无知当个性,奉行虚无主义,杂念横生,则是一个人狂妄张扬、破坏规矩、数典忘祖、丧失人伦的开始。

敬畏是人生的本真色彩,是人产生道德认知和理性思维的情感基础,是人类社会高尚道德追求的思想起点,是一个人走向道德高地的必经。常香玉的“戏比天大”,很多学校遵循的“课比天大”,张文宏缺席上海市首届“医德楷模抗疫特别奖”颁奖活动是因为“很珍惜这样的荣誉和肯定,因为去给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学生上了4节课,提前向主办方请假了”,都是对敬畏职责的生动诠释。

二是要做好自己。做好自己是每一个社会人的共同职责。对教师来说,就是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做好老师、大先生,就必须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

目前,课程思政(中小学也称学科思政)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挖掘各类课程或学科的思政元素知识点,有赖于任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架构,有赖于任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敬业态度。一个好的教师,必然知识广博,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勤勉的教学态度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学科授课教学中利用一切知识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现实解释问题时也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教育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恰恰为“四有好老师”涵育了人文精神、滋养了人格魅力、培育了专业素质能力,实现了与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同频共振,对教师的精神世界建构与人格魅力养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一位教师实施的课程思政,同时都是用自己的行动、气场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引领着学生健康成长。

三是要知行合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的知行合一不仅是对自己职责的敬重和负责,也是学生最好的人生参照。

叶小文先生曾经把一位基层干部形容的“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其实也是对“知行合一”的一种实践。同样,教师白天教学、晚上反思,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从“本领恐慌”走向“本领自觉”,既重视学理追求、也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应该是广大教师的工作状态。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除了坚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衔接外,更重要的是坚持师德师风的一体化建设。不同的知识点在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校中侧重点不同,学术关注度不一,存在学术分歧、学术流派亦属正常。然而师德无分歧,师风无差异,教风、学风对学生的影响也都是一样的。

四是要凝心聚力。教育是社会工程、系统工程,师德具有整体性,师德建设应该以提升教师群体师德为目的。每一位教师都应敬畏职责、做好自己、知行合一,成为学校愿景计划的规划者、引领者、实施者,引导学生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体验者、受益者。这样,教师的教育教学、课堂授课就由严谨技术型转向全方位传授知识和做人道理的多元智能型,造就明师真师,实现人生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播种优秀、传播优秀、收获优秀成为普遍存在,实现“教师个体师德”向“教师群体师德”的整体跨越,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师德人文道德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人文社科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