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学生体能影响因素及培养措施研究

2021-12-28 21:29红,李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运动

刘 红,李 越

(1.大连财经学院 体育教学部,辽宁 大连 116620;2.辽宁警察学院 警察训练系,辽宁 大连 116036)

“体能”一词源于西方国家,包括健康体能与运动体能两个方面。其中,健康体能与每一个公安院校学生息息相关,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对象,主要包括肌肉耐力、身体柔韧性、心肺耐力等多个部分。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明确指出“把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指标……扭转重智育,轻体育的局面”。目前,公安院校学生明显缺乏体能训练与体育锻炼,加之繁重的学习任务与网络的吸引,导致学生无暇运动,身体素质逐渐弱化。

一、当代公安院校学生体能影响因素

(一)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身习惯

学习生活相对自由,学生的自主时间较多,但大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控能力,导致出现作息混乱、饮食不规律、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等健康问题。一部分学生不吃早饭便去上课,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减肥而营养不良,这些生活恶习都导致学生体能每况愈下[1]。加之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运动习惯,除了参加体育训练课程之外很少自主进行体能训练,对游戏、上网、看电影的兴趣远远高于运动。

(二)父母和长辈的溺爱

目前,公安院校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作为一个家庭的独子(女),从小受到父母和长辈们的宠爱,在家几乎没做过体力劳动,加之繁重的学习任务大大压缩了体能训练时间,减少了体育运动机会,使学生从小缺乏运动习惯。甚至一部分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认为体能训练等同于“吃苦”“受累”,忽视体能训练对当代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公安院校对体能教学缺乏重视

长期以来,公安院校教学重视“德育”与“智育”,往往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与发展。虽然近期国家层面一直强调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影响,但相关工作缺乏制度性、强制性、规范性的安排,导致工作人员与教师在学生体质培养方面出现低能、低效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体能教学难以在院校中顺利开展[2]。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公安院校的军事化管理与课程设置使之在体能教学上要有优势,但公安院校现有的体育课程均以动作技能与基本的跑、跳动作为主,以体能训练为重点的课程较少,导致学生缺乏体能训练意识与正确的训练指导。

(四)训练器械与场地不足

随着近年来公安院校的逐步升级扩招,在校学生人数逐年上升,但往往缺乏对体育器材与运动场馆的科学化管理,不仅运动所需的器材与场地没有增加,相关器材的维护速度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训练器械与场地的匮乏问题在客观上制约着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并且,运动器材的磨损与老化问题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安全威胁,增加运动损伤的几率,间接对学生体能训练造成消极影响。

(五)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缺陷

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队伍后备人才的重要场所,但是大部分公安院校一周仅安排1~2 节体育课,加之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过于繁重,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安排较少,难以满足学生们的锻炼需求。另外,虽然现阶段体育课程中的运动项目种类较多,但大部分技能类项目的教学依然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技术强度较低,缺少专业化的体能辅导。虽然学生学会了运动项目的技能,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能条件作为支撑,所掌握的运动技能也难以得到真正充分的发挥。

二、体能培养的原则与要点

(一)体能培养的原则

1.区别培养原则。区别培养的原则是指教师应当根据具体训练项目与学生个体特征安排训练任务,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具有差异化的训练方式[3]。其中,学生个体特征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神经系统与心肺功能特征;(2)性别与身体形态特征;(3)心理素质与运动水平特征。这一原则要求体育教师在安排与制定相关训练计划时,既要从整体着眼,重视训练项目的共性,又要从部分着手,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

2.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体能训练过程中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须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这一原则要求教师重视体能训练的系统性,特别是训练手段与训练负荷的系统性,必须从基础、少量、简单的训练项目开始,逐步提升训练量与训练难度,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进行强度高、负荷重的体能训练。

3.整体把握原则。体能训练并不是针对身体某一机能或某一部位的训练,而是整体运动能力的提升与改善。如果在训练初始阶段不能把握体能的整体发展,则容易导致训练中的失衡与损伤,不仅无法有效增强体能,反而导致运动能力停滞不前。这一原则要求在体能训练过程中,教师须引导学生进行整体训练,促进学生在各项机能提升的同时身体始终保持平衡状态。

(二)体能培养的要点

1.合理安排运动量。公安院校体能训练一方面要兼顾整体训练效果,使学生的体能从整体上得到优化;另一方面也要为公安院校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机会。因此,在确保完成基础体能训练任务之后,还应当对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情况以及运动特长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量设计。公安院校学生正处于肌肉发展阶段,体操、负重跑等力量型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促进形体发展[4]。依据身体发展特点,学生每日进行力量型训练的时间应当控制在1~1.5 小时之间。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体能训练安排进行合理指导,以便学生长期坚持训练安排,获得良好训练效果。

2.合理利用运动时间。目前,公安院校的普体课程课时较少,每周仅安排一两次,每次 9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公安院校体育教师须合理利用课堂与课外时间,引导学生树立体能意识,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体能训练。另外,教师还须充分发挥普体课程的锻炼功能,在课前安排 400~500米慢跑训练,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机能。

3.多种训练方式相结合。在进行体能训练时,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专业与未来工作需要,将专业训练融入进体能训练之中。例如,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对学生手指的柔韧性、眼睛的灵敏度要求较高。在体能训练中,可以适当加入乒乓球、毽球、健身操等运动项目,以确保学生在今后就业中获得体能训练的收益与效果[5]。治安学、监狱学等专业对学生的耐力要求较高,教师可以在体能训练过程中适当加入十字跑、前后翻滚、球类体操等运动项目,以此缓解今后工作中的腰背肌肉劳损问题。侦查学专业对身体平衡感与协调性的要求较高,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俯卧撑、短跑、跳绳等运动项目,以此增强学生躯干肌肉的稳定性。

4.健康饮食与作息习惯。大学阶段是学生身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进行体能训练的同时也需要重视饮食与作息,健康的饮食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能量,并储存热能。良好的作息时间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身体恢复时间,使身体摆脱疲劳,从而帮助学生身体达到最佳状态[6]。教师应当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加入运动饮食与作息知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饮食与作息习惯。

三、当代公安院校学生体能培养措施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体能训练的课内外结合

随着互联网在公安院校教学中的普及与发展,公安院校体育教学的科技性逐步增加。学生体能的培养仅仅依靠体育课程教学远远不够,实现体能训练的课内外结合是提升学生体能的必要条件。因此,可以将目前运用较广的运动类型APP融入课外体能训练之中,通过这类APP中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以及相关挑战活动补充课堂体能训练的不足,同时还可以实现因人而异、区别培养的目的。例如,健身助手、跑圈、薄荷健身、Fit time等,学生可利用这类健身APP在没有教师指导与监督的情况下自行训练,通过运动APP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运动时长、卡路里消耗量等[7]。并且,运动APP还具有“打卡”功能,能够起到督促与监督学生训练的效果,从而实现“课课训练”向“天天训练”的过渡。

(二)强化公安院校体育社团与体育俱乐部的建设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17 修订)》明确规定“应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公安院校应当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力量,积极建设公安体育俱乐部,针对当代学生体能培养的需要组织课外体能训练活动。在开展体育社团与体育俱乐部的活动中,应重点选择对场地要求不高、深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8]。并且,可以将小型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安排给体育社团与体育俱乐部,由学生安排场地、学生组织比赛。这既能强化学生的体能意识,培养运动习惯,又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三)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公安院校应当积极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版)》,建立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系统,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测试管理制度[9]。体育教师与相关测试工作人员须主动提升测试操作水平与自身专业素质,了解与认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版)》对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注重体现健身性与实效性,引导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能的整体协调发展。同时,应当将学生的体质测试合格率纳入教师考核之中,与薪酬奖励挂钩,以此激发教师对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积极性[10]。

(四)优化训练器材与运动场馆管理与建设

公安院校训练器材与运动场馆的不足是制约学生体能培养的客观因素之一,体育教学部门应合理安排现有训练器材与运动场馆的使用情况,提升利用率,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对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解决训练器材与运动场馆短缺与老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安全、自由的训练空间。

(五)创建“体能课+选修课”的课程教学模式

体能课程是提升学生身体协调性、强化身体素质的基础训练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除了必要的体能基础训练课程外,体育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体能条件与身体情况、运动偏好等设置个性化的体能选修课。例如,为喜爱打篮球的学生开设篮球体能训练课程,通过半场防守训练身体耐力,通过脚踝捆绑沙袋的负重训练锻炼学生的腿部弹跳力。这类体能选修课程可以作为基础训练课程的辅助,帮助学生提升专项体能素质。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体育特长,使其树立终身运动的健康生活观念。

(六)提升体能训练的宣传力度

公安院校应当积极提升对体能训练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树立和强化参加体育运动的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利用校园各类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开展体能训练,使学生了解体能训练对自身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公安院校可开展多种类型的趣味运动竞赛,以此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走出教室、走出寝室,走向训练场馆与操场。

综上所述,公安院校与体育教师应当坚持区别培养、循序渐进、整体把握的原则,把握体能培养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体能训练的课内外结合、强化公安院校体育社团与公体育俱乐部的建设、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优化训练器材与运动场馆的管理与建设,同时创建“体能课+选修课”的课程教学模式,积极提升体能训练的宣传力度,从而达到改善公安院校学生体能的目的。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运动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不正经运动范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