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文化融入高师舞蹈教育与实践探索

2021-12-28 20:10:14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吴楚翎
内江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师舞蹈民族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吴楚翎

在高师院校开展教学工作时,舞蹈属于教学体系中比较独特的部分,不管对于内容来说还是对于方法来说,都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克服困难,增加教育深度,融传统民族文化于其中的做法值得提倡。从教育宗旨的确认、文化本质的坚持、文化与教学的联系、创新理念的贯彻等角度对具体操作方法展开探索,用以回应文化与教育相融的潜在价值,以期促进下一代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引言

在世界经济交流紧密的时代,传统民族文化受到外部冲击的严重性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现在人们更乐于追求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在各类电子软件和人工智能的浪潮中,鲜少有意愿静心体会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看一场民族舞蹈、听一曲传统民谣的机会不多[1]。所以我们需要意识到一点,即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和传承工作,并不能只借助政策上的应对措施,作为具体传承者的我们,有必要承担起教育责任和传播义务,基于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按照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做好传统民族文化在高师舞蹈教育和实践中的有机融合工作。

二、传统民族文化融入高师舞蹈教育与实践的价值

(一)文化的突破口。

传统民族文化尤其是和本论题高度相关的民族舞蹈文化,在艺术价值方面已然受到了普遍关注和认同,将其融入于高师舞蹈教育和实践之中,也便具有了可供讨论的广阔空间[2]。具体讲,在传承并发展相关的传统民族文化之中的内容之际,所需要传承和发展的并非只是简单的舞蹈动作等表层内容,而是要在音乐结合、服饰选择、生活习俗关联等的配合下,进行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抉择。而现在完全可以认为高师舞蹈教育是一个文化传承的突破口,它将起到文化综合应用的效果。

(二)专业的支持者。

现在对于专业舞蹈教育体系来讲,高师院校具有相对完备的优势,不管在理论课程方面,还是在实践活动方面,都有尚佳的表现。考虑到一些传统民族文化因为其本身的地域性和本源性特点,再加上有些文化内容以口口相传的形式而存在,缺少足够的文字或者图片资料支持,研究和探索难度较大,高师院校舞蹈教育正可因其专业性而成为文化继承的支持者,在二者结合期间,起到教育和传承的双重作用。

虽然价值是明显的,但同时也要注意一点:舞蹈教学毕竟属于比较典型的肢体语言展示及指导,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率先垂范,学生则往往以跟学为主,同时受限于高师的学制与时间,很容易忽略对于气质风韵与内涵的把握。再者,一些高师院校在舞蹈教学基础,以及对传统民族文化文化认知上存在不足,这让舞蹈教学不容易严格从文化视角出发,进行专业程度更高的教学,甚至个别教师不能清楚传达舞蹈的民族文化属性,这些都是亟待处理的问题。

三、传统民族文化融入高师舞蹈教育与实践的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

对于高师舞蹈教师而言,课程目标的指引功能与导向功能毋庸置疑,高师院校舞蹈教育与实践目标的确认,既需要同高职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既定方案相协同,也要保证其可以充分展示出当地地域特点,做到传统民族文化内容与舞蹈内容的有机结合,与教师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3]。所以在保证课程目标和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规律相协调的状态下,明确下述几项目标确认原则。

原则之一: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高师院校舞蹈教师确立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给学生以丰富的了解、探索传统民族文化契机,利用同舞蹈内容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学作品、民间风俗习惯、民间体育游戏等项目,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特定民族文化的理解,使其做到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创新,为创编更丰富民族舞蹈而服务。

原则之二:课程中应当包括支持合作探究的内容。高师舞蹈教育教学的课程目标中,需要包含使学生得到能力发展的机会,按照传统民族文化内容,进行编制内容的适当把握,同时参考教学目标的差异、学生情况的差异等,以因材施教的形式,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包括自主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支持、探究学习展现、等,给学生提供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探究的平台,让大家可以充分借助有限资源和环境,完成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研究,了解文化的内涵并拿来为我所用。

原则之三:民族文化认同感应当是课程目标中的要点。高职师范院校在吸纳传统民族文化入于舞蹈教学时,需要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理解民族文化,并从中养成热爱家乡与热爱文化的心理习惯。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应当多做不同形式的文化教育研究,从而用更为恰当的形式,带动学生在文化认同效果方面的进步,并保证以此为出发点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养成,避免可能出现的文化偏见问题。

(二)融入鲜明的文化特色。

在制定合理课程目标之后,正式的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确保融合进舞蹈教学内的、具有鲜明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内容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世界文化因为传统民族文化的存在而丰富多姿,民族文化的存在价值不能忽略其在独特性方面的表现。因此,融入传统民族文化的高师舞蹈教学实践,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特色性应当被重视,这将让具体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拥有足够强劲的发展动力。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种。

首先,举例而言,若需要引入畲族传统舞蹈内容,则可注意到其在步伐与节奏方面的鲜明民族文化特色,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善于展示这些富于艺术魅力的特点,从而让学生能够被吸引,产生深入学习的动力。

其次,在进行教学期间,教师还应当在课堂中,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同特色文化内容相协调,尽可能达到情与理相统一、资源与内容相协调的效果,实际教学结果表明:这种做法的执行效果,远远优于普通的理论教学,说服力很强,能够保证学生更快把握畲族传统民族文化特点,并受教师的情绪感染而产生文化的认同感与亲切感。

第三,要注意传统民族文化的统一性,即单一的文化内容可关联更丰富文化内容,共同服务于教育教学。仍以畲族舞蹈为例,高师教师在引畲族舞蹈入课堂时,还可以充分借助畲族舞蹈同山歌较好结合的节奏优势,使音乐表达内容与表达情感,对学生起到情感感染的促进功能,这将起到更加理想的提升舞蹈教学质量效果。

(三)保证文化的融入深度。

高师舞蹈教学属于一种特定的肢体语言同传统民族文化相融的渠道,在此渠道内,教师有必要确保二者相融的深度,以避免出现教育教学资源虽有而不纯粹、虽有而不深入的浪费问题[4]。

首先,教学实施阶段,教师需要把舞蹈所可能传达出的传统民族文化,还有密切相联系的风土人情等项内容,及时有效地填入到于课堂或者实践活动情境内,且创造机会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从更深层次了解舞蹈文化意蕴。举例而言,当需要渗入汉族的秧歌舞时,不但要在肢体动作方面多加留意,而且要使学生了解秧歌的产生及流变历史,当学生从更深层次了解秧歌作为汉舞中的典型形式,对于劳动人民庆祝丰收的象征意义,以及其自汉至清代际传承的悠久历史之后,再思考它和基本教学内容的关联时,将会产生更多的收获。

其次,对于高师舞蹈教师,有必要把传统民族文化中的舞蹈内容单独提炼出来做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做到对于舞蹈文化的触类旁通。例如当教学至朝鲜族的长鼓舞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专业舞蹈视频,要求学生在观察之后讨论:长鼓舞的特点是什么,在表演时的注意要点是什么等等,这将给其舞蹈学习的专业性奠定坚实基础。再以畲族传统文化中的“奶娘踩罡”为例,现代音乐的节奏节拍往往以紧密明快见长,具有较小的密度、较强的紧迫感,为了突破认知局限,让学生更好适应传承民族文化内容,教师可给学生说明“奶娘踩罡”中的独有舞蹈动作特点,包括瞒头、踹脚、甩手等,其中要让学生特别注意“锁链罡”的舞步,学生将在教师的提示下看到:表演者用右脚二指夹住左脚大指,以单脚扭步的动作产生链条摇动与快速转身的效果,使人不由得不叹为观止。事实表明,此类较有深度的传统民族文化舞蹈内容如果得到良好挖掘,将是高师舞蹈教学优化的重要思路。

(四)突出教育实践创新。

创新是艺术永不衰竭的动力,也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课题。在开展高师舞蹈教育实践探索中,融入传统民族文化的工作,应当具有结合时代特色进行指导的意识与能力,这将真正使富于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内容,及相应的舞蹈形式被更多学生所接受。关于教育实践创新,并不与对民族文化特色的坚持相冲突,二者分别指向于舞蹈艺术形式的思想内涵及其表现方式,在此原则之下,突出教育实践创新不但必要而且可行。即以畲族特色相融合的舞蹈教学而言,舞蹈形式即在于对传统的坚持,并不排除对于创新的认可,而从内容上分析,在新时代创新的教育教学实践形式,能够比较好地满足文化与舞蹈教育和实践相融要求,例如新颖的舞蹈的表现形式,能够较好地传承并应用畲族舞蹈中的独有舞步及音乐节奏特点,让学生在欣赏民族特色舞蹈时,产生对于内容推陈出新的惊喜感,而这也正是学生认知与认可传统民族文化的突破口。总的说来,在科技带来较高便捷度的时代,高师舞蹈教师一定要把注意力更多放在怎样利用技术创新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

四、结论

虽然传统民族文化、高师舞蹈教育和实践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受多种客观因素所限,很多学校在教学工作中,却未能达到理想的传统民族文化融入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克服教学中的诸多不足,建议舞蹈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宗旨的确认、文化本质的坚持、文化与教学的联系、创新理念的贯彻等角度付出努力,这将使高师舞蹈教育与实践具有更大的拓展空间,不但对民族舞蹈教学有所裨益,也会让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

猜你喜欢
高师舞蹈民族
我们的民族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2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我和舞蹈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