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 潘 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以“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提出: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意见。体教融合提出体育特色学校和体育传统学校结合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两者在发展中存在着各种宏观和微观问题,因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探究体教融合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带来的挑战与契机,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青少年健康发展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经历了体教结合到体教分离再到体教融合等一系列过程。学校体育是塑造青少年健康体质和体育人才的基地,但学校体育不能包揽学生的一切,要发挥好国家所倡导的精神: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整合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为学校体育更好推进体教融合。
体教融合新的内涵围绕以下阐述:新目标,新认知,新职能,新机制,新模式。新内涵是共同促进青少年在学校体育锻炼和学习中提出的要求,是学校和国家部门共同促进青少年的“五育并举”[1]。这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把握体教融合战略精神实质,对学校体育推进体教融合政策的落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体育教育师资体系建设未完善。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尽管逐年增加体育教师的岗位,但在现实中涉及到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关乎到自身问题和学校问题,自身问题是专业不强,时代观念未转变;学校问题涉及教师管理,相关管理政策制定。国家明确体育法的修订,但模糊体育教师的各项权益,使得体育教师得不到相应保障,从而打击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2)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价标准和目标缺失。体教融合政策提到将传统和特色学校合并,“体育传统项目是学校发展成为体育特色学校的基础之一,但绝不等同于体育特色学校”[2],未提出在哪些方面做整合,如何整合问题。作为评估文件应明确内容,学校才能进行评估,目标是准则,未明确目标就难以进行评估,未明确由谁评估,未指出部门之间是共同评估还是分工,对学校评估存在不公平现象,未建立第三方监督者。应明确目标和评价标准,合理协商工作职能,建立第三者监督体系。
(3)技能和技术提高缺失理论知识。学者孔凡明提出“青少年虽健康发展,但缺失理论知识,导致“尖子不尖、中间脱节、底座不大的现象[3]。作为体育传统学校关乎竞赛问题和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的问题,长期备赛使青少年在基本文化知识方面缺少时间学习。对于青少年成为体育人才应树立正确的体育文化价值观,而不是就重技能缺理论。在技能理论学习上,技能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加强青少年的体育知识,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4)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立高水平队缺失政策支撑。为了促进体教融合,教育部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做好前进的铺垫,并且引入高水平队巩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地位,体育特色学校不以特色而特色[4],而是以政策支撑。新时代遵循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实施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宗旨,初衷虽好但背后存在问题。首先如何评价优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其次是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如何建立、如何实施、由谁保障等问题,最后在政策支撑上,并未提出在哪些方面支撑由谁支撑问题。
(1)加强师资力量。体育教师队伍应得到国家的重视并制定相应政策改革。主要保障运动员退役后的优惠政策,提供就业政策。体教融合文件的目标是树立健康第一的原则,安排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到学校[5]。将涉及体育教师竞争问题,需加大高校培养力度。为实现开足开齐体育课要加大师资力量,从高校中进行选拔,为发展体育特色传统学校提供好资源,为国家提供新时代的竞技人才和树立大众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2)建立评估标准。国家每两年对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工作计划[6],构建综合评价体系,防止体教融合政策阻滞。体教融合被国家重视,有助于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且建立由专家组组成的评估小组,以全面质量管理等绩效评估手段对体教融合经费、责任主体和工作效率等评估。评估标准目标使各学校全方位办学,实现有质量、效率、效益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3)基本理论知识与竞赛体制加以完善。面对理论缺失需从小抓起,在学校训练时,计划理论学习,成长中合理分配两者。运动技能提升需将技能知识运用到竞赛中,应从小学习理论。以前教育部和体育部分离竞赛存在竞赛壁垒,现在将赛事合并共同发展,运动员在体质上得到发展,且未来职业上扩宽道路。竞赛为学校体育提供机遇,为体育人才培养和输送做铺垫,使体育特色传统学校在国内发展提供契机,使青少年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4)加大国家政策支持。教育部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提供了前进的旗帜。国家政策提出:构建一条龙特长生升学通道;体育场地为青少年开放优惠政策;规范青少年运动员培养、输送等体系,要求体育场地为青少年开放优惠场地;为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充足场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对输送优秀运动员做铺垫,对特长生一条龙服务引导升学,从而对特长生提供多重选择,为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渠道。
在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得到新兴发展,得到了国家认可和获得新的契机,说明体育在教育界地位有所提高,能促进国家管理体育。体教融合政策对学校体育发展有益方面多,但存在一些问题,目前这些问题值得探讨,如教师体制和师资力量,评价标准和职能分工,高水平在传统特色校建设等。问题背后需进行剖析,带着问题回归最初起点进行解决,从而促进体育传统特色校园发展,为学生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体育提供师资力量,为学校建立提供有利条件,促使学校沿着可持续道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