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现场教学的优化

2021-12-28 20:19邓纯余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学生

邓纯余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现场教学作为教学方法源于医学教育中开展的临场教学,随后逐渐地发展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组织形式,被广泛地运用于工业、农业、商业、军事、体育、管理等不同学科的教学之中。新时代,党的干部教育活动广泛借鉴和运用了现场教学的方式方法。2010年,中央制定《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干部教育,开辟党的干部教育的实践基地,为培养党员干部能力,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课堂。《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进一步要求加强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开发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案例和现场教学点”[1]。现场教学在党员干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同样也推进了思政课现场教学。2019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学校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现场教学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进入特定的社会场域,利用现场提供的资源、环境、条件,通过身临其境的参观、体悟、调研、探讨而获得新的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2]。现场教学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与教学内容高度关联的场所即“现场”进行,改变了依靠书本知识的课堂讲授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传统模式。现场教学强调结合现场的教学场景和事实材料阐幽发微,通过教与学双方共同开展的观察、讲解、调研、体验、互动,让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更直接,感受更充分,体验更深刻,理解更透彻。现场教学过程中,现场即课堂,事实即教材。现场教学通过情境互动、教学互动、社会实践,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事实材料,克服了灌输式教学“你讲我听”的弊端,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真正地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分享者。

思政课现场教学是借助特定的社会场域也即“现场”来开发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资源,传递思想信息,开展教育活动,实现思政课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思政课现场教学贯彻了实践育人的原则,本质上是通过现场教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落地生根”的社会教育活动。亲身感受现场,直接体验事实,深度参与实践,自觉体悟道理,是思政课现场教学的最大优势。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社会情境,通过现场教学的“在场性”“情境性”将抽象的思想理论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事实,赋予了学生全新的实践体验和知识感受,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归根结底要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红色教育基地、旅游景区、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农村或城市社区、文化创意园、历史街区等活动场所承载的思想信息和社会资源,创造思政课现场教学的条件、环境、氛围,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际,以亲身的观察、体验、实践和思考来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认同,增进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二、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基本过程与环节

思政课现场教学主要包括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后期总结等阶段和环节。

前期准备阶段的任务主要有确定思政课现场教学的主题、遴选思政课现场教学实践基地、编制思政课现场教学课程方案、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动员。其中,思政课现场教学主题的确定与教学基地的甄选要凸显校本特色、地域特色、专业特色,根据思想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榜样教育以及生产劳动、社会参观、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按照典型性、示范性、针对性、便利性的原则选取合适的教学现场。思政课教师在确定思政课现场教学的主题和地点之后,一定要提前到现场教学点开展充分的调研和考察,提前了解和掌握思政课现场教学相关的资源、环境、条件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加强与现场教学基地相关人员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双方的共同协商、充分讨论、集体备课,制定和完善思政课现场教学的方案,围绕教学人员、教学场地、教学形式、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管理等编制思政课现场教学方案。此外,还要及早地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相关的学生动员工作,明确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中期实施阶段的任务主要有思政课现场教学相关的理论讲解、社会参观、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现场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讨论、总结、点评等。其中,思政课现场的知识讲解环节要以更开阔的社会视野、更高的理论层次,结合现场教学基地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去深入地分析思政课相关的人物、事件、现象等发生的社会背景,增强思政课现场教学的针对性、示范性和获得感。思政课现场参观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因而绝不能形式主义地走马观花,而要坚持用心看、用情看、细致看、带着问题看。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现场教学的环境和条件,从现场教学基地提供的各种材料中凝练思想观点,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促进学生对现场教学的深度参与,增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现场教学的讨论、总结、点评阶段,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有强大的气场和掌控能力,既能够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和焦点,引导学生围绕现场教学的主题开展深度研讨,同时又能够针对学生的思想观点提出精辟的个人见解,防止蜻蜓点水、隔靴搔痒、泛泛而谈甚或出现冷场和跑题的现象。

后期总结阶段的任务主要有思政课现场教学结束之后的总结、评价与反馈等。思政课现场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现场教学团队以及现场教学基地负责人对现场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现场教学方案、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现场教学效果等相关问题的看法,及时地总结思政课现场教学的经验,扎实地推进思政课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学生要结合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内容撰写心得体会,回顾和总结思政课现场教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三、思政课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现场教学适应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趋势和要求,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上的普遍认可,但与不断增强思政课的获得感与满意度的目标要求相比,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现象和问题。

思政课现场教学在组织管理上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难题。一是组织实施思政课现场教学产生的车费、餐饮费、住宿费、门票、教学基地的参观讲解费、专家授课费,增加了相应的课程教学经费负担。思政课现场教学基地建设、思政课现场教学师资、学生数量和工作量往往会受到教学经费方面的限制。二是思政课大班授课与现场教学人数受限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大规模的学生数与现场所能承受的教学容量不相匹配,直接地影响了思政课现场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三是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师资水平有待提升。开展现场教学,要求教育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能够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实现时空转换、话语转换和角色互换。这对思政课现场教学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思政课现场教学的长效机制建设还需要加强。现场教学的长效开展,离不开学校与社会相关单位和部门之间的深度合作。由于校地双方尚未建立真正的共建、共享机制,思政课现场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学校“一厢情愿”地“唱独角戏”现象和问题。

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存在着场面热闹、效果不甚理想的“剧场效应”。剧场效应是指戏剧演出激起观众审美反应的一种状况。戏剧学研究认为,剧场是一个高强度的感知领域。剧场环境中,优秀演员的表演能够启动观众的兴奋情绪,使他们身不由己、情不自禁地参与剧情的体验和创造活动之中。剧场的环境和演员的表演能够让现场的观众获得短暂的精神愉悦、瞬间的心理补偿与片刻的精神满足。思政课现场教学具有“在场性”和“情境性”,因而也难免地存在这种剧场效应[3]。比如,红色文化资源塑造了生动的历史场景,很容易唤醒学生强烈的历史厚重感、社会责任感,但学生一旦离开了现场教学基地,又可能因为没有了现场感,出现时过境迁而渐渐淡化甚或遗忘了教学场景的问题。当前,由于思政课现场教学组织管理不够精细,还停留在社会参观、现场听导游讲解等低层次的活动形式层面,教学内容与现场教学之间的融合还不够充分,一些现场教学活动在“现场”便沦为了应景之作,出现了场面热闹非凡、效果不甚理想的“剧场效应”。

思政课现场教学在方式方法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和“偏差”。开展现场教学,要将课堂延伸到现场,通过教学时空的转换创造新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现场教学所要改变的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活动方式,而不是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思政课现场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设计活动中“重现场、轻教学”,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重单打、轻协同”,在教学方法上“重技巧、轻研究”,导致思政课现场教学准备不够充分、过程不够完整、保障不够有力、安排不够精心。一些思政课教师在现场教学过程中满足于形式主义的简单应付。或“一走了之”,把思政课现场教学等同于一般性的参观考察;或“一推了之”,把教学活动直接地外包给现场教学基地的工作人员。现场教学变身参观考察、旅游度假,导致思政课现场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极大地影响了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品牌效应。

四、提升思政课现场教学效果的要求与策略

一场精彩的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一定是思政课教师倾心编排、师生合力谋划、社会协同参与的共同结果。提高思政课现场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要以建设思政课的质量标准为契机,建立“大思政”的格局和视野,重视在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力量整合与精心设计上下功夫,通过增加师生的知识储备、心理准备和经验积累,建立现场教学基地与学校之间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打造、宣传和推广思政课示范性现场教学项目,巩固和扩大思政课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的品牌效应。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现场教学胜任力,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现场教学作为教师精心编排、学生倾心参与的开放式课堂,要求教师具有灵活的现场处置能力、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熟练的教学技巧。思政课教师开展现场教学的胜任力,包括了正确的政治取向、厚实的理论根基、饱满的教学热情、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场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既要做好“总导演”,掌握好现场教学的“总开关”,又要扮演好编剧、演员和服务员的角色;既要熟练地掌握思政课现场教学的流程和环节,做好协调、沟通、动员、调研、备课、组织等准备工作,又要开展必要的现场教学行动研究,精心创设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场景和情境,精心撰写思政课现场教学的讲义,精心安排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各项任务,及时地处置现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地总结思政课现场教学的经验得失。提高思政课教师开展现场教学的胜任力,要求思政课教师认真学习与领会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双元互动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现场教学的意识、能力和水平。

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吸引力。思政课现场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集体学习、专题研讨、交流互动、社会调研等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纠正个人思想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只有增强师生的在场意识,实现师生双方在思政课现场教学过程中的协同合作,才能提高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吸引力,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社会热点、教学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焦点选定思政课现场教学的主题,科学地编制现场教学方案,以倾情服务、真诚交流、严格考评做好思政课现场教学的保障工作;其次要在现场教学组织过程中坚持看、听、学、思、悟的有机统一,把典型案例、真实情境、参观调研和创新思维融入现场教学设计环节,运用人物访谈、社会叙事、专家讲学、案例研讨、心得汇报、实践体验、课堂翻转、社会劳动等方式方法丰富思政课现场教学的表现形式[4],让学生在感悟、发现、交流、研讨中增强思政课现场教学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建立“大思政”格局,完善思政课现场教学的评价体系。学校主管部门要把握思政课现场教学的社会性特征,从优化管理、加强保障、创建品牌、培养师资、社会联动等方面整合思政课现场教学的资源和条件,建立学校与社会之间共同开展实践育人的同心圆,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现场教学的机制体制。对此,首先要将现场教学纳入学校思政课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相互结合,充分利用专业实习、校园活动等平台和载体创造现场教学的条件。其次要加强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从现场教学基地选拨和培养一批能够开展现场教学的师资力量,组建相对稳固的现场教学团队,同时还要制定必要的政策和制度,激励和调动广大思政课教师开展现场教学、研究现场教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再次要组织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相关的学习交流活动,既可以邀请思政课现场教学示范项目的负责人到各个学校传经送宝,也可以主动到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浦东干部学院等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单位实地取经。此外,还要对思政课现场教学相关的基地创建、教学管理、教学服务开展专项的调研和督查活动,通过学生评教、专家指导、教师自评等方式反馈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以此建立思政课现场教学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多元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