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大行其道源于“老师上课不讲”?

2021-12-28 20:21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赵权政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老师上课师德师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 赵权政

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热爱“鸡娃”的田雨岚发现儿子的考试成绩有所下滑,一调查才发现,数学学科钟老师上课不讲重点,却在自己办的课外辅导班上偷偷讲。这样的电视剧情节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个投影,也可能有个别教师在为校外培训机构推波助澜。所以有观点认为,校外培训机构大行其道,原因是“老师上课不讲重点,却在辅导班讲”。难道主要原因真的源自于此吗?

长期以来,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在职教师在校外开设补习班或在培训机构上课。但是,的确仍存在个别教师为了经济利益,想方设法突破限制,从事校外培训兼职的现象。这些教师就有可能在课堂上“藏私”,让学生不得不参与补习。

但笔者认为“上课不讲重点,却在辅导机构讲”的情况,只是个别教师师德失范的表现,不具有普遍性,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课程纲要有具体的学科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会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完成教学计划。学校的教研组每周都会安排教研听课任务,同学科老师讲授的进度大体上要保持一致性。

学校管理中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完善,学校会对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业务评价,评价制度也会促使老师们按照课程要求及时完成教学任务。

国家对教师师德及行为规范有明确的纪律规定和要求。教育主管部门查处力度不断加大,凡涉及师德师风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主管部门会根据涉事教师违纪情节轻重,进行从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资格,到降低聘用档次,甚至吊销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直至解除聘用合同等不同程度的处罚,可以说已经逐步形成师德师风整治的高压态势。在这种强化管理的状态下,各级部门通过教育引领与严肃问责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都盼望着自己的学生成绩优秀,健康成长,桃李满天下。个别教师不遵守职业道德,但这并不代表教师群体共性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着老师们早出晚归为学生倾情付出,耐心陪伴,总感觉社会上的一些负面观点或言论对教师整个群体,尤其是对那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有些不公平。

教育培训机构大行其道,背后的重要推手如果不是“老师上课不讲重点,却在辅导班讲”,那其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教育培训机构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还是市场需求旺盛。如果要从学校找原因,就要分析学校教育的供给质量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

尽管现代学校都非常重视品质提升,很多学校都在开展校园文化设计、课程供给改革、教师发展培训、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变革或建设。但是,学校教育的供给能力与社会、家长、学生的需求之间,永远是一对需要平衡完善的矛盾统一体。学校教育供给是有限的,很难满足所有维度、各个方面的学习需求。比如,现代学校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无法完全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学校开设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但囿于学生学习时间和学校师资等问题,所提供的课程种类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

教育培训机构则不然,推出小班化教学、一对一辅导等,恰恰迎合了某些家长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聘请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拥有学校教育不具备的灵活性。另外,面对升学的压力,培训机构又积极迎合家长想要实现孩子升学的心理,开设体育特长班、艺术特长班、书法特长班等。

以上才是校外培训机构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教师上课不讲重点,却在辅导机构讲”的说法站不住脚。

想要给校外培训市场“降温”,势必要让学校教育“升温”。在当前教育现状下,教师作为教育的中坚力量,只有让教师在课堂教育的本职工作中得到合理回报,才能防止部分教师和校外培训机构缔结为“利益共同体”,从内部侵蚀课堂教育。为此,应加快推进公立教育体系中师资力量的平均分配,促进教师在区域内流动、鼓励名校建设分校,让更多学生能享受到相对个性化和高水平的教育;深化学校改革,减轻教师非教学工作负担,让老师有时间和精力潜心于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校教育的含金量。

猜你喜欢
老师上课师德师机构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给老师上课的学生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江永:“码”上举报 师德师风问题
大胆一点儿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英语老师出难题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