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期国防教育特点及其启示研究

2021-12-28 19:50
陇东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国防群众

卜 婷

(蚌埠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1950年6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趁朝鲜内战爆发之际公然罔顾中国政府警告,将战争之火烧到了我东北边境,严重威胁到了我国领土主权完整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保护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受侵犯,党和政府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围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主题,进行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国防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国防教育活动,极大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有效地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之后党和政府实施国防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研究这一时期国防教育的特点,对推动我国当前国防教育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抗美援朝时期国防教育的特点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防教育会呈现出不同的教育形态和教育特点。抗美援朝时期的国防教育是建国之后首次全国性的国防教育,这一时期国防教育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思想统一,高度重视

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和组织高度重视人民的战备观念和国防意识教育,始终将国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议事日程来抓,毛泽东同志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经常性地对全国人民发表声明和讲话,强调国防教育的重要性。针对美国侵略朝鲜、威胁我国国家安全事实和人民群众对时局的模糊认识,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和正确性;时任外交部部长和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同志,多次在公开场合或对内或对外发表重要讲话和对外声明,强调我国政府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正义的、必要的;同时,围绕宣传第一部兵役法,实行义务兵役制,朱德和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对加强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做出重要指示,人民解放军更是积极协助地方对民兵、预备役人员、大中学校的学生进行拉练。抗美援朝国防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民主党派也积极参与其中,为国防教育活动贡献力量,以中国农工民主党为例,各地方会组织人民群众在每星期日举行一次爱国主义讲座,每次都会聚集五六百人听众。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及时、更准确地了解前方战场战事,知晓中国政府对朝鲜战争的态度与立场,党中央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对人民群众进行了宣传、教育和动员。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第一时间连续刊登、报道多篇文章和社论,发表我国政府反对美国侵略、支援朝鲜的立场。《人民日报》在1954年9月5日专门刊发了《抗美援朝专刊》一栏,对全国人民进行主题鲜明的专题教育,据有关学者统计,从1951年到1954年,《人民日报》平均每月关于抗美援朝的宣传文字有2万字左右[1]。与此同时,以共青团、工会、妇联等为代表的各级团体和组织也以多种方式在各地对相应群体进行了以增强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活动,像《人民教育》积极响应《人民日报》号召,在1950年12月发表了《继续开展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抗美援朝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文,指出要有计划、系统性地提高学生对抗美援朝的思想认识,并将认识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以落实。此外,全国各地各界纷纷组织了各种宣传会、讨论会、座谈会,听广播、读报纸,宣传和传达战场形势,揭露美国侵略本质及其挑起战争的真正目的。

(二)凝聚力量,形式多样

人民群众所产生的力量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时期,党和政府注重人民群众思想基础、文化知识、基本觉悟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从人民群众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开展了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教育活动。朝鲜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把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签名活动与反对美国侵略朝鲜的斗争结合起来的决定,从1950年7月开始,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到处都云集着在和平宣言上签名的人群,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生产和签名运动密切结合,最终有两亿三千余人签名,充分体现了人民要求和平的强烈意愿和反对战争的坚强决心。随着抗美援朝宣传教育的深入,人民群众创造了爱国公约的形式,以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抗美援朝做贡献,至1951年10月,仅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和河北省的统计,即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订立了爱国公约,全国邮电工人百分之八十五订立了爱国公约,全国农村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口订立了爱国公约[2]。为了援助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全国出现了空前的参军热潮,各地踊跃报名参军的有志青年,出现了报名人数多于计划征集数几倍的壮观场面,1951年,华南青年和学生报名参军、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就达10万人以上[3]。大批青年应征入伍,用实际行动践行国防教育成果。此外,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广捐武器的运动,从1951年6月1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号召到1952年6月24日抗捐献武器运动胜利结束的380多天时间内,总计全国各界人民共捐款5.565037亿元(新币)[1955年人民币改革后的新人民币币值,旧人民币1万元兑换新人民币1元计算],可购战斗机37l0架[4]。人民不惜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将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钱财物倾囊捐献,祖国人民高尚的爱国情怀和空前的团结表现得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文学艺术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在抗美援朝国防教育期间得到了充分发挥。1950年11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号召文联及其所属组织以文艺形式广泛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活动,不久后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断涌现,或小说、散文或漫画、诗歌或电影、话剧或歌曲、舞蹈,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形式展现、方式表达生动多样,使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国防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国防教育有了抓手并落地生根,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保卫世界和平的认识和决心,也让群众带着满腔的热忱,以更加理性的思维和行动支援前线战争。

(三)持久深入,主题明确

抗美援朝时期的国防教育是因抗美援朝战争兴起的,它服务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每个阶段,但两者之间却又不是绝对同步发展的。1950年11月22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关于当前任务的通知》就已指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爱国运动。”[5]战争爆发伊始,党和政府组织各地展开了关于目前时事的宣传运动,深入地进行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思想教育,为抗美援朝战争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动员,通过持续不断的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调动了全国人民支援前线战争的积极性。1953年7月27日,《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在朝鲜板门店签订,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虽然前方战争已经结束,但是国内抗美援朝国防教育并未截止,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朝鲜停战的宣传指示,指出:“在停战协定没有彻底实现,政治会议召集并获得结果,志愿军没有回国以前,‘抗美援朝’的口号仍不改变。”[6]1953年9月起,全国各界以赴朝慰问志愿军的形式继续进行抗美援朝国防教育,贺龙同志就在其赴朝慰问团的工作报告中号召要继续把抗美援朝的运动深入到每一个城市和每一个农村中去。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有关领导人的讲话精神,全国上下的国防教育仍然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继续延伸,全国各地继续坚持“抗美援朝”的口号,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58年10月志愿军全部撤军回国为止。

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军回国,首都北京一万多人举行集会,欢迎英雄的人民志愿军凯旋,以此为契机全国上下掀起了一次向美帝国主义示威的国防教育高潮。此时,不同地点同时开展的全国广播大会在大规模进行,据统计,单就协助朝鲜归国代表团这一项内容,国家前前后后举办了28次广播大会,直接组织收听的听众就达15万人,如果算上其他非组织的收听录音的群众,听众总数估计达到1亿以上[7]。1958年10月3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八年来抗美援朝工作报告》一文中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标志着祖国人民给予志愿军抗美援朝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已经胜利地完成了。”[8]这标志着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国防教育运动胜利圆满地结束。从战争开始到志愿军全部撤军回国,持久深入的国防教育活动为巩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果实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

二、抗美援朝时期国防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抗美援朝时期国防教育通过生动实际的国防教育活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人民保家卫国的国防观念,这一时期的国防教育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思想动员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新时期国防教育工作要继续发扬这种传统,力争理论灌输与宣传教育双向结合,借鉴历史经验和与时俱进双重兼容,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服务党和国家发展任务相统一。

(一)理论灌输与宣传教育双向结合

列宁同志曾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9]这句话对于国防教育工作来说同样应用,要提高人民群众对国防教育的思想认识,使国防观念内化为群众的观念体系,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言行,这就需要运用灌输的方法来完成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国防教育理论是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思想武器和方针指南,是对国防教育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在国防教育的开展和实施中,要密切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抓住和利用好当下鲜活的国防政策、军事要闻和突发状况,用简单易懂的言语和表达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习近平关于军队建设和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要论述、党和国家防卫方针和政策、国家战争观和国防观、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理论等,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史军史、民族精神和国防责任义务方面教育,强化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以此来唤醒基础性的思想和意识。国防教育工作坚实的群众思想根基随之逐渐夯实,自发的、积极的、大规模国防教育活动很容易就会席卷而来。

通过大规模、形式各样的宣传教育,人民群众的认识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统一,从而能快速理解、接受并响应党和国家的意志,自觉将意识内化为具体行动,积极参军拥军、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在今后的国防教育工作中,可以成立一个类似于“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专门宣传机构,作为国防教育宣传工作的阵地开展时事宣传,通过各种媒介的宣传和教育功能来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怀。无论是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台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还是娱乐休闲类小众媒体,都要时刻在思想和行动上同中央保持一致,及时宣传党的政策、英雄人物和先进人物,自觉地传达中央指示和精神,引导全民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大力宣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国防教育口号,把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话语渗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实现主流意识的传播及普及,最大程度上使国防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二)借鉴历史经验和与时俱进双重兼容

抗美援朝国防教育时期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家政权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相对低下,通信设施设备落后不完善,但在这种情况下,抗美援朝国防教育运动在全国开展得轰轰烈烈、卓有成果,这说明当时国防教育工作进行和开展是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而灵活多样的国防教育工作形式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新时代的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成绩,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严峻的意识形态斗争、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政治意识和政治诉求等,给新时期的国防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考验,有效处理好新时期国防教育面临的诸多考验,需要与时代发展变化相结合,因时而动,因时而变,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国防建设需求,与时俱进,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一项实践性和发展性很强的工作,新时期国防教育需要借鉴抗美援朝时期国防教育的宝贵经验,紧跟国防教育的欠缺层面,突出强化对人民群众的反分裂、反渗透意识教育,校正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淡化的倾向,要重点突出满足人民群众知识结构、欣赏水平、文化品位发展需求的新时代感国防教育。

抗美援朝时期国防教育多样性的开展形式,对新时期国防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当下国防教育工作效果不佳,真正的入脑、入心少有做到,这与现今国防教育工作形式和内容的呆板有很大关系,这需要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新的接受心理的国防教育形式。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丰富的内容、广泛的对象,教育形式就会呈现多样。新形势下,单一固定的统一模式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国防教育发展,这对国防教育内容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应有的放矢地定时定期更新国防教育理论和国防教育知识,及时将其纳入国防教育内容,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国防教育的创新建设,用人民群众伟大的力量将及时更新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发扬光大。其次,更新的教育内容要与新时期的国防教育时代发展背景紧贴,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目标相映照,与世界发展的大背景、大格局相联系相适应,才不至陷入故步自封的尴尬局面。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创新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将教育理论、教育活动与国防舆论有机结合起来,在适合的契机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在实践中将爱国主义、国防知识、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法制、军事训练等教育内容深度融合到国防教育的开展形式中去,以此形成完整的国防教育体系。

(三)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服务党和国家发展任务相统一

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发展任务不同,国防教育的首要任务也不同。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严峻的安全威胁,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军民进行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生政权,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援战争和志愿军就是抗美援朝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围绕这一中心任务,这个时期国防教育进行得持久、广泛而且深入,但始终把保卫、巩固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这一时期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了一系列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活动。生动实际的国防教育活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人民保家卫国的国防观念,使得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促进了国内各层面的生产建设,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国防教育工作就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培育广大人民群众对国防和军队的认同感,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理解中国梦的伟大内涵,从而在生产生活中发自内心地支持、参与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新时代国防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国防教育工作首先应全面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要求,突出围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个教育重点,积极拓展扩宽教育领域和受众群体,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爱军拥军、爱国卫国的意识,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群众基础。其次,要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防忧患意识,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强大的国防意识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国防忧患意识的国家和民族,将会面临举步维艰的状态,是没有希望和前途可言的。人民群众国防意识强,就会将国家和民族安危放在第一位,舍小家顾大家,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保家卫国。最后,要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梦想,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体现,而国防教育能够强化全民爱国主义信念和国防意识,使人民群众自觉地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力量,共同保卫、建设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国防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