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学习方式:统编教材“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实施关键*

2021-12-28 19:12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受访者家乡文化

◎ 陈 琳

一、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式是阅读,与之相匹配的教材是文选式教材,教材中的单元以“课文”为主,学生通过文本开展学习。向文本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实践活动也是语文学习方式之一,但是这一方式长期处在边缘化的位置,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不论从课程取向还是从学生素养发展来说,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丰富了语文的学习方式,对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2017 版课标》)指出,要“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其中“加强实践性”指的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开展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指的是从以文本为中心转向以素养为中心,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统编教材以课标为依据,在传统的阅读单元之外,设置了实践活动单元,这类单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课文,围绕某个学习任务群,综合设置了单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展开访谈、调研等语言文字运用活动,在活动中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就属于该类型,该单元的实施不适用“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传统模式,对一线教学是巨大的挑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实践属性

“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实践属性来自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2017 版课标》有18 个任务群,有些任务群的实践性、活动性较强,“当代文化参与”属于该类型,它“旨在引导学生参与和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剖析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统编教材“家乡文化生活”的单元导语写道:“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对丰富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议;寻找情感归宿,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与“当代文化生活参与”任务群是子任务与任务群关系,单元导语也可以理解成是对任务群的解读,依据解读可以看出“参与和关注当代文化”的方式,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阅读,而是“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课文”,教师无“课”可讲,这意味着“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再适用。该单元笔者设计了以下三项单元学习任务。

(1)任务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2)任务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3)任务三: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建设。

三项任务都需要学生自主收集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问题,围绕问题深度发掘家乡历史文化,理解自己与家乡文化的关系:自己是谁,自己居住、生长和受惠的家乡是怎样的状态,家乡热土构成怎样的国家,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将乡土情怀根植在学生内心深处,从而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这种学习方式与接受式的学习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下文从学习方式的内涵入手,分析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

三、学习方式的内涵分析

学习方式的内涵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学习的介质。传统的学习介质主要是教材,“课文”就是这个介质承载的最规范的学习内容;实践活动中的学习介质变得分散而多元,只要与单元学习任务相关的场景都是介质,包括建筑、人物、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家乡文化的纪念馆,家乡杰出人物等,学习内容的呈现形态存在明显的“去中心化”,以复杂的、非良构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实践活动中的学习介质,无论哪一种都不是直接以语言文字面貌呈现,而是需要学生活动(如调研、访谈)将其转化为语言文字。简而言之,传统的学习方式是通过优秀的语言文字范本(课文)来学习的,实践活动是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使用语言文字来学习的,在后者的学习中,学生没有现成的言语活动范本可供模仿,所有的收获都是从实践中获取的,是一种典型的建构式学习。

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具体包括基本途径、担任角色、互动方式,学习成果的评价等 ;传统的语文学习活动最常见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角色分工有明确的权威中心(教师)和被动的接受者(学生),互动方式为单向“授—受”,学习成果以作业和考试来呈现,多为可量化的评价方式。在实践活动中,传统格局被打破了,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班级的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走出校园,走进某个纪念馆、图书馆、工作室,采访某个家乡人物,调查某个家乡文化遗产的现状,这些小组组织架构是多中心的、分散的,甚至随着活动的进程相互渗透。以“福州软木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为例,某个学生曾经选修过校本课程“软木画工艺”,该门课程外聘教师为软木画第六代传人吴老师,该生和吴老师取得联系,事先确定了采访的时间和地点,设计访谈问题、撰写访谈提纲,在访谈准备阶段,这个学生扮演了组织者的角色,小组其他成员以他为中心开展活动,教师在这一过程起辅助作用,如修改访谈提纲、补充访谈问题等。

三是学习行为。在传统的学习中,最常见的学习行为是“先学后用”,这种行为几乎能够在所有的阅读中被观察到,甚至形成了稳定的行为习惯,伴随着这种行为的是对知识技能近乎固化的认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需严格的正规训练,遵循一定的程序循序渐进。在实践活动中,“学”和“用”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因为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取更多的是直接知识,所以要摒弃惰性,深入复杂的情境,艰苦探求和研究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情境意味着非良构,需要认真的思考、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真实的问题意味着它隐藏在家乡文化现状中,还未形成清晰的语言文字表述,需要学生去提取出来,很可能没有统一的最佳答案。学习行为的变化背后是思维方式、认知能力的变化,学生社会参与、文化构建的意识和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单元学习任务实施的关键问题

(一) 任务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该任务要求在访谈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可以查阅相关材料,也可以实地考察;在访谈中提出问题应该具体明确,访谈结束后及时整体访谈记录,在访谈内容的基础上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志”的表述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记述人物,要写清楚人物的生平、事迹,突出他对家乡的贡献和影响;记述风物,要写清楚起源、特点、文化价值等。

该任务的关键在于对受访者的语言信息的吸收和提取。

以“采访支援湖北抗疫战斗的陈医生”为例,受访人物陈医生是家乡三甲医院呼吸科的主任医师;受访者的语言和教师授课的语言有较大差异:授课语言是一种有意识的教学语言,经过提炼,有着明确的指向,承载的知识密度近乎饱和;受访者的语言是一种原生态的语言,表面上看陈医生在回答采访提纲里的问题,陈述事实也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但是对采访者的认知水平来说并不“友好”,从原生态的语言中提取有效信息本身就是一种高难度的学习。笔者以下面的访谈内容为例,来分析这种学习方式。

问:请您谈谈您赴武汉之后的救治工作。

答:我们一到武汉就接管了某医院的一个病区,第一天就收治了60 名病人。每天我们都要认真查房,了解病人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指导各种操作;晚上,医疗组长还要开会,讨论危重症病人的治疗方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在给病人治疗之外,我们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疏导,尽可能地鼓励和安慰他们。

如果学生一边听一边记,这种采访就类似于“下载”的状态,受访者怎么说学生就怎么记录,全然没有考虑访谈资料能否体现“对家乡的贡献和影响”;改变受访者的原生态的表述方式,需要学生能够聚焦于那些不同于以往所知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新的问题,例如,让受访者比较在武汉工作与在家乡的三甲医院呼吸科工作的区别,这样才能把受访者的关键经历的精彩之处“引出来”。示例如下。

问:您在原来的呼吸科的工作和到武汉之后的工作有哪些区别呢?(现场增加的新问题)

答:我们这里不是疫区,平时上班不需要多重防护;到武汉以后就要严格按照红区、黄区、绿区的等级划分穿好相应的防护服,防护服的穿和脱都有规范……;原来的呼吸科上班晚上也不需要经常开会,我们到武汉后每天晚上都要开会,除了讨论危重症的方案,还要培训物品的优化管理,因为这是在我们这里没有遇到的问题,武汉刚开始物资比较紧张,医疗物品的布置、分类、领取、发放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系统,要我们自己逐步摸索建立起来……

随着受访者回应越来越深入,学生逐渐找到引导受访者提高话语“质量”的方式,受访者说出真正震撼学生的内容:陈医生在家乡医院工作时曾经被患者感染过,最终自己的肺部切除了两段,这次驰援武汉,她依然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她的精神感动了她的同事以及她带的研究生,大家发自肺腑地表示要向她学习,把医者的天职发挥到极致。学生在采访时也深受触动,从受访者身上看到了家乡文化的精神,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信仰。在与受访者互动中建构起勇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价值观念,这本身就是文化认同的过程。

(二)任务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该任务提供了若干主题供学生选择,如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要求运用专题访谈、网上查阅、实地考察等调查方法,深入挖掘调查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

该任务的关键在于对调查资料要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调查得来的资料虽然鲜活生动,但是往往较为零散,对资料进行有意识的整理,通过整理发现问题,形成自己对家乡文化生活的认识和思考,是撰写调查报告的必要前提。统编教材提供了调查报告结构表,包括九个部分的内容:标题,摘要,目录,调查背景与目标,调查步骤与方法,调查内容与分析,结论,建议,参考资料。可以看出,大部分内容都需要撰写者形成自己的观点。

笔者以“家乡文化遗产福州软木画的保护和传承情况调查”为例,具体分析如下。

调查资料来自三种途径:专题访谈、网上查阅、实地考察;采访了软木画非遗传人吴老师,上网查阅软木画的工艺特色等资料,实地走访了吴老师的软木画工作室,参观了软木画制作流程和代表作品。学习介质虽然丰富,但是如果仅仅做机械性的收集和记录,写出来的调查报告就是没有观点的资料大杂烩,真正的学习并没有发生。

必须推动学生整理、比对各种资料,从实然中思考应然——软木画的保护和传承应该有的样子,学生就能从未知中发现问题,在调查报告的“建议”部分给出自己的答案。例如,学生发现他们实地考察所见的软木画的构图、原料、创作题材,与网络上介绍的历史上的软木画并没有什么差别,也就是说现在的艺人们制作的东西几乎和四十年前的一个样:亭台楼阁、仙鹤松树这种传统题材,构图也按照传统的样式来,原材料依然是软木栓树皮和通草,这种原汁原味的“传承”是好的“传承”吗?

针对发现的问题,学生做了进一步调查,以“软木画的前景”或“软木画的未来”为关键词在网上查阅资料,发现该项文化遗产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产品老化、销路堪忧、出口萎缩,这些问题会不会已经有软木画领域的专业人士发现并着手改进呢?学生又几经周折,联系上新生代的软木画工艺大师李老师,通过电子邮箱向他发送问题,请他谈谈软木画的创新问题。李老师不是非遗传人,他对待传统软木画有自己的理念和思考。李老师对软木画的改进和尝试重塑了学生之前的认识:在原材料上可以大胆突破原有的窠臼,玻璃瓶、彩色卡纸、干花,什么都能纳入,构图方面更是突破了“画”是平面的陈规,学生看到了在玻璃瓶里用软木栓树皮、多肉植物共同构成的微型景观,喜欢得禁不住想买下来;李老师笑着告诉学生:“你们想买,说明我的软木画作品在年轻人当中有市场,在年轻人中有市场,这项工艺才走得远,才有未来。”换句话说,过去收集的软木画资料并没有错,然而强烈的问题意识与深度追寻的事实,重置着学生产生认识的大场景。

该项调查报告最后名为“关于福州软木画复制式传承与创新性传承的调查报告”,从调查报告的名称已经可以看出,学生的认识格局已经不一样。调查报告得出结论:原汁原味的传承是在复制过去的工艺品,这并不是一种好的传承方式,它脱离当代审美趣味,无法从市场经济中得到反哺。从结论可以看出,添加和重组了调查材料,思考家乡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也就变了。调查报告还提出建议:在保留软木画最标志性的元素的基础上,鼓励大胆创新,大胆突破,以吸引年轻的消费者和年轻的传承者,这才是有生命力的传承。从建议可以看出,超越教师的带领,自己从实践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深入探索这些信息,切实获得创新、反思、质疑等关键能力,“怎样学习”要比“怎样学更多的知识”更为重要。

(三)任务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该项任务将家乡文化分为风俗习惯、邻里关系、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让学生从中选择其中的一项,征求各方面意见,提出有利于家乡文化的健康发展的建议,写成建议书。

建议书的最后一部分写可行性恰恰是为了让学生自行检查建议是否现实。这会促使学生反思以往那种“小我”的、书斋式的、矫情的写作方式,正视现实并努力去回应现实。例如,学生在校友会帮助下,收集了赴湖北支援抗疫的医疗界校友名单,建议学校建造“抗疫英雄墙”,但在可行性上却遇上瓶颈——建哪儿?该校历史悠久,占地面积不到百亩,已有三栋教学楼和一楼行政楼、若干人文景观,为满足运动需要,操场都设计成上下层的操场,足球场只能设计成五人足球场并放在报告厅的楼顶;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地能够放得下英雄墙的地方,又从保卫科了解到消防通道的硬性的安全管理要求,学生看中的那一小块地是不能有任何遮挡物的。

这个建议虽然后来未能施行,但是推动着学生介入现实,与真实世界合理的互动,确保学习不是一种脱离社会、基层、大众的想象,而是富有阐释力、思想力地将自我与家乡文化有力地联结在一起。正是这种思考塑造了自己的知识和信仰中最重要的部分,成为认识家乡的契机,从而在自我与家乡文化的关系中建构主体性:既有在场者的身份,又有他者(研究者)的身份,以两种身份同时关照今天的家乡文化叙事。

通过采访、调查的体验去探索家乡文化的历史真相,在调研和访谈的过程中,把别人的言语转换为自己需要的语言形式;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对资料进行分类、梳理、整合发现真正的问题,寻求鲜活的答案;在撰写志、调查报告、建议书的过程中,参与到文化意义和价值的表达之中,将自我的情感、心理投射到生他养他的家乡,才能合理地补充家乡文化中并不丰满、明确的部分,重建被家乡文化被忽略的历史逻辑;直面各种复杂的社会伦理秩序,彰显学生自己的价值判断。

猜你喜欢
受访者家乡文化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谁远谁近?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