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美超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030031)
2014年慕课真正进入我国思政理论课教学领域,使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内涵,并且在名校效应的加持下,掀起了一股“慕课热”。但在慕课快速发展的态势下,我国思政理论课教学问题依旧存在,并且更加根深蒂固。这便不得不让人追问“慕课教学”真的适应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吗?对此笔者从学术探究的层面对慕课教学形式与思政理论课改革的关系进行探究,以冷思考的方式,分析慕课教学在思政理论课改革中的不足。
慕课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课程中拥有坚实的发展基础,能够使课程的科学性与影响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根据理论研究与数据分析,发现这些课程拥有如下特征和特点:由知名教师执教;具备较强的社会影响性;通过率高、程序简单、考核简易。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理念、精神的体现,能够充分反映国家的主体意识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该课程是以马克思原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法律基础和道德修养为主体的课程,需要学生和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将社会主义理念和思想传递给学生。思政理论课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思政教育的教学形式、模式及内容。然而在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认为将“现代化”与“教学形式”相融合,便拥有了较强的“普遍性”,进而适用于所有的课程体系。简而言之,他们认为以慕课为代表的信息化教育模式能够适用于所有的课程体系,而不去考虑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对于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我国专家及学者主要围绕“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两种模式展开。虽然“教师本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拥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然而在现代教育理念与思想的影响下,“学生本位”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并以建构主义环境和理论为抓手,要求教师从知识灌输者转变为知识建构的促进者与帮助者。这也是慕课热形成的关键原因。但这种教学理念却明显地将“学”与“教”对立起来,难以契合现代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基本需求。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知识传授的过程,教学方法不仅包括“教法”,还包括“学法”,深化对教法的改革,便是深化对学法的改革,只有从“教”与“学”两个层面进行改革,才能切实地帮助思政教师收到成效。而思政理论课的特征和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思政课中的主导性,决定了思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内在联系,只有明确了“教”与“学”的内涵,才能使慕课教学真正适应思政理论课的课程特征和性质。因此在慕课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应保持务实、冷静、科学的态度,既要允许慕课在思政教育实践中的探索,又不“一刀切”地推广,用实践的方式探究慕课在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适应性。
在我国探究思政教改与慕课教学关系的文章中,教学形式永远都是影响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诚然,慕课独有的教学形式能够使思政教育地位、观念及形式发生革命性的改变,使教师从传统的助教教师、辅导教师、主讲教师“各自为政”的形式,转变为“三位一体”的集约化教学模态。然而慕课教学与思政理论课的特征、性质却存在实践上的困难、问题和制约因素,能否切实解决此类问题,关系到慕课改革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因此慕课改革要想获得“收益”,还需要研究更多的“事情”。其中最关键的是探究思政课特征、性质及课堂转型的关系。如果慕课教学的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征及性质不一致,便会导致慕课形式与教学规律出现冲突和矛盾,进而影响思政理论课改革的质量与效率。根据教学实践能够发现,思政教师要想提升授课质量,就必须全面地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尽量多地和学生互动、交流、接触,从而掌握学生的心理实际、思想动态,明确思政教育方向。这就是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最为基本的教学规律。但慕课教学却与思政教学规律存在明显的“背离”问题,割裂并减少了学生和教师的接触,弱化了教学活动应有的功能和价值。教师不再与学生面对面,而是面对数据、面对屏幕,交流和互动只能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从而消解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违背了思政教学的基本规律。虽然有部分专家认为慕课能够帮助教师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总体把握与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实现思政“教”与“学”关系的重新构建。但思政理论教学中的“问题导向”是在长期的实践探究中形成的,拥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系统性,能够更好地指引教师掌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高问题分析、解决的效率。无须慕课对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形式进行“重构”与革新。
思政理论课的改革目标主要有:提高思政教学效果与质量,满足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诉求,使思政知识能够入心入脑;构建适应新时代特征与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切合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对思政理论教学工作的发展诉求。其中队伍建设与教学效果是衡量思政理论课改革质量的导向和关键,两者应紧密地结合起来,如果任何改革方法或方式偏离两大目标,就不会成为成功的“教学改革”。但在慕课改革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慕课改革难以从根本上实现思政理论课改革的目标。
首先在教学效果上。由于慕课改革违背了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导致思政教育效果难以得到真正的实现。慕课教学的基本特点是用信息化手段重构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用网络平台替代学生和教师面对面的课堂,使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难以切实发挥功能和作用,进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本功能。在思想政治教学规律上,思政教育需要以可控的过程为抓手,使思政教师根据思政教学要求、目标,整合并梳理教学资源。但慕课教学却将可控过程转变为不可控的网络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习、教师教学难以得到有效的衔接和整合,进而导致思政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不尽人意。
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慕课教学并没有在师资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起到“消减”“削弱”的影响。只有明星教师才能充任慕课教学的主讲,助教、讲师、教授只能成为明星讲师的助手,不仅加大了明星讲师的压力,更难以激发其他教师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进而严重影响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与教学动力。我国部分专家及学者在相关著作中谈到,慕课教育虽然能够整合高校的思政力量,使课程质量与影响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但真正参与慕课教学的教师还是少数,大部分的教师难以充分地参与慕课教学的全过程,进而影响到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思政教学需要教师拥有沟通、互动、交流、辅助、提问及讲课等能力,但这些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培养和锻炼,如果教师难以真正地参与教学实践,将会导致师资队伍的整体能力受到影响,难以切实地满足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对思政教师的发展诉求。
慕课热潮推动了慕课教学在思政理论课改革中的应用和发展,但在冷思考的过程中,也发现慕课形式与思政理论课特征、性质、教学规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不适应问题。不过结合思政教育实践发现,思政教育拥有较强的时代性、政治性及宣传性等特点,如果忽视时代性,大谈思政教育,将导致思政教育停留在传统的教育价值、教育观念及教育形式上,难以切实我国对思政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所以如何破解慕课在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不适应”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思政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和抓手。
通常来讲,慕课教学与思政理论课改革的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形式”上,即面对面教学变为“屏幕对屏幕”教学,思政教师失去掌控教学过程的主导权。还有明星讲师难以带动其他讲师共同发展的问题。对此,思政理论课教师需要从思政教育性质、特征及特点等层面出发,确定面对面教学的原则,明晰影响思政教育功能的外在因素。即“面对面教育”拥有较强的情感感染与思想影响功能,能够在价值认同上为学生营造氛围,使教师在庄重、严谨的教学氛围中,更好地呈现思政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教学内容的影响力。慕课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阻断了这种感染力与影响力的呈现,因此在慕课教学与思政改革的未来发展中,应注重网络教学氛围的营造,使思政教师的感染力与影响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至于如何在网络空间营造教学氛围,则需要思想政治教师结合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及教学实践的方式探索。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应改变慕课教学的发展生态,弱化明星讲师的影响力,使普通讲师有机会、有渠道、有条件地参与到慕课教学的过程中。譬如构建信息反馈机制,让普通讲师为学习者解答慕课学习中所出现的理论问题。此外在教学过程上,思政理论课教师应在凸显“教”与“学”铆合价值的基础上,处理好“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明确自主学习与教师课堂控制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思政教师需要以思政理论课为抓手,以慕课和小组合作学习为媒介,让慕课教学的“不可控”,变成“可控’,使学生在“自由”与“可控”的背景下,获得全面发展。
在思政理论课改革的慕课热后,需要从思政理论课的特征性质、教学规律及教学目标等层面,探究慕课教学与思政理论课改革的适应性与融合性,明确慕课教学与思政理论课改革所存在的不适应问题,并以思政理论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为目标,探索慕课教学在思政理论课教育中的发展方向,提高慕课教学的效率,推动我国思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让思政理论知识入心入脑,帮助学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