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林桂平
山东省2021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第18 题(以下简称“足迹题”)向学生提供了一幅地图,地图上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留下的光辉足迹,足迹遍布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和北京(北平)五个地点,据此设计了一道材料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此题的解答要求是“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本题以SOLO 分类评价法为理论依据制定评分细则,对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要求比较高。此类试题在近几年全国卷和自主命题的地方卷中持续出现,其共性是把学生的解答效果和呈现出的学科素养运用SOLO 分类评价理论,由低到高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估。笔者拟在剖析“足迹题”命制思路的基础上,谈一谈高三复习过程中如何着力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足迹题”呈现时代性、基础性、能力性、梯度性、情境性等特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要求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这些要求体现在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思路中,就是从来不回避对热点问题的切入,每年的高考试题都会在回应主要社会热点的时代关切方面大做文章,凸显史鉴功能,彰显高考历史命题的时代性。“足迹题”就是直接切入时政热点问题的典型试题,因为2021 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党中央号召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这种采用显性介入方式命制的试题往年较少出现,而2021 年此类试题出现较多。这就要求广大师生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必须将历史学科教学与热点有机结合,依托热点主题科学整合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例如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这个热点,教师可以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做一个专题进行系统复习,真正起到热点问题复习的有效性。
基础知识考查和基本能力考核有机结合是高考试题命制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实现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重要区分手段。基础知识是能力考查的载体。从“足迹题”题干提供的地图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在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和北京(北平)经历过重大事件,结合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基础知识可知,解答本题需要联系的知识点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遵义会议、抗日根据地和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及开国大典等,分别属于“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和“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基本能力考核要求。
“足迹题”的亮点是将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学科素养“润物细无声”般地进行全面考查,体现了梯度性。从图中提供的五个地点联系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属于考查学生时空观念方面的素养;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主要特征进行提炼,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解释方面的素养;对上述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科学评价,需要运用唯物史观;通过本题的考查让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从曲折中走向胜利,渗透了家国情怀。由此可见,本题多方位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足迹题”的命题者提供的仅仅是参考答案。关注点是“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三个维度。历年来高考阅卷组评判此类试题的要求是:对所持观点的基本要求是能否做到观点正确、认识全面和能辩证认识问题;对史实运用的基本要求是能否做到准确无误,对论证过程的基本要求是能否做到史论结合及有条理性,对文字表述的基本要求是能否做到思路清晰、表达确切、通顺。从上述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的差异来看,能够体现出学生学习质量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基本原因,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处于不同的认知阶段和学科素养层次。这类试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其设问类型属于“S0L0 分类评价法”。
“足迹题”的命制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课程观”理念,即依托各种课程资源,精选各种素材创设新情境、新问题。这就对学生知识的广度、思维的发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足迹题”运用地图作为素材,学生似曾相识但教材中没有明确地呈现。此类试题体现了在新情境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基本要求,考查学生探究材料、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明确史料研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此类试题不仅在考查的广度上有扩展,在考查的深度上有延伸,也在设问的角度上进行了创新,彰显了开放性。由此可见,强调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方法和历史思维过程的考查是今后历史学科高考命题的必然趋向。
鉴于“足迹题”的命题特征,笔者在反思以往备考策略的基础上,认为高三历史复习课必须着力培育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五个方面的历史学科素养。
熟练地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前提。自SOLO 分类评价法进入高考评分标准以后,高考试题对于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主要有四种: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并由此去理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二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三是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四是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即因果关系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互为因果、系列因果等类型。此外还有现象和本质、偶然性与必然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只有掌握了上述基本观点,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立足历史学科基础,升华历史学科基本能力是培育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路径。基础知识是复习备考中最有价值、最能体现素质水平的内容。学生必须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逐步学会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历史学科基本能力,从而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解答“足迹题”,学生首先要对地图中五个地点发生的中国共产党党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意义等有透彻的了解,再进行归纳概括。这就要求广大师生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必须立足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三个层次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最后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
学生只有在复习备考中掌握了扎实的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升华了历史学科基本能力,才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因此,教师首先要构建历史时空观念,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厘清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使学生学会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解释历史。其次要牢牢把握内在逻辑,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导致的后果作出某种分析,将历史事件放入某种因果框架中的行为就是历史解释,进行历史解释时要能够解释清楚历史的来龙去脉与因果逻辑关系。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地图、原始资料、表格等不同素材创设情境还原历史,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例如笔者在复习“辛亥革命”的有关内容时,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结合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编写一份19 世纪至20 世纪初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大事年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学生在答题时,通过关联第二次工业革命、甲午战争、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签订、亚洲的觉醒等历史知识,将《辛亥革命》一课内容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让学生从全球史的研究视域了解本课内容的国际国内背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素养。
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通过精选史料开展史料研习和合作探究活动,是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教师应抓牢“合作探究”这个关键点,主要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组织学生史料研习和合作探究的一般步骤为:围绕问题,制订计划,明确分工;组内搜集研读、整理分析史料(促进学生带着证据意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组间分享、质疑、合作。例如笔者在讲授《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时,为了说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及原因,笔者精选如下三段史料并设计了问题,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史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史料二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
设问:通过史料一和史料二,比较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何不同?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呢?
上述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解读史料、提取信息、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解读史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可知他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伦理纲常等是立国的根本,从“学习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可知他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巩固封建统治。而史料二中倭仁认为“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由此可知,他反对引进西方技术。结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在不动摇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而顽固派反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由于慈禧太后的暂时支持,在19 世纪60 年代至90 年代,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等,开展了长达30 多年之久的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实践证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合作研究学习,有利于突破难点问题“‘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既培养了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了史料实证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对研究成果的不断研磨,不仅提高了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历年高三复习备考的实践证明,“题海战术”“刷题”绝不可取,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好课堂教学,追求每一节复习课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科理解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特别强调新情境、新材料,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综合理解、归纳概括等能力。笔者建议高三历史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需使用近五年典型高考试题和近三年各地历史模拟试题,或者自己命制高质量的模拟试题。教师要特别注意讲练结合,在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解题能力上下功夫。
解题能力是指解题时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养的综合体现。材料型试题是如今高考历史的两大基本题型之一,也一直是困扰学生的题型。从“足迹题”可知,此类试题对于学生归纳概括、论证问题和规范答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在高三的复习训练过程中,教师应从审题、回忆和再认再现教材基础知识、列提纲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归纳、比较、分析、总结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和特点,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对学生完成的材料解析题的归纳、比较、分析,发现其思维训练过程中的症结,及时解决,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材料解析题的得分。解题能力主要是逐步训练出来的,只有通过一定量的有序训练,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逐渐提高。
另外从历年来SOLO 分类评价类试题的学生解答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文字表述层面问题较多。SOLO 分类评分法实行“采意给分”的评分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是只看学生答对了多少个与标准答案相近的说法,写出了多少文字,而是要对学生的文字叙述进行认真分析,从中分析学生能够达到的不同层次,依据标准最终判定。这一根本性转变,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做到文通句顺,还要做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就历史学科而言,尤其是上述阐释类的设问,要求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和“史论结合”,在解答开放性试题时,还要能够将自己的认识思考融入其中,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述有力。只有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才能将高考历史测量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两个层面。这需要广大师生在复习备考中持之以恒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只有通过不断地训练才能得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