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王明丽,倪晓丰
(辽宁教育学院,辽宁省工业和信息科学研究院,辽宁教育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明确提出“办好网络教育”。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 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第八项战略任务便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同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促进在线教育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提出了要求。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中提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互联网+教育’支持服务平台”等重大战略举措。全省教育系统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上来,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战线落实中央要求的具体行动,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
过去的几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坚定政治站位,紧扣工作大局,完善制度供给,强化基础条件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广泛应用,在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能力与水平、深化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等方面积极行动,取得了新的进展。
近年来,省教育厅加大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政策传导,全方位落实教育信息化政策,政策的统筹指导效能不断增强。2019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联网攻坚工作的通知》《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指导类文件;在信息化治理方面,印发了《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调整省教育厅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通知》《辽宁省规范校外线上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在网络安全方面,印发了《中共辽宁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印发<教育系统党委(党组)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考核评价办法>的通知》等系列保障性文件,持续完善管理机制侧供给,为加快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保障。
1.“宽带网络校校通”水平不断提高
2016—2018 年,全省中小学接入宽带网络的学校占比分别为56.94%、95%和97.55%,学校网络覆盖比率和品质全面提升,为“互联网+”背景下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夯实了基础。
2.“优质资源班班通”不断普及应用
2016—2018 年,全省中小学多媒体教室配备占比分别为65.83%、92.4%和95.32%,实现了以评促建、引领示范,激发了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提质升级。
3.“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继续深化应用
2016—2018 年,全省中小学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师占比分别为68.85%、87.59%和88.29%;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1.06%、64.85%和66.53%。学习空间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应用质量显著提升,信息化教育理念和互联网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4.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截至2019 年,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上传优质课程资源31000 节,“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学生、教师、学校的数据库,有效支撑了省内部分教育核心业务的开展,为推进教育“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业务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决策支持奠定了基础。
疫情期间,教育系统迎难而上、克难奋进,积极为辽宁各学段居家在线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实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覆盖。开课首日,全省中小学登录各级平台访问量总计1578 万人次。截至2020 年4 月,职业院校学生在线学习达306.5 万人次,本科高校参加在线学习学生近1300 万人次。在此次战“疫”过程中,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各项决策部署,线上教学有序开展,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谋划未来,需要立足当前、摸清家底、正视差距、寻求突破。概括起来,目前辽宁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基础教育方面,基础设施排名2016 年是第10位,2017 年上升至第6 位,2018 年降为第14 位;职业教育方面,2018年,我省职业院校均部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套数6.74 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20 套,排名第17 位;高等教育方面,高等学校实现校园网无线网络覆盖的比例为27.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8%,排名19 位;建有数字图书馆学校比例为9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2.67%,排名第16 位。这个短板如不补齐,我省与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省份的“数字鸿沟”将会进一步拉大。
基础教育方面,过去3 年,辽宁的教学应用指数排名分别为第13、第5、第7,阶段性提升后又有所下降;职业教育方面,2018 年,校均参加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的职业院校教师比例是20.0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69%,排名第26 位。总体看,各级各类教师能够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但是还没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将信息化作为板书的替代和延伸,缺少信息化手段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和开发,应用效益发挥不足。
资源平台方面,各级各类教育数字资源的开发建设仍然不足,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尚未建立;管理平台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仍在存在,教育信息数字资源的“孤岛效应”还未解决,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撑体系尚未形成。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也反映了这一情况:2018年,我省基础教育资源指数列全国第22 位,管理信息化指数列第21位。
2017 年,我省职业院校以文件形式明确信息化经费投入的学校占比28.57%,排名第28 位;2018 年,高等学校设有校级信息化主管领导职位的学校占比95.35%,排名第16位。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有些学校从领导统筹、机构设置到经费投入,没有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整体统筹推进的重要任务,没有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革命性影响,领导不重视、机构不明确、投入不到位的工作现状很难保障教育信息化从基础硬件到应用软件的全面升级。
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了从量变到质变、从支撑教育改革到引领教育改革的革命性阶段,我们必须直面2.0 时代对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教育治理改革带来的新要求,站在新的发展高度,锚定理想目标,谋划未来辽宁教育信息化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教育理念和思想指导下,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对象,以教学内容和课程手段实施的人才培养过程。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来推进。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传统书本时代、应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信息化2.0时代的需要,教育将更加注重人才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协作精神,更强调信息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这都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知识资源实现数字化、平面资源实现立体化。因此,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实现教育多样性、个性化、人本化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融合了信息技术和AI 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当下,很多线下教育培训机构被线上机构所取代,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各种线上平台、网络教学、远程教学可以使受教育者足不出户地接受个性化的教育。在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同时,使教师和学生具备信息社会的思维,使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师生的基本素质。同时,以“三个课堂”为抓手,按照“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课表和统一教学进度”,在农村地区通过中心小学辐射、带动教学点的教学改革将更有效地推动教育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实现教育更加均衡、公平。
2.0 时代的教育治理,在学校内部要求我们构建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学习者和教与学全过程智能化校园,全面提升学校运行效率和教育服务水平,加快形成全过程的教育教学管理与监测体系,实现对教育教学的全体系、全流程、全天候、全方位的动态监测。2.0 时代的教育,在外部治理方面要求我们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治理方式变革,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资源配置的精准化,实现数据信息的集成应用,形成统一规范、开放共享的教育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