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地区民间碑刻彰显的乡绅赈灾懿行

2021-12-28 10:10
关键词:每斤碑文价钱

李 曼

(洛阳理工学院 党政办公室,河南 洛阳 471023)

碑刻,是历史记忆的活化石。看似冰冷的石碑,却是史料来源的重要载体。洛阳作为十三朝都城,战争的无情,自然灾害的无义,让百姓饱尝心酸、无助之难。政府财力是有限的,民间乡绅此时则大显爱心,表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质。

一、丁戊奇荒,乡绅布善行

清光绪元年至四年(1875~1878)华北地区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旱灾饥荒。由于1877年为丁丑年,1878年为戊寅年,因此史称“丁戊奇荒”[1]。具体到洛阳的灾情,据史料记载,1875年夏、秋,干旱,禾苗干枯;冬,又旱。1876年春、夏,未雨,秋禾未收,冬麦未种。1877年大旱,庄稼三季未收,洛河自大清、新兴二渠以下断流,饿殍遍地。至1878年,连续18个月无雨,伊河不流,五谷不收;鸡犬牛马均已食尽,更有人吃人者。偃师商城博物馆收藏的清光绪五年(1879)《因旱垂戒碑》对灾情记叙更为详细:

自光绪二年至四年,旱魃为虐,野无青草,杼轴告空,室如悬磬。即间有殷实之家可保无虞,而盗贼蜂起,抢夺横生,无虞者亦有虞矣……榆皮剥尽,只免一时之饥;蒺藜扫空,那计日后之病。麦秸岂可食,竟炒焦以为饼。谷茎讵堪尝,咸磨面以作粥。拾雁粪者三五成群,捞鱼草者,数十作伴。骡马牛驴不过十留一二,鸡豚狗彘几乎绝其种类。父鬻其子,哭泣之声震天地;夫卖其妻,离别之情泣鬼神。有守学士甘受毙,本乡本土无知妇。人尽改嫁外省外县,婴儿弃路傍,知为谁氏之子;老弱转沟壑,岂尽无产之人。顾我烝民,个个形容憔悴;行彼周道,处处尸骸暴露。夫饥饿甚,则气血亏。气血亏,则疾病生。至三月十二日,天降膏雨,早秋可种,咸以为人有生机矣。而不意更有甚焉者,楞腹未饱,瘟疫旋生。有朝发而夕死者,有昨染而今亡者。计人丁则十伤七八,察户口则十留二三。烟火之气望断千里,鸡犬之声不闻四境。[2]688

当时的物价《因旱垂戒碑》碑阴以“触目惊心”作标题,记述了粮食、田地、房屋、砖瓦,甚至秕谷糠、榆树皮面等的价格:

麦每斤价钱一百文,米每斤价钱一百文,黑豆每斤价钱八十文,黄豆每斤价钱八十文,黍秫每斤价钱八十文,酒每斤价钱二百八十文,油每斤价钱二百四十文,粉条每斤价钱二百四十文,豆腐每斤价钱五十文,秕谷糠每斤价钱十二文,萝卜叶每斤价钱三十文,蔓菁叶每斤价钱五十文,鱼草每斤价钱十文,白菜每斤价钱二十二文,萝卜每斤价钱十六文,榆皮面每斤价钱三十一文,蒺藜每斤价钱二十文,坡地每亩价钱二百文,滩地每亩价钱三千文,井地每亩价钱十千文,房屋每间价钱三百文,砖每个价钱八文钱,瓦每个价钱三文钱。[2]688

无法确定当时与现在的货币换算比例,但从不同物品价格对比可知粮食的价格最贵:3斤小麦就可以换1间房屋,30斤小麦就可以换1亩滩地;甚至7斤榆树皮面就可以换1亩坡地。当时人们把榆树皮揭下来,先用水泡几天,然后晒干,再添加一些杂粮如黑豆、麸子等,在石碾上压碎制成榆树皮面。但榆树荒年生长也不旺盛,饥饿的人多,树是有限的,能得到榆树皮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伦理哲学、文化思想,无不由儒家精神所陶冶。儒家思想以仁为本,所谓“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等慈善观念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概括和精练表达。

笔者查阅《洛阳明清碑志》,其中有清光绪年间的碑刻171通,与“丁戊奇荒”有关的有5通。阅读碑文,乡绅救民的殷殷之心,令人感动。新安县有1通清光绪二年(1876)的《施钱功德碑》[3]358,碑上刻有为赈灾捐钱者230余人,捐钱最多的达2 300文,最少者也有200文。饥荒之年,许多人不顾自家生计艰难,纷纷慷慨解囊,援助他人,他们这种善行值得赞颂。偃师区大口镇焦村的《记叙荒年碑》也记载了捐助信息:“幸赖天恩,沛发赐帑金以赈济。两河南北、浙苏两省念同壤之谊,亦慨助以金钱。而吾乡殷户巨贾捐米粟以惠邻里者,复至再至三。”[2]714

《洛阳民国碑刻》收录1通立于民国五年(1916)的《清增生镜蓉张老先生没思碑》,碑文记述偃师区首阳山镇张兆元在灾情面前的善行:“公讳兆元,字镜蓉,邑增生召聘公仲子。性倜傥,英断有为。父有志兴学,未逮卒。公商诸昆季,即于哀毁中,施田捐舍,立义塾一区。大吏额其门,曰‘继志乐施’,后改为‘求正校’,复捐赀补助之。公家西蔡庄,累世富饶。光绪间,岁饥、村人多饿、连发仓粟赈之。宣统末,又饥、且乱,移家东蔡庄。及共和革改伊始,人民生活愈艰,力赈二村,有指囷之风焉……古人薪樵之典、昔贤麦舟之谊,公兼之矣。而奉公廉敏,不又当世所稀哉!”[4]卷一18碑文中记述了三大信息:其一张兆元生于耕读之家,父亲为准秀才,有办学兴教之志,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其二张兆元子承父业,为乡民施田捐舍,办学校(“义塾”,是不收学生费用的学堂);其三张家累世富饶,且累世济贫,光绪间、宣统末、民国初,每遇灾情就开仓粟赈济乡亲。

碑文中还有两个典故。“指囷之风”出自“指囷相赠”,源于《三国志》。鲁肃家道殷实,存粮两囷各有万斤之数。周瑜在江东起兵,一无军粮二无兵器,遂向鲁肃求援。鲁肃即指一囷相赠,又以另一囷做担保,雇工为周瑜打造单刀5 000口。“麦舟之谊”典出“麦舟之赠”。宋代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范仲淹让儿子范纯仁从姑苏装运500斛麦子到睢阳(今商丘)。船到丹阳时,范纯仁遇到了好友石曼卿。当时,石曼卿生活困顿,因无钱归葬亲人而滞留丹阳达2月之久。范纯仁就将船和麦子都送给了石曼卿,然后独自骑马回家。范仲淹问范纯仁:“在东吴可曾见到老朋友?” 范纯仁便将石曼卿的困境告诉了父亲。范仲淹听后问:“何不以麦舟付之?”范纯仁回答:“已付之矣。”[5]152后来,“麦舟之赠”就泛指助人于难的高尚行为。

在很长时间内,中国是男权社会,碑志记载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士,但偃师缑氏镇贾屯村一通碑记载了“贾氏”在灾年的义举、善行。“光绪三年(1777),时岁大旱,河南尤甚。贾氏乃以有被劫而命在旦夕者,私与财以济之;有孤寡莫生觅死者,私与财以济之;有逼于饥寒无着者,私与财以济之。至于出粟赈济得生活者,更不可以偻指计”[4]卷二31。撰文者感叹“米珠薪桂不足喻其贵也。有能赠人一粥者,数省中亦不多闻”[4]卷二31。短短数语,勾勒出贾氏的贤德善行。《因旱垂戒碑》上值得摘录的还有一段碑文:

自古非常之灾,必勒贞珉以记之者,岂徒述颠连叙困苦,志一时凶荒之景况哉?盖欲后之人睹斯石,而惊心动魄,毋习安逸,毋尚奢侈,毋亡羊而补牢,毋临渴而掘井。孟子言节财之道曰:食之以时,以礼用之。《戴礼》言储粮之方曰:耕三余一,耕九余三,遵斯道也,时总有凶荒之遇,人亦无冻馁之虑。人既无冻馁之虑,又何至沟壑转、四方散,致一家有流离之苦、死亡之悲哉。[2]688

这段碑文“垂戒”的内容,可谓对后人的谆谆教诲。即使今日,也有教育意义。家有余粮,心中不慌。由是延伸到做事留余地、银行有存款,皆是备一时急需也,而不能总是超前消费,今天把明天的钱也用了。

二、癸酉凶灾,善人施懿德

民国二十二年(1933),为农历癸酉年,时霍乱流行,洛阳死人数以万计。1934年夏,洛阳蝗虫孳生,伤害庄稼;8月,伊洛暴涨,夹河一带,庄稼被淹。1935年春,洛阳无雨,麦多枯死。

高福堂在《秋大水溺人甚多虽高阜地禾稼亦歉》中说:“岁荒鸡犬瘦,田稚螣螟多。炊米应分数,头箕恣派科。苍生原命贱,奈复转洪波。”[6]187百姓遇到涝灾,被水淹死的人很多,且庄稼也歉收,此为水灾;田里刚长出的庄稼又被害虫吃掉,此为虫灾;天灾之时,人头赋税不减,则为人祸。天灾人祸,“命贱”之“苍生”,盼望得到温饱之帮助。

干旱年月,不说没有水灌溉庄稼,单说人畜用水困难也难以想象。因争一担水,几人斗殴的有之、半夜排队的有之;水源枯竭,把小孩绳捆索绑系进深井舀水的有之;帮井主家干活,以工换水的有之……水贵如油,是干旱之年的真实写照。洛阳民俗博物馆保存的《公用井水碑记》记录了焦姓人家的施“水”善行:

《易》曰:“井养而不穷也。”然亦视其坐落何处耳。张凹村居民历来掘井虽多,水俱不佳。焦姓合族有井一孔,本私物也。民国乙亥,天旱日久,用水维艰,焦族念乡里关系,情愿使众公用。[4]卷一155

孟津小浪底镇李家岭村刻于民国乙亥年(1935)的《李书成及妻谢氏懿德碑》记载谢氏:“甲甫周岁,抚为己子。甲呱呱待哺,服药导乳,移湿就干,不啻己出,伶丁孤苦,幸而成立。因业微入不敷用,乃攻针黹勤纺织,得值糊口。”[4]卷一236由于天灾,邻居家的孩子刚满周岁,父母双亡,李书成和妻子谢氏把孩子当作亲生的孩子加以抚养。灾荒之年,物质匮乏,大冬天床上一领苇席,上面铺上粗布床单,小孩晚上尿床,母亲把孩子移到尿液没有浸到的苇席上,而自己则躺在孩子尿湿的地方,这就是“移湿就干”。灾年糊口食物难觅,谢氏就替他人做针线活、纺棉花以换点吃食。

洛龙区白马寺镇半个店村保存《大德望恭斋谢老先生懿行碑》,碑文记载谢老先生通过手艺帮助乡邻亲戚的事迹:“君性戆直,耐勤劳,习金工,然性灵手敏,凡作器具精而坚,农商争购之……凡贫人购器者,必廉其价,择其优;有余,则分润亲族困乏者,曰:‘此我辈苦人也’。”[4]卷一241

李占标膏药,美名远扬。李占标其人,知道的人并不多。立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的《李占标碑铭》,可以看到李占标的善德懿行。

君讳占标、干卿其字、偃师史家湾人……岁乙亥,伊洛水溢,所居村灾重甚,君分仓粟十余石,多所全活。又于年终择其贫者,周给之,不令人知……买义兴仁,施予不吝。以其在洛日久也。洛董公祠岁设粥厂,每值腊月,君斥己财助之,多备米糜饭饥者;夏则设茶正阳门,以饮行人。双义欠债洋八百元无力偿,焚其券。[4]卷一208

李占标冬天斥钱备米,温暖穷人之饥寒;夏天设茶备凳,凉爽路人之干渴。故此,碑文撰写者感叹:“孔云知者能利仁,欲结善果种善因。惟君仁术迈等伦,著手沉疗立回春。汉书方伎传中人,谁云技小道实尊。伯休高名到处闻,卖得药钱乐济贫。斗升注水活枯鳞,共攀慈航忽沉沦。口碑不沫洛水滨,携兹芳躅寿贞珉。”[4]卷一208

三、卅年重灾,善人有担当

现在还健在的老人,把20世纪40年代初的灾荒,称为“三十年瞎年成儿”。“卅年”,是民国纪年方式。电影《一九四二》对这次灾难情境,进行了艺术化的表现。具体到洛阳的情状,高福堂的《旱灾行》写道:“大旱金石流,土山焦,热而不热,蒙庄言炎何故哓?井泥苦浚不能食,汉无纤云江无潮……长空经岁空流火,二麦枯尽禾又焦。耒耜高阁尘生釜,烟户柴门日萧条。卖妻鬻子不忍问,乞米无所哀鸿嗷。吁地地质顽,呼天天听辽。百万生灵正倒悬,科吏鞭挞无昕朝……赤日无能能杀人,酷暑乘风横四塞。安得上苍遽悔祸,甘霖倾沛连绵救稼穑。”[5]514可见当时惨状。

宜阳县韩城镇的《李广德功德碑》记述:“时岁荒歉,兵匪多扰,以致商号歇业十有八九,民众交易极感不便。兼有不法之徒,恃公务之势,任意摊派,滥收营业等费,商民人士怨声盈耳,我韩商业每况愈下。幸有李君广德,字心安,为人慷慨,好善乐施,处事识见高超,果敢有为,于是商民立即公举,充任本镇商会主席。接办以来,处事妥善,摊派公允,商民人等同声赞美,口碑载道。而李君身任公务,免取薪金,此等仗义疏财,负荷臣艰,诚商界之栋梁也。又以全镇商业组织散漫,呼唤不灵,公乃详查商号,遵依上峰规程,分为八业,各举代表委员一名,遇事共同商办,不取独断主义。自此,他等流弊渐行蛰去,全镇商业日臻繁荣。”[4]卷四156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懿行。灾难来临,各种不端行为都有可能出现,但商行运行必不可少。有胆有识之人能为商户撑腰,值得称赞。

新安县“千唐志斋”创建者民国大员张钫也极力救助灾民。当时张钫在西安驻守,得知家乡灾情后,在新安县设置3个粥棚,长达3个月之久。张钫不仅在家乡设粥棚赈济乡民,还在西安帮助河南去的乡民。同时,还积极协调陕西政府善待河南到陕西的灾民。

宜阳县保存的《马先生德教碑》记述马先生看到因灾难而世风日下,于是“以礼义廉耻为要,将儒释道三教宗旨会悟于心,而以一贯之。于是,逢人劝者,无不懦立顽廉,敦尚行实,恭以持己,慎于接物”[4]卷四365。表现了马先生救人先救心的做人境界。民国三十年(1941)立于嵩县田湖镇程村二程祠的《宋首三率众开通水道碑记》记述:“天下非常之事物,必成于非常之人。盖非常之人,皆时出非常之地。自民国肇兴,吾嵩之伟人杰士多矣……惟陆军第七十五师师长宋公首三者,独居之□村西,有麦沟洪暴出,禾苗屡为淹没,良田垂成石沙,为害□□□□□□,宋公首三先生□灾□情,因谋□村民众开□水□□入樊□,占地□□一分八厘,渠长二百四十□弓,北□一丈,□□□尺,□时价□十元一亩收买,自此灾祸尽除,皆获福利。”[4]卷五231宋首三以修渠疏水来保全乡邻的田畴庄稼,实乃义举。

民国二十九年(1940)后,洛阳地区发现的善行碑众多,但大多是概述碑文所述之人顾“小家”之行,如“时值荒年,家道中落,食指渐繁,几难维持。公审时度势,携眷入栾川别墅,就残余之租地,节衣缩食,酌盈剂虚,得以不困”[4]卷五216;也有概述碑文所述之人慷慨助人的,如“性好施与,遇有公益事,慷慨争先,见贫苦亲邻,每补助之”[4]卷五220;还有概述碑文所述之人教育乡人的,如“从事教读,详训诂,明句读,朝夕策励生徒,未尝稍萌惰容。是以远迩家塾,争延请之”[3]卷五223,“处乡曲间,轻财睦邻,息争和讼,隐人之恶,扬人之善,遇贫穷则周恤,遇争斗则劝解,宽厚和平,一乡之中称善士焉”[4]卷五246。

灾难,是一帧双面镜,既能映照人类世界的脆弱甚至龌龊,更能彰显人性中的高贵甚至博爱。对于立碑规矩,古人云“非有笃志、奇节、异行,例不当书”。故此,碑刻资料,甚至所阅读的书籍,都仅仅是史料一斑。查阅史料,灾情面前进行救济等慈善事业的人不在少数。慈善事业是社会性的,如果只有单个的慈善活动和个体的慈善行为,还构不成慈善事业[7]142。由于儒家思想的长期熏染,“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深入人心,社会性的慈善行为早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事实上,也只有社会性的慈善行为构成慈善事业的主体,才能保持它的规范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

猜你喜欢
每斤碑文价钱
算价钱
敖汉旗万寿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释
慧思陶勒盖碑文解读
从《文心雕龙·诔碑》看蔡邕碑文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冬储菜价格创5年最低 居民更爱新鲜菜随买随吃
五行真经(12)
让大米身价翻番的七种卖法
白鸽探长
花大价钱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