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的教学数字转型框架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2021-12-28 08:55周文泓黄小宇文传玲
兰台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文转型数字

周文泓 黄小宇 吴 琼 文传玲

一、引言

数字转型已成为当下社会发展重要的驱动源动力和趋向,在引发档案学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同时,更从教育层触发档案学的教学改革。一方面,以数字转型为主要背景之一的一流学科建设已成为各专业高等教育创新升级的关键导向,旨在匹配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要求档案学科升级以深度参与智力资源基地建设,从而成为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的有机构成,从而在独立能力建设和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应对强势学科的竞争所产生的生存危机[2]。另一方面,以信息和信息活动为载体的数字转型正从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具体应用上扩展、变革和重塑信息管理的自我理解与表达,这亦在触发学科教育的新建,从学科体系和人才储备上照应与反哺信息管理整体领域的演进。例如,数据科学和数字人文成为探讨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向。

教学实践层,国内外都有一定的改革探索。面临着信息的数据态流转,华盛顿大学信息学院以及谢菲尔德信息学院等iSchools 院校为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及数据管理能力,纷纷增设了多门数据科学相关课程[3-4];为满足数字人文发展需求,伦敦国王学院于信息研究系增设了数字人文领域硕士与博士学位培养方案[5],课程设置中涉及诸如数字档案、数字保存、知识管理等多门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同时数字工具应用和人文问题探索等多个维度的能力培养,为信息管理学科审视改革自身教育事业提供着经验参考。而于国内,中国人民大学也关注到了数字人文给档案学科带来的影响,计划开设“数字人文”荣誉学位,以促进自身学科建设和数字人文领域发展。

档案学教学的数字转型亦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这得到多个层面的探讨:首先,以数字转型为背景解析和选取具体的数字情境如“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学习中研究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以及形式升级;其次,以数字转型为改革方向如数据科学、数字人文等明确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拓展与变革[6];最后,围绕数字转型中的工具要素如慕课、微课、新媒体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设计[7]。基于多层面的探索,研究呈现了教学数字转型的必要性、契机以及挑战,数字转型中的社会、管理、技术乃至教育变化背景予以明确。同时,基于从数字转型的自上而下的理论推导和立足实践自下而上的归纳,研究既倡导从整体上对教学模式进行数字改革,明晰改革的目标与方法等,教学中的具体模块或课程如信息素养、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知识管理等如何适应数字转型趋势予以升级也在内容与形式上得到讨论。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认识与理解档案学数字转型“是什么”“为什么”与“怎么做”的问题。然而,目前数字转型主要有策略性的启示,整体框架尚未充分构建,且立足国内的具体教学项目对改革框架的应用以及相应解析有一定缺失。

因此,本文将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档案学领域以及相关的图情档领域围绕教学数字转型的文献进行解析,从中归纳教学数字转型框架以明确“是什么”的问题,并基于案例分析确认“如何做”的策略问题。

二、研究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案

为充分利用已有研究与实践基础,本文采用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方法,围绕教学数字转型这一问题,形成教学数字转型框架和其应用策略。

笔者采用人工查找和筛选CSSCI 图情档类期刊与北大中文核心档案学类期刊的方式来收集文献:先逐一浏览收集范围内期刊的每一篇文献的标题和摘要,找出涉及教学/人才培养任意方面的所有文献,再通过浏览全文的方式,剔除完全未涉及数字转型方面的文献,最终得到相关文献219 篇。

确定以上相关文献后,数据分析方案设计如下:

1.对所有文献编码。

2.摘录文献中与教学数字转型相关的句段原文。通读所有文献全文,将文中涉及教学数字转型任意方面的句段摘录放入EXCEL 表格,并标注对应的文献编号。

3.第一轮内容提取,确定框架维度。由三名研究团队成员分别从头至尾阅读摘录好的文本,各自标注文本内容和归纳式地拟出框架维度,然后两人进行讨论和对照,最终对最恰当的框架维度达成一致,即“整体背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支持”“评估与考核”五大维度。

4.第二轮内容提取,确定每个维度下的具体要素。确定好大维度后,将分属各个维度的文本内容归类,然后同样由两名研究团队成员分别精读每个维度下的所有文本内容,依据归纳方法拟出并讨论确定每个维度下的具体要素。

5.根据框架阐释教学数字转型的具体内涵。对每个维度和其包含的具体要素做定性阐释和通过举文献中的案例等方式做清晰解读。

6.基于案例分析总结应用策略。从策略角度对如何应用教学数字转型框架来具体实施四川大学“未来档案实验室”教学改革项目。

三、档案学教学数字转型的内涵:基于文献的发现

1.整体背景。整体背景是指档案学教学是随着整个数字转型大背景而相应发生数字转型的内外部环境背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导向。为了顺应世界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如信息化、“互联网+”、网络强国、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战略和要求,人才培养即教育跟进数字转型:一方面去调查和了解当前社会发展、行业发展、专业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最新需求,尤其是了解在就业市场上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例如,华盛顿大学在了解到社会对情报学行业人才的需求是能够成为信息领导者后,该校情报学硕士培养要求中列明学生需要具备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及实现对信息的管理的能力[8]。另一方面,可以将社会需求与学校的既有优势和特点结合起来,形成本校的专业教学和人才输出定位。例如,马里兰大学就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的情报学专业既有特色,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为从事社会参与和以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专业人员[8]。

第二,教育部、教指委工作计划的具体落实。一方面,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以促进智能环境下教育的发展,以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在结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出台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中,教育部提出,到2022 年要实现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9]。另一方面,将完善数字化转型要求、人才培养新目标和方案纳入全国档案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计划。

第三,学科的全球发展趋向与优化调整。在学科的全球发展趋向方面,随着iSchools 项目的兴起与发展及其联盟院校的不断增多,形成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总体态势,更加注重信息、技术与人的相互作用;此外,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学科教育教学数字化的趋势,深刻影响着学科的研究方向、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工具等的变化。在学科的优化调整方面,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方面的优化,根据社会和学科发展需要,增设新专业,淘汰已经没有社会需求的专业,合并具有大范围相同属性和培养要求的专业。例如,在2018 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增设数据科学硕士与博士专业,以响应大数据科学发展需要。

2.教学内容。数字转型背景下的教学内容要素包含课程设置与资源建设两方面。

第一,在课程设置上,涵盖数字转型下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具体内容设计两部分内容。

一是关于课程体系改革,体现为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既要符合社会数字转型的背景,又要兼顾专业课程设置的自身要求。总体来看,数字转型下的课程设置要包含如下课程:(1)基础性课程。这类课程以信息/数据素养类、基础理论类课程为主,这两类课程通常覆盖范围较广,且体现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奠基石的作用。如数据素养类课程全面关注学生的数据意识、数据能力、数据伦理与道德;基础理论类课程则如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的信息科学基础、雪城大学的数据管理基础、数据库概论等课程。(2)前沿性课程。对专业、学科、社会前沿的关注,并将前沿热点与学科专业发展相结合,是保持课程生机与活力的关键。如德雷塞尔大学计算与信息学院及时将最新的跨学科的信息技术与方法纳入教学体系中;匹兹堡大学从2015 年学期开始增加了系统和技术类的课程。(3)跨学科课程。一方面,既体现为设置跨学科课程,如数据科学课程、数字人文课程就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南京大学的“用Python 玩转数据”课程,也探讨Python 除了在商业领域之外在文学、社会学和新闻等人文社科类领域以及在数学和生物等理工类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又体现为增加相关学科课程,如计算机类课程、传播学、社交媒体、人文与社会科学等相关课程亦是数字转型下的重要课程。(4)技术类课程。这类课程具备最明显的数字转型特征,是数字技术发展在课程设置上的直接表现。如涉及编程、算法、信息系统开发的计算机开发类技术课程,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主题建模等数据处理技术课程,三维模型以及虚拟可视化等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5)实践应用类课程。这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理论与技术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天津师范大学档案计算机管理课程通过简易版档案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上机实践的机会;伊利诺伊香槟分校的移动设备Svcs 和应用课程,以及各类与实际项目或企业合作的对数据科学知识进行应用的校内外实践活动。而信息通信技术加快了知识的更新速度,在课程体系调整的同时需要缩短更新周期,及时检查课程体系内课程与时代的适应性并作出调整。

二是关于课程具体内容设计,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数字转型下的课程内容设计趋向于数据科学与数字人文的培养。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科学、数字人文作为跨学科的新兴科学,已成为国内外高等院校在数字转型背景下对课程进行调整与改革的重要内容,或以专门学科、专门课程的形式,或将其思想与内容融入当前教学。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对数字技术进行强调,教授数据科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工具以及应用的课程内容,加强技术技能;同时,关注到大数据时代对技术的“崇拜”而人文精神的缺失,在课程设计中,展开利用数字关联网络、文本识别、建模可视化等技术辅助艺术学、文化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进行呈现方式、技术实现方法与研究过程研究的教学。如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开设“数字史学”相关课程,其开设的“数字工具与世界史研究”课程充分展示了数字工具与历史研究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数字转型下的课程资源形式设计表现为多样化、紧跟时代的扩展。除当前已成熟的网络学习系统的相关站点(如blackboard、WSIE、MOOC 等)呈现的在线课程资源之外,微信、微博、抖音、YouTube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亦可承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数字技术发展迅猛、各类工具迭次产生的背景下,追踪合适的辅助工具帮助多形式输出教学资源,同时还要根据工具重新设计教学内容与形式。

第二,关于课程资源建设,数字转型下的课程资源建设着重在于对数字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服务,以实现持续利用与共享,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数字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一方面,单独或合作建设课程资源库或课程资源平台,如高校内部图情档专业课程资源库、校际之间专家经典课程库、图情档专业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等。实现专业、学科相关数字课程资源的汇集、整合,如武汉大学的案例库管理平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专业课学习核心文献库。另一方面,资源库支持多种电子文档、Flash 动画、视频、声音、超链接等的上传、显示与下载。二是数字课程资源库利用与共享。数字转型下的课程资源利用与共享体现为时间上可持续的课程资源共享,空间上专业、院系内部以及院校间的课程资源共享,如在管理学学科已有的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值得图情档学科借鉴。

3.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数字化趋势在数字转型背景下加快,数字技术搭建的线上教学场景与工具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方式的转型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构建与应用网络教学空间。数字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化教学场景,在教学平台上定期发布课程资料和活动,包括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和考试等。网络化教学场景实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建网络教学平台或系统,如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的Drexel LEARN 学习管理系统、加州大学埃尔文分校EEE 网络平台等;另一种是依托已有的商业性网络教学平台或课程管理系统,如MOOC、可汗学院、LanStar 多媒体教学系统、Blackboard LEARN 在线课程系统、Moodle、欧美iSchools 院校开放课程平台WISE(Web-base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等。第二,关于线上教学课程的交付,有直播式同步交付与录播式异步交付两种,如罗格斯大学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都必定有在线直播且可下载[10]。第三,引入数字工具辅助教学。如思维导图、文献管理软件、分析软件、微信、QQ 为代表的Web2.0 技术下的通信媒介等,便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获取、理解、互动与及时反馈,以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支持。教学支持指的是为实现教学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的数字设施和实践平台等。

第一,在数字设施方面,包括硬件和软件数字设施支持。硬件数字设施是指基础数字化环境,如数字校园、智慧教室等包含的设施设备等。软件教学支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实现教学资料上传、课程信息发布、群组交流互动等,如清华大学研发的“雨课堂”,能够实现课前教师课件等预习资料发到学生手机,师生课前沟通及时反馈,便于教师有针对性调整课堂侧重点;课堂上实时答题、弹幕互动,并提供个性化数据报表;学生课后可以随时随地复习。二是教学课程资源平台的搭建,让老师和学生可以异地不同时的教学和学习,如iSchools 联盟开放课程WISE 平台、微课平台、Leep 在线学习平台、与学校教务系统对接的MOOC 平台等。三是新媒体平台的运用,如微信公众号、QQ、微信、BBS、博客等,用于小组合作时沟通交流、文件交换、协作、发布课程成果等,或者用于教师与学生交流和答疑等,增加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灵活性。

第二,在实践平台方面,指为辅助和深化教学提供给学生的研讨、实操机会,主要分为自建和合作建设两种情况。自建主要指基于本校内或教师已有的科研项目、数字项目、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将课上的理论知识用于实操的机会。例如,北京联合大学搭建档案信息化综合实践平台,为不同的课程群提供不同的实验支持,让学生能够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各项业务流程[11]。合作建设主要包括国内外学校之间搭建实践平台,如中国人民大学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交流,使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到国外知名高校、组织、机构实习实践[12];学校与企业、图书馆和档案馆等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之间搭建实践平台,如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联合企业搭建大数据研究实验室[13]。

5.教学考核与评估。数字转型下的教学评估的方式与内容具有更精准、更系统的特点。第一,在评估主体上,更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学生、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层、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认证协会、用人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评估,能系统、全面地反映多主体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从而多维度提供人才培养建议。第二,在评估内容上,数字转型下更关注学生对大数据时代的适应能力,包含数据素养与技术运用能力,如数据道德、文献检索与分析、信息与知识管理等素养,对核心信息技术的理解与运用技能等。第三,在评估工具上,多种数字技术综合应用。一是数字技术支持下评估数据的精准、高效获取。借助数字通信技术,能快速精准地连接评估主体,对评估对象展开评估,如现代通信使得对毕业生、在校生的学习情况、课程教学满意情况、就业情况等的调查可通过电话、微信、QQ、电子邮箱等迅速展开;评教系统、学生信息量化考核管理系统、刷脸点名人工智能系统等则帮助学校全方位、完整地记录考核过程,从而使得从网络平台、系统中提取的客观数据得出的教学评估更精准,更具说服力。二是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可视化技术等的应用则使得数据结果呈现更直观、生动,便于对学生能力与教学质量多角度的准确把握。

四、数字转型框架应用策略:基于四川大学教改项目“未来档案实验室”的解析

面对数字转型情境,四川大学设计了贯通本科阶段的教学改革活动,以档案学教学为承载,面向档案学的学科内融合,在数字转型框架的指导下进行适应性扩充设计,从原有的“未来档案员”新媒体应用的教学创新活动,拓展至结合三年期教学实践的兼具数字素养、人文精神与信息管理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培育教学创新项目——“未来档案实验室”。

项目由五大模块共建:第一为“未来档案员”,通过激发学生关于未来档案世界的奇思妙想,引导其思考人同档案、信息技术的关系,并以新媒体的方式呈现和表达;第二为“未来CRO”,由学生自主调研发现社会组织与机构中的信息及其管理工作,通过专业分析和咨询形成优化方案,以此引导学生结合不同技术和管理情境在问题意识指导下形成旨在应用的信息管理设计能力;第三是“以未来致敬经典学术海报展”,运用数字人文文本分析、数据关联、可视化呈现等知识发现方法对档案学领域的研究资料进行知识考古,面向当下与未来形成经典应用于新情境的学术报告式展览;第四为“讲故事的艺术表达”,要求学生有问题意识地挖掘档案,形成可讲述的故事,并以艺术方式讲述故事,提升叙述表达的空间与能力,是对人文认识与方法的延伸;第五为“奇思妙想库”,对学习过程中和上述四个模块中积累的各项信息进行归档管理,为信息管理学科教育自身的数字人文实践建立资源库。

“未来档案实验室”先是于2018 年成功申请四川大学未来教学研究专项项目“数字转型背景下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随后升级为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数字转型背景下课程教学的创新模式——基于‘未来档案员’训练营的建构”。在项目内容设计上,对教学数字转型框架从多方面进行参照与融合,其应用策略在四川大学“未来档案实验室”中表现如下。

1.深化数字转型背景认识以驱动教学创新。数字转型既为学科发展提供整体背景,又在不同课程与不同阶段的教学中表现各异,面向整体立足具体教学活动深化对数字转型背景的理解是基础,以助于理解教学内容同数字转型的关联点与创新方向。“未来档案实验室”从不同层面的背景中发现创新必要性与发展方向:首先,理解社会、文化、技术发展趋向,认识教学适应性调整乃至创新的基本情境。“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 等国家战略呈现了兼具数字空间与人文社会的发展需求,档案学乃至整体一级学科的发展基础大大扩充,也就为从未来视角创新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其次,以“双一流”建设为承载体的教育发展整体趋向需要同步认识,由此所发现的面向未来的探究性素养、积极服务国家建设的行动力、具备创新意识的研究能力等焦点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基本目标。例如,“未来CRO”的教学内容设计重点之一就是以科研的思路指导学生展开社会调查、设计项目思路、服务于不同的社会领域或主体。最后,挖掘学科的发展核心以导引教学改革目标与方法的设定,理解学科与数据科学以及数字人文等方向的深度融合,亦是教学创新的基本条件。因而,为强化对数字人文的认识,“以未来致敬经典学术海报展”的设计初衷就是面向档案学人提供学科内部的数字人文产品与服务,以更好地认识数字人文的内涵与表现。

2.人文与技术并行以系统扩充教学内容。从多方面达成整体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扩充,在这其中贯彻人文与技术并行以注入信息管理内核的思路。

第一,实践感知全面融合于专业知识学习以延展课程体系。相比于课程体系偏重于理论与方法教学,以项目驱动的实践感知学习补足于课程体系的调整中。这并非意味着对现有课程的颠覆,而是将性质相对单一的部分课程进行扩充,以更好地展开互动式教学,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学科发展所立足的社会人文与技术情境,并将其应用于所学课程中。例如,“未来档案员”就设置于档案学概论课程中,无论是调研活动还是面向未来的档案馆搭建,都是从实践感知的视角提出具体任务,帮助其发现档案与人、与社会、与技术的相互关系,由此认识档案是什么、档案工作是什么、档案学是什么,学生对怎么用技术和体现人文亦有更深理解。

第二,强化以信息管理为核心的兼具人文与技术意识的课程具体内容设计。人文方面,以任务方式密切学生同社会、同他人、同事物的接触,在交流中加强人文素养。例如,“未来档案员”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求学生以实地调研的方式,以身边的人、事物为基点,去调查他(它)、他们的档案及档案管理情况并形成调查报告,而后基于专业知识以及技术的使用提出优化建议;在“讲故事的艺术表达”项目中,要求学生通过关注、探寻、挖掘档案所形成与保存下来的故事,融入人文认识与方法来讲述档案故事。技术方面,提升应用技能,这不仅是指熟悉与接纳技术,而且要在社会技术建构论的框架下理解技术开发与使用的社会需求。例如,“未来档案实验室”通过对前沿科技公司的调研,为学生展示各类孵化中的技术项目,帮助认识技术、信息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其中,亚马逊公司研制的无人机送货和自动送货机器人、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Facebook搭载深度机器学习系统的人工智能芯片、谷歌利用机器智能生成音乐的Magenta 程序等均得到较充分的介绍与解析。同时,将以前沿信息管理为核心的专业培育作为基础。例如,为摆脱教材未能及时同步文件、信息、数据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的问题,“未来CRO”模块就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前沿实践的部分,补充讲解国外(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的电子文件管理进展,并对首席信息官、首席数据官、首席文件官在各国与地区的代表性案例进行解析。

第三,师生共建可持续课程资源。如“奇思妙想库”项目即是一个建立数字资源库的项目,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各项信息进行归档,“未来档案实验室”所依托的“四川大学档案学社”正在建设的“案例库”则是以在腾讯QQ 群中建立文件夹并制作目录的形式,将社团成员分享的当前国外档案管理相关案例作为来源所建设的案例库。既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所形成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亦可成为教师的教学资源,便于日后教学中的升级与补充。未来,应寻找或开发数字工具,以实现更专业化、优质、便于管理与利用的案例库或资源库的建设。

3.多空间延展教学方式以匹配多元化教学活动。为满足学生在专业知识、研究素质、人文素养等不同方面基础与前沿兼具的能力综合培养需求,从线下集中式课堂延伸出的不同教学空间建设是必要策略。当前,所设计的面向不同活动的教学空间包括:第一,线下的研讨会,以议题的方式来深化部分知识的学习。例如,为帮助学生认识未来是什么与信息管理领域的前沿实践,以高年级提供案例、低年级学生提问与讨论的方式进行了主题分享会。第二,线下的科研项目会,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终期答辩等系列流程帮助学生认识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路径,由此设计出各自的文件或信息管理产品。第三,一对一指导,以线上线下方式进行专业知识与方法答疑。第四,线上建立第二课堂,教师、学生导师、学生共筑以班级、小组、个人为单位的线上教学空间群,以此既能面向整体补充教学内容,亦能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例如,学生导师可为各小组提供对接项目咨询、监督、指导等全程性教学。

4.借力第三方网络平台以完备教学基础设施。限于学科整体资源在教学方面的局限,项目除了当前积极应用四川大学的“智慧课堂”外,尚未自建更加面向本学科的软硬件设施。在此前提下,对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利用是对策之一。以项目为例,利用新媒体来设计部分教学模块,以提升教学效果是部分课程所不可缺失的。为了能同步于新媒体应用于现在广泛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趋势,提升教师的新媒体素养是重要策略,从而能够明确用哪些平台以及如何用。例如,“未来档案员”的最终成果要求以新媒体的方式呈现对未来档案管理的理解与构筑。对微信公众号的利用有助于学生以新媒体的方式设计创意内容,将对档案、档案管理或档案学的认识与预测,以多媒体格式、艺术化的版式以及活泼的语言风格来讲述档案理论或案例,从理论论述或严肃的案例描述转向以生动有情景的故事叙述方式来呈现专业认知与思考。同时,这亦有利于用新媒体传播专业知识,构建活跃的专业传播环境。由此,学生在专业知识、研究方法、传播素养等方面的能力训练,能够依托在功能与受众上都极具优势的第三方平台上完成,反而是自建平台无法达成。

5.多维度构建考核体系以保障教学效果。为全面、全程推进教学改革活动并确保效果,考核体系的多维度系统化构建表现如下。

第一,跨院校、多类型的评估主体促进考核评估的准确与全面性。如在“未来档案员”项目、“未来CRO”项目、“请回答1979—1988”档案知识考古工作坊等项目,在评估主体确定上采取多方评价机制:一是专家评审,邀请四川大学秘书档案学系教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以及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院校的教师、博士构成专家评审团,进行评价并打分;二是项目组内评审,各项目导师全程参与指导并进行综合评价;三是新媒体指导团队打分;四是学生组内加权互评,各组内学生成员间匿名互评打分。从多元主体、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估,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评估结果的公平性与准确性。

第二,全方位多角度考核内容呈现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如“未来档案员”项目最后的分数由四项分值组成:专家团与项目组打分、新媒体指导团队打分、组内加权打分、推送影响力打分。其中,专家团与项目组更关注推送内容是否具有未来感,对档案、档案管理以及技术的理解与应用,是否具备人文与社会关怀等内容;新媒体指导团队则更关注推送的可视化设计呈现:排版配色是否美观,阅读是否轻松,图片、音视频等插入是否得当等;组内加权互评则是学生小组成员之间对参与度、贡献度、合作能力的评价;推送影响力得分项则综合反映了推送内容所体现的专业能力、现代化新媒体工具使用能力以及沟通与交流能力。数字转型下,社会在需要高精尖人才的同时,对人才的复合能力也更加重视,尤其是数据时代对数据、数据管理的敏锐度、分析以及利用能力,在优化评估与考核时应从更多方面予以体现。

本文得出教学数字转型框架所涉及的五大维度内容,且以四川大学档案学专业教学改革项目“未来档案实验室”作为案例,详细分析阐释数字转型框架的应用策略。同时,在了解档案学教学数字转型的共性与要求之外,还需要更多地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与发展困境,多开展教学数字转型实践和研究,以不断充实应用策略,进而推进、实现并提升数字转型下的教学与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人文转型数字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人文社科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