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云,杨红雨
(1.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金洲乡人民政府,吉林辽源 136200;2.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云顶镇人民政府,吉林辽源 136200)
随着我国对“三农”越来越重视,如何破解“三农”问题、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成为吉林省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吉林省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而且在农业技术推广与创新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吉林省一些地区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其根本原因在于还没有深刻认识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性,在组织农业生产方面仍然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这必然会制约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和健康发展[1]。因此,吉林省各地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行有效结合,既要深刻认识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价值,又要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解决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多元化、系统化和效能化措施,努力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各方面的认可,使其成为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少耕、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培肥地力、蓄水保墒、防止农田水土流失等诸多作用,能够使农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当前我国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应深刻认识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性,特别是要将其纳入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体系,深刻认识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作用,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
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1)能够使吉林省农业生产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使农民的农业生产观念发生革命性变化,如通过机械化耕作与保护性耕作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在治理沙尘暴、节约农业用水、减少环境污染等诸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而使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更大的突破,如吉林省一些地区切实加大相关方面投入力度,而且正确处理好农业耕作与资源保护的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2)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黑土地,对于改善土壤的可耕作性、提高水分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总之,对于吉林省来说,在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上升到更高层面,既要融入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体系中,也要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使农业生产步入科学、健康、持续发展轨道[2]。
从吉林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与过去相比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直接导致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受到影响,进而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稳步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
深入分析吉林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1)部分地方不注重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与推广,直接导致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受传统耕作观念和技术的影响,很多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缺乏深入的理解,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科学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必然会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有效组织和实施,因而提高农民的认识对于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重要价值,各地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对此应加大工作力度。2)部分地方不注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投入工作,特别是在农业机械化投入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直接导致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和限制,因而如何进一步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投入力度是吉林省各地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否则就会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有效推广与应用。3)部分地方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缺乏融合性,尤其是还没有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深度融合,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机制不够完善,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运行体系,如在构建省、市、县、级、村“五级推广机制”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必然会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
从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因素来看,最主要的是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不够到位,这已经成为制约吉林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瓶颈,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优化和完善,特别是要在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农民深刻认识到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更好的成效。吉林省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和应用作为重要工作,积极引导农民认识保护性耕作技术、认可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不断加深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程度,可以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田”的方式,如为了解决土壤板结问题,通过深松地作业的方式进行改良,由于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农民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必然会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进而形成良性运行机制。
要想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一定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吉林省应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进行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如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并在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方面给予保障,为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创造有利条件。要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业现代化进行有效融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运行体系,如建立财政持续投入机制,并逐年增加财政投入;为避免秸秆拖堆,除了秋季机收时将秸秆粉碎还田外,最好选用带秸秆切割器的深松机,确保深松铲前方秸秆被有效切割,消除拖堆干扰。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投入力度,也要将“社会治理”理念融入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如各地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可以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纳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体系,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大相关方面的投入力度,这对于解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过程中投入不足问题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吉林省在未来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想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还要在优化和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机制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构建多元化、全面性、综合性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机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1)应切实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如通过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机制”,使各个方面的力量和智慧都能够集聚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来,必然会起到更好的作用和效果。2)要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如构建选择优良品种、适时播种、科学施肥等运行机制,并制定科学和完善的耕作流程,这对于有效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很强的保障性[3]。3)要切实发挥农业技术专业人才的作用,特别是要在构建保护性耕作技术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方面下功夫,如可以采取“市场化”的方式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人才,使他们能够获取更多的收入,进而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吉林省各地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保护性耕作技术人才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
在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上升到战略层面,特别是要将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有效结合,既要深刻认识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性,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着眼于解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重点要在加强教育培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推广机制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有效应用,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